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公公无奈领命退下。片刻后,郑太皇太后一行人进了正殿。
姜韶华目力最佳,也最敏锐,目光一扫便觉不对劲:“皇上是不是太过疲惫龙体不适?”
太和帝白着一张脸逞强:“朕没事……”
话没说完,身体便晃了一晃。
众人皆惊。姜韶华反应最快,一个跃步上前,扶住太和帝的胳膊。太和帝借着这一扶之力,勉强稳住身形,然后苦笑道:“朕这身体太不中用了。”
郑太皇太后和宝华公主满脸情急地围拢过来,姜莞华姜月华也急急上前关心天子龙体。
姜韶华不动声色地松手后退。
季太医拎着药箱匆匆进来,为太和帝施针,并道:“皇上暂时无大碍,不过,不宜多烦心思虑,最好卧榻休息。”
葛公公和另两个内侍扶着太和帝去寝室里躺下。郑太皇太后放心不下,和宝华公主进去相陪。祖孙三人显然有体己话要说。
姜莞华姜月华还算识趣,没有跟进去碍眼,再一看姜韶华也没进去,心里就自在多了。
对嘛,大家身份差不多,就该同进同退……等等!
“韶华堂妹,你这是要去哪儿?”姜莞华有些惊讶:“已经正午了,你不和我们一起用午膳吗?”
姜韶华微笑道:“我今日打算去户部转转,正好去户部蹭一顿午膳。两位堂姐就不必等我了。”
姜莞华姜月华眼睁睁地看着姜韶华离去,心里各自气闷,不必细述。
姜韶华无暇也无心和她们两人斗气争锋。
这一个多月来,她去了礼部工部兵部刑部四个衙门巡查,软硬兼施,挨个敲打,颇见成效。自然不能半途而废。
……
“什么?郡主来户部了?”
纪尚书从宫里回来,刚坐下椅子还没焐热,就听闻姜韶华来了。
纪尚书惊讶之余,少不得要嘀咕几句;“一个姑娘家,怎么这般厉害,一日都不让人消停。”
发过牢骚后,还是得客客气气地相迎。
纪尚书出了名的暴躁脾气。事实上,掌管户部最劳心劳力,坐在这个位置上,脾气很难好得起来。便如南阳王府的冯长史,骂人的时候连陈长史都得避着些。
姜韶华对纪尚书也很客气敬重,笑着说道:“我知道户部最是忙碌。其余诸部都去巡查了,户部总不能不来。今日我来就是随意转转,纪尚书不必紧张,只管忙自己的。”
纪尚书能不紧张吗?
哪个衙门没点见不得光的勾当?
户部掌管国库,每年从户部出去的钱粮,是个十分庞大的数字,户部里的账册堆积如山。就连纪尚书自己都说不清,这么多账册里到底有多少数字是真多少是假。户部官员人人家资丰厚,也是不争的事实。
南阳郡主要是拿出铁面无私的态度,严查户部,户部上下根本禁不住。
纪尚书挤出生平最和气的笑容:“郡主想从何处先看起?臣让人将过去一年的账册都搬来如何?”
第521章 户部
姜韶华今日却不查账,笑着说道:“不用,纪尚书的能耐,我信得过,账册就不必看了。”
来户部不看账册,那要看什么?
纪尚书不但没松口气,反而愈发警惕:“那郡主打算看什么?”
姜韶华随口笑道:“本郡主今日就待在纪尚书的签押房里,随意看看便是。”
纪尚书:“……”
姜韶华之前去各部巡查,要么查账,要么盯着各司,在刑部直接就去牢狱转悠。到了户部,却是不按常理出牌,要一直待在尚书签押房里。
纪尚书心里不太情愿,面上自然不能流露:“每日户部公文堆积案头,臣忙碌起来,怕是无暇陪郡主说话。”
姜韶华依旧笑得平易近人:“不用陪我说话,纪尚书平日做什么,今日就做什么。”
纪尚书只得应下。
此时,长随走了进来,悄悄看一眼姜韶华,然后低声对纪尚书道:“尚书大人,今日午膳该如何安排?”
纪尚书看向姜韶华。
姜韶华笑道:“本郡主早听闻户部午膳不错,今日正好一并尝尝。”
纪尚书略一点头,令长随安排。
六部衙门都有厨房,供应一顿午膳。有时官老爷们要在衙门里值夜,厨房便得准备晚膳和宵夜。大梁国库空虚,钱粮处处不够用,户部衙门里却是不用愁银子的,厨房伙食也是六部最好的。
不到一炷香时辰,午膳便已备好。纪尚书领着姜韶华去了小饭堂,精巧的梨花木圆桌上,摆了八道菜肴。荤素搭配得当,色香味俱佳。
姜韶华也不客气,和纪尚书一同坐下后,便大快朵颐。纪尚书也是第一次领教郡主过人的食量,看到后来差点傻眼:“户部伙食虽好,郡主也当节制些,别吃撑了。”
姜韶华将三人分量的午膳一扫而空,愉快地应道:“放心,本郡主饭量大得很。”
午膳后,纪尚书便开始忙碌起来。每日递交到户部来的公文,数之不清,基本都是要钱要粮或是钱粮都要的。纪尚书要一份份亲自过目。
数额索要过大的,直接驳回,重新做预算。
用度不算紧急的,同样驳回。等户部有了银子再说。
确实推无可推的用度,最多批一半。另一半等税赋入库了,再拨过去。
纪尚书一开始还顾及着姜韶华在一旁,尽力文雅克制。待公文越来越多,脸色就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骂起了人。
送公文的郎中主簿之流,几乎人人都要挨上几句。个个缩着脖子苦着脸。
姜韶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