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293)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王大柱把菜端出去,和王长明两人分着吃,父子两人边吃边笑,让人看着动容。

程望也藏了一个馒头,并且不舍得吃菜。

让欢儿瞧见了,招手叫他进屋,道:“你别留了,先自已吃饱,馒头还有,下工时给你装几个。”

程望道不用:“家里有粮,不用特意再给。”

“给你就收着,又不是外人。”

不再多言:“你出去吃饭吧,吃饱点,做的是力气活呢。”

程望听出关心,笑了笑,嗳了一声出去了。

“笑的挺好看,就是个锯嘴葫芦。”

欢儿笑着抱怨一声,去了灶下吃饭。

傍晚下工时,欢儿拿食篮装了七八个馒头,递给程望时交代道:“路过时,给葛天冬送两个,还有这碟子咸菜。”

程望倒不好再不收,应一声接下了。

送去时,葛天冬看到他还有些失望,以为是喜月来了。

两人将要成为连襟,彼此都很客气,说的全是客套话。

毕竟并不太熟。

日子继续忙碌,来到十月里。

即将临盆,赵春兰不再来镇上,免得到时生产麻烦。

肚子开始有坠胀感,终于初五这日,有了阵痛。

一听要生了,木兰先慌起来:“该咋办?”

她同是孕妇人,且有八个多月,杜巧娘忙安抚她:“你管好自个,看好几个孩子。”

说着扶赵春兰回西院。

生产没这么快,她去喊人,又不忘安慰:“别害怕,娘马上来,我去叫成云喊人。”

来到后园,告诉成云宋常贵在东地,让他去镇上喊杨应和回来,并请稳婆。

赵春兰虽不是初产妇,到底隔了七八年,不可掉以轻心。

再就是把徐氏喊来帮忙。

成云应一声,跑着去了。

杜巧娘匆匆忙忙回到西院,先问赵春兰可疼的厉害,就开始准备生产要用的东西。

徐氏听到消息和艳红一道赶过来,把孩子交给成云和木兰在宋家院子待着。

婆媳两个去西院帮忙。

宋常贵一路小跑来到镇上,气喘吁吁和杨应和说:“春兰要生了,快请稳婆回去。”

杨应和忙丢下手中活,跑着去了。

喜月不能赶回去,牵肠挂肚,心神不宁。

傍晚下工时,程望留了下来,不放心她们两个姑娘。

欢儿瞧喜月极是担心,便道:“有程望在这,你和大姐一道回去吧。”

喜月没有二话,立即跟着走了。

回到村里,孩子还没生下来,杨应和担忧的在院里走来走去。

看到喜月一愣:“你咋回来了?”

“程望在呢,我不放心回来瞧瞧,咋样了?”

“估计到夜里,产婆说没这么快。”

隔着一道窗子,听到里面赵春兰呼痛声,喜月跟着肉疼。

大声道:“嫂子别怕,我们都在呢。”

杜巧娘从屋里出来,问的又是同样的话:“你咋回来了?留欢儿一个在铺子里?”

“程望在呢,嫂子咋样?”

“你嫂子挺好的,生孩子哪有不疼的?你回去呗,在这待着也没用。”

喜月不肯:“回去我才待不安稳,就留在这吧。”

杜巧娘拗不过她,随她去了。

阿圆趁人不备偷溜过来,小脸上满是担心。

喜月攥着她的手安抚:“别怕,没事。”

待了一会送她回东院,帮着宋腊梅和木兰一道做晚饭。

端饭过去的时候,杨应和压根就吃不进去,劝了好一阵,才喝下半碗粥。

饭后把几个小娃哄睡下,喜月又守去西院。

赵春兰已是疼的厉害,隔一会便听到惨兮兮的呼痛声。

第262章 凶险产子

天黑艳红带着孩子回去,喜月接替她守在灶房。

热水吃食连番送进去。

至三更娃还在肚子里。

已把赵春兰折磨的没了力气,呼痛声都小声起来。

宋腊梅从东院过来,进了灶房,道:“你去歇着吧,我来守着。”

见喜月不肯又劝道:“你这累了一天,明早还要做活,再说新铺子那边离不了你。”

杨应和也进来劝:“别熬了,去睡会,身子要紧。”

左右就在隔壁,有个风吹草动都能听着,喜月这才回东院准备眯上一会。

不知为何心里总不踏实,翻来覆去好一阵,没听到什么声响。

这才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去。

感觉也才睡着,突的听到惨烈的嚎叫声。

喜月几乎是从床上跳下来的,趿着鞋子奔去西院。

院里有药味,不知何时请了石大夫来。

里面嘶叫声一声接一声,杨应和焦急的站在东窗下,听里面动静。

只听得稳婆急促的声音:“用力,用力,屏住气,别松口,气沉到底。”

“很快了,再来一次。”

还有杜巧娘安抚的声音:“坚持住,快了快了,马上就能生下来。”

赵春兰用哭喊的声音说道:“娘~我疼~,疼死了!”

“娘知道,生下来就不疼了,这也没办法替你疼。”

“我以后再也不…生了~。”

说到后面,声音已经变形,又是一轮呼痛声。

杨应和扬声道:“好好,以后再也不生了。”

屋里赵春兰叫声凄厉。

喜月形容不出感受,只觉得周身发冷,身子颤颤。

宋腊梅把她扯进灶房,暗叹一声,没成亲的小姑娘就不该看生孩子。

后园里木兰亦是被惊醒,推着成云去看看情况。

只听两声高昂叫声过后,终于传来小娃哭声。

喜月喜极而泣,终于生下来了。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