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九千岁(36)
而这位小主子更是在十六岁那年,一跃成为御前禁军副统领。
不过,福兮祸倚,福祸相依,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一次护驾中,受了伤。
后经过太医诊断,阳事不举。
那时候,人人都道永定侯府后继无人,可堪堪不到半年,圣上就将整个玉翎卫交到萧野手中。
以示圣眷正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可迟远看在眼里,他知道萧野还是变了,兴许是同在天台山的那段经历有关,自那以后,这位主子便开始了人生的另一场修行。
而今,面前的几道菜色分外鲜美,就像是在一个生活寡淡的人身上注入了颜色。
常远有感而发,叹了口气,却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一声叹笑。
他也因此,愈发地喜欢花芜了。
汤足饭饱之后,他们接着赶路,果真在夜幕即将笼罩大地之时到了驿站。
花芜见缝插针,寻机换了一条月事带,第一日还好,只是精神有些不济。
于她而言,最难熬的是第二日,不过第二日他们应当能赶到丰山镇附近,届时再到镇上的药堂买两粒金凤丸吃吃,应当能够抵挡一阵。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当晚从驿站出发没多久,天便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
那细雨轻飘飘的,倘若换在平时,且能让人觉着几分诗意。
对花芜而言,这雨却偏偏来得不是时候。
绵绵的春雨,就像是一根根绣花针似的,透过衣裳,扎进她的肉里。
一行四人,她依旧落在最后,无月无星的夜色为她扭曲的脸色打了掩护。
排头的常远却忽地折回,将手中的火把交给王冬,“前方五里有凉亭,你们先去避一避,我回驿站借几套蓑衣斗笠,这雨怕是要往大了下。”
王冬“嗯”了一声,接过火把,花芜只觉通身难受,强打着精神点了点头。
常远离去后,叶萧带着他们赶往凉亭。
雨势渐大,在凉亭四周笼了一层烟雾,愈发地前路不辩解。
可叶萧没有选择返回驿站,而是让常远回去借蓑衣斗笠。
这几日,他们一路表现平常,像是一派风平浪静之象,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花芜才知道,这两日的平顺实则暗藏云涌,想必暗中定有不少人帮他们拦下了不少障碍。
否则叶萧不会如此着急。
身子不爽利的时候,等候的时间会被无限拉长,花芜坐在亭边的石条上,脑袋挨着亭柱,身上几乎湿透。
被浇得透彻,心态却反而越加放得宽了。
“花芜,你怎么坐这儿了,让雨给渐的。”
王冬的声音响起,花芜瞬间警醒,原来就在刚才那一瞬,她竟睡了过去,五感不知。
这会儿醒了,后背竟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是不是困了?”王冬见花芜有气无力,被雨渐着也不愿挪动,鬼使神差地伸手去探她额头。
“你……”
花芜不再瞌睡,强撑起身子,向王冬比了个“嘘”的手势。
此刻的她身子发热畏寒,她知道自己身上怎么了。
立在一旁的叶萧微微偏头,状若无意地扫了他们一眼,并不过问。
不一会儿,雨幕中响起含糊的马蹄声,常远回来了。
四人披蓑戴笠,花芜拉着马缰,踩上马蹬,没什么是过不去的,在井里的那一夜她都撑过来了,在心里数着一滴滴更漏,再将这一滴滴更漏在心里杀死就好了。
有多少个日夜,她都是这么过来的。
身子刚要用力往上,身后却忽地来了一股力量,将她拽了回去。
“你跟我一起。”
绵密的季末春雨也没能遮盖他好听的嗓音,如果他脸上的表情不是那样凶巴巴的就更好些了。
叶萧将两匹马的缰绳系到了一起,让花芜坐在他身后,接着又从马脖子上的囊袋里抽出一条缎带,在身侧一抛,从花芜后背绕了一圈,最终又回到他手上。
“自己当心点,路上掉了可没空捡。”
他将缎带在自己腰上打了个结,把两个人绑到了一起。
第23章 发现账本
春雨温和,酣畅淋漓地降了一场之后,又恢复了绵绵之状。
一路上,花芜不敢打瞌睡,两只手不松懈地扯着叶萧身上的蓑衣,十指被浸泡得皱皱巴巴的。
虽然耽误了一点行程,他们仍是在第二日清晨赶到了丰山镇附近。
在进镇之前,常远拐道而去。
为了不引人注目,花芜回到了自己马上。
叶萧不想打草惊蛇,在火田县的时候,胡喜大概提过那么一嘴,赵翠仙虽然不是什么贞洁烈女,可风月场上见惯了见风使舵、出尔反尔,她最懂得该如何保命,否则也不会在徐茂出事后越走越远。
你要从她身上得到什么,就必须先给她她想要的。
换言之,她知道那账本是护身符,若是没守住,命也就没了,故而,在拿捏住她的短处之前,直接逼她交出账本,大概会是个鱼死网破的局面。
信任是第一步。
至此,花芜大概知道了常远到底是去干什么。
叶萧打算在丰山镇跟赵翠仙耗一耗,那么常远就必须保证这座城镇完全在玉翎卫的监视之下。
必须在丰山镇撒下一张无形的网,不让碍事的人进来,也绝不能让赵翠仙出去。
吃了点清粥淡菜,躺在客栈的床榻上,花芜浑身疲惫,却是困意全无。
下腹隐隐约约地坠痛,那种感觉难受憋闷,令她实在合不上眼。
拍门的声音响起,花芜现在能认出来了,急促而短暂的定是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