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350)
银匠说:“说了的嘛,要等明年她满了十六岁来。”
刚才阿华眼里像有群星闪亮,顷刻间就暗淡下来了,怪可怜的样子。
屋里墙上和柜台里许多漂亮的银首饰,闪闪如月亮,飘飘如雪花,眼一眨一眨像有生命。两个知青虽也见过首饰,未见过这样活生生的花样。
钱亮说:“哎,这些首饰好有特点!”
“哈,他呀,”铁匠说,“打得出天上的鸟,甚至每根羽毛。打得出水里的鱼虾,甚至每片鳞甲。打得出林子里的每一种花草,甚至它们的经脉。”
子羽对金戈说,“我看你的手。”
银匠把他一双粗黑的手伸给他看。
铁匠说:“哈哈,不关手的事。”
“那看来打银器跟写诗一样,要有灵感。”
“哈,灵感?”
“所谓灵感,就是……”
“我懂,我懂。老哥,你带他们上楼去!”
银匠摇头:“翠枝在楼上。”
“她今天回来得早?”
“她身体不舒服。”
翠枝在楼上说:“爹,你们上来吧!”
翠枝已听出客人的声音。她本以为知青都跟梅林一样呢,哪知还有钱亮这样的,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喝兔子热腾腾的血。
又哪知同样这个人,舞姿翩翩,热得像一把火,野得像一阵风,亲得像扶梯又扶又带,叫她意乱情迷,差点承受不了。
呃,他来做啥?他不是来买银首饰的吧,他是来要杀死我的小羊喝血的吧,他是来找我去跳舞的吧……正东想西想,听蔡大叔说他们要上来,话就脱口而出了。
翠枝坐着编草玩艺儿。
二知青礼让阿华先上去。钱亮上去时想着不久之前翠枝看见自己那种惊慌的样子,小姑娘的情绪真是瞬息万变啊,该不会惊慌地冲下楼去吧?
没有发生。
四个大男人包括铁匠都上来后,小阁楼顿显促狭并吱吱晃动。
“哦也,恐怕我要下去一个!”子羽连忙道。
“我下我下!”过去上过楼的阿华想自己是主人呢,赶快退下去了。
阁楼屋顶低矮,没有望板,可是楼板上等,擦得光可鉴人,令知青惊异,因为连城市居民都无此习惯。
两个知青都把鞋子脱了,幸好都穿有袜子。翠枝见了跳起来,取出几双草编的精巧拖鞋,又坐回去了,仍低头编自己的东西。
子羽、钱亮被墙上挂的藤编、草编、竹编的小衣服、小篮子、小熊、小鸟等吸引住了。
“这些都是翠枝编的。”铁匠在钱亮耳边说,态度叫钱亮大感意外。
又见床上铺的草席,是蒲草编的,有云锦图案,床边垂下许多穗须,谁见了都想躺上去享受。
窗口挂着吊兰,篮子是藤编的,兰叶成朵成串飘在空中、垂到窗台上。窗户朝向山野,这屋里也像野外。
两个知青走近看翠枝手上,此举他俩马上就后悔了。
翠枝感到很窘迫,把手上的编织放在椅子上说:“我去帮妈妈做饭。”就下去了。
子羽对每样小东西都赞不绝口,问铁匠:“太绝了!是哪个教她的手艺?”
铁匠道:“她当银匠的爹呀!她从小看父亲凿银器,打银首饰,她就用花呀草呀来编织。后来她编的东西连银匠都佩服!”
子羽笑道:“你刚才说了,银匠的那些花样,都是从女儿得到的灵感。”
铁匠并不发窘,反而哈哈大笑。
钱亮一直沉默,这时道:“我看,这是她与生俱来的,不要人教。”
有个小女孩的声音叫吃饭。下去看是个六七岁的女孩,叫翠莲,翠枝的妹妹。
饭后子羽说还想听上次没有讲完的故事,搬板凳在银匠铺前天井坐下。
金戈问前次讲到哪里,子羽道:“你讲到在途中,冷不防被一群山民兜头蒙住眼睛,抓走了。”
水蛇
金戈当时是县中高中生,解放前夕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支队,配合解放军作战,专门袭击地主武装。
他当连长打的最后一仗,就是攻占这座苏家大院。
当时苏友山正在逃窜途中,他们追击穷冠,不放一枪就攻进来了。他进来看见马槽里,苏友山的马连鞍镫都备好了,由此断定他没有跑远。
遂带全连在大院挨个房间搜查。在一处猪圈,抓到一个双挂印匪徒。双挂印是指佩带长短两支枪,表明是匪徒中的头目。不料这匪徒刚才被抓,就揭发说转过去几步,那边羊圈里还藏有两人,于是那两人也落了网。
悍匪如此揭发自己弟兄,可说十分罕见,这反而引起金戈的警觉。他带人马上又转回猪圈,见旁边有堆苞谷秆,一刺刀进去,听见了哼唧声,嘿,藏在里面的正是苏友山!
“我怀着胜利喜悦,马上带连队押解苏友山回县城。行军途中,路边有一眼泉水,战士们都去喝水。我习惯等大家喝够了,最后才去喝,就掉在队伍后面了。
“我几步就可追上去的,我不但看得见前面战士,连前面说话都听得见,相距很近的呀!这时山路拐了个弯,密林中突然钻出一群彝人。我一惊,闪到路边,举起枪。
“当看见对方都是赤手空拳,我一下又放松了警惕,枪尖朝下,更没有呼喊与前面部队取得联系。
“冷不防,一件查尔瓦兜头蒙了下来。我就此被反捆双手,推拥上路,喂水喂吃的,查尔瓦都只撩起到鼻孔为止。
“不知走了几天几夜,也不知中间又被交易了几次。等完全撩开查尔瓦,才看见来到一个依山傍崖的地方,是个彝族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