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87)
虎子也很轻捉起娃儿的脚看,说:“嘿,这是‘中国儿童号’,我认出来了。芊芊,说你是七仙女,绣得硬是像!”
那边卖大饼的杜成见她出去又进来,也过来看,道:“芊芊,你穿起做啥?未必怕真的轰炸来了我们搞不赢?”
杜芊说:“嗯!我所以又倒回来。张姐,他的帽子我搁在枕头边,好给他戴。”
张姐便从她手上把婴儿小帽子拿来看了看,前沿仿空军的军徽图案,绣了对飞鹰的翅膀。顶上一圈儿空的,戴上的话这里露一小撮绒发——放在枕边上。
婴儿睁着眼睛,一直手舞足蹈,一点不哭,可爱极了!杜芊微笑将他亲一下,就交给奶娘了。
阵亡通知书,飘不见了
“龟儿又来了!”
“揍揍揍!”
“老子r他妈!”
这是通远门城楼挂起一串黄气球后,清风茶社茶客夹七夹八的叫骂声。
茶客及冷酒馆那边几个喝酒的的仗着防空洞越修越好,预警又不是必然要来,都稳起不动。唯有杜成和虎子轮番走出去朝天上看了几次。
有人笑道:“虎子比我们哪个胆子都大,他担心侄儿子。”
有人道:“怕啥子,通远门炸了几年,每棵树都还立得伸伸展展的,一匹砖都没有炸烂!”
又有人道:“还是把细点好——虎子,不如把娃儿送到乡下去。”
虎子点头:“哦,哦!”
“呜呜——呜——呜呜——”突然间,空袭警报声铺天盖地而来,像龙吟般在空中咆哮、呜咽,像响尾蛇在小街背巷穿梭、尖叫、打旋。
杜成跑出去看,城门旗杆上的一串三只黄气球已换成了红气球。茶客纷纷起身,推得桌子板凳响。
那边吃酒的有的还在举碗,杜成、虎子都叫道:“收碗了,不吃了,快躲防空洞!”
几个酒客方丢了酒碗和筷子站起来,踉跄四散。
张姐自预警响起就在给婴儿喂奶,这时抱婴儿出来。
虎子说:“张姐,给我,你跑防空洞!”
张姐说:“我帮你抱娃儿!”
虎子听了感动,可他哪肯将婴儿交在别人手里呢,说:“张姐,你自己的包裹,你赶紧回去拿你的东西,你还来得及,你那边有防空洞。娃儿你不管。”
张姐听了说:“那,你等一下。”
又抱婴儿进去了。
杜成和虎子属义勇消防队不同的分队。以往两个都要等到警报响起才披挂武装的,这回不然,挂出黄灯笼时他们就穿好了灰制服。杜成说:“虎子,咋办,我们两个,你侄儿……”说话有点结巴。虎子说:“爹,你不管,你走你的。”
虎子也不知张姐还在屋里做啥,把门推开,张姐正敞着胸,在往奶瓶里挤人乳。
虎子这时也顾不得别的了,从门口叫道:“张姐!你真是不慌!”
张姐怀中又有婴儿,说:“你来,抱去!”
虎子走去抱婴儿,张姐仍在抓紧挤乳,只把搂着婴儿的手腕松开了些。倒把个虎子弄得比刚才看到红气球时还紧张和不自在,扭头也不是,不扭头也不是。
虎子也不管张姐自己衣服扣好没有,说:“快点帮我的忙!”
他穿的灰制服是大号,有点宽松。他边说将纽扣解开。张姐马上懂得他的意思,将睁着两只圆眼睛的婴儿放在他怀里,然后跑去拿背婴儿用的布带。
虎子回头看见爹在门口伸头,说:“爹,叫你不管!走你的!”
杜成说:“你在防空洞里头,娃儿闷不得,你站在外头点!”
说了跑步往自己负责地段去了。
张姐很麻利将杜成怀里婴儿捆扎好,不松不紧的。婴儿圆睁着眼睛,在扭嘴角,似乎还好玩呢。虎子制服只扣下面两颗扣子。
张姐说:“床上还有小包包!”
虎子说:“张姐,我晓得,你赶紧走!”
张姐才跑了两步又猛扑进来,将搁在灯柜上的奶挤得满满的奶瓶装进小包袱里。
自空袭以来,陪都随时都在挖新的防空洞,□□出钱,百姓出力,更有百姓自己又出钱又出力的。通远门防空洞离得近。
虎子不慌不忙拿起婴儿的小包袱,拴在腰侧皮带上。最后将头盔一戴,便走了出去。
走几步“呜!呜!呜!”警报变成了急促的呼叫。
虎子走到防空洞门口时,还有稀稀拉拉进去的人,也有稀稀拉拉出来的。出来的大概是预警时就钻进去的,久了出来吸口新鲜空气,自然顺便还要往天空望上几眼。
洞里亮着灯,看得见晃动和静止的背、肩膀、瓜皮帽、礼帽和发辫。也有对生活争分夺秒的人在看书和做针线。
这防空洞在通远门的城门洞边,向左的石壁下,顶着几十米厚的石头,往山里钻,有三个出口。只要不发生特殊的意外,很安全。
空中奏响马达轰鸣声、我高射炮炮击声,战机空中互射的枪炮声。几个义勇消防员有的也钻进洞去了。虎子一直站在洞口的,轻轻摇晃着身体。
他的体形和动作让其他义勇消防队员觉得奇怪,甚至过来摸一摸他凸起的胸前。他觉得洞里充满浊气,怕娃儿得病,洞口不错。
洞口与城门洞斜对着。
外面石壁旁散坐着几个老人,还有几个脏兮兮的乞丐。这几个老头老太婆有的也许太老了,有的也许身体有病,本不肯跑警报,是家里人硬背来的。
借口洞里空气不好要呕吐、头晕得要死出来坐着,背靠在岩石上。眼珠绿色黄色的,头或仰望着,或软软搭在肩上、悬挂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