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衙门对街小饭馆(165)完結

作者: 莲子舟 阅读记录

李芝兰方才去摘了半篮桃花瓣,预备与沈雁回一块儿揉进面里做些鲜花饼。

见来人,她又惊又喜。

她平日里是很少见到苏玉环的。

苏玉环作为莲清书院的女夫子,每日都是早出晚归。即便是书院的农假日,也有不少人上门请教,她并不得空闲。

“偷个半日闲,一会儿还要去书院。”

苏玉环伸了懒腰,鼻子嗅了嗅,闻到了艾草的味道,“嗯......好香的艾叶,这儿可有卖青团?”

这般表现,倒像是闻了鱼味的软绵绵。

“正有,我去给女夫子取两只来。”

沈雁回转身去厨房夹青团,对于苏玉环这副模样,倒是生出几分欣赏。

她可是听沈锦书讲过苏女夫子的。

苏女夫子是个严厉的,平日里板着脸,可凶了。她举手投足间偶非常雅正,找不出什么错漏。但若是答不出她的问题来,就会趁着闲时抓你去她的书房之中,好好教导一番,非要你弄清这次的学问不可。

好多人都怕她呢。

沈锦书口中的苏玉环与面前的苏玉环似乎大相迳庭,并不相同。

不过沈雁回问过沈锦书,对于苏女夫子如何,沈锦书只是咧嘴一笑。

“凤姐儿可不傻,苏女夫子讲起学问来最过清晰明了,从不弯弯绕绕故作姿态,凤姐儿最喜欢听她的课!”

“艾叶匀揉麦色轻,烟蒸翡翠碧玉新。”

苏玉环用双指夹起一只青团,细细看了一番,吃之前又嘀咕了一句。

艾叶浸润的外皮软糯无比,糯香裹挟着艾叶汁的微涩在齿间漫开。而内里的豆沙枣泥绵密甜腻,中和了艾叶的丝丝苦味,颇为适口。

“掌柜的是沈锦书的姐姐?”

苏玉环大口咀嚼着青团子,偏头仔细打量起沈雁回来。

今日的沈雁回亦是穿了一条青色袄裙,臂系攀膊,双螺发髻上有两只垂着串小蚌珠的迎春梳篦。

黛眉,弯弯杏眼。

这让苏玉环忽然想到了易安居士的“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

小县消息传千里。

据说她还是个仵作。

竟有这样娇俏可爱,善烹调的仵作。

当真是,有些意思......

“正是。”

沈雁回笑着给苏玉环添茶,梨涡浅浅似河畔春花,“小妹顽劣,还请苏女夫子多担待些。”

“锦书聪慧,用不着担心。”

苏玉环勾唇轻笑,继续偏着头注视她。

盈盈一笑,让苏玉环有些恍惚,想要看得更尽兴些。

不过这样的香腮美人,很快就被一抹青色身影遮挡住了。

今日进如意小馆的人,都好穿青色。

谢婴踏入如意小馆,额发处带进几缕裹着桃花香的雨丝。沈雁回正在柜台处给食客的青团贴上菊花纸,便觉后背的攀膊轻轻一坠。

青色的攀膊被谢婴从身后打了个双耳结,温热指节隔着青衫在脊梁划过,惊起沈雁回一串细小的战栗。

“有些松了。”

低沉的嗓音擦过耳畔,带着温热的气息,惊得她手中的菊花纸险些贴歪。

谢婴青色衣袖拂过柜台,站在沈雁回的身旁视线扫过苏玉环。

他挑了挑眉。

苏玉环原先只闻其大名,倒是从未见过谢婴。确如传闻中那般天人之姿,至于品性是否如传言,那可不得而知了。

不过,他这是什么眼神。

苏玉环轻笑一声,打开一旁的折扇扇了扇风。

挑衅?

又是一晚冷淘面,再添两只豆沙枣泥青团,全下了苏玉环的肚。

只是她并未离开,而是继续留在原处。一手握着茶杯喝茶,一手之间盘弄着她的折扇。

淡雅的干梅花清冽,却混了甜润的槐花蜜。两个不同时节的花,却偏偏要混在一起,纠缠间却品出了不一样的香甜。

不同的时令的花,也能借外力,绕在一块。

苏玉环低头啧了一声。

“今日闲暇,我来了早些,我可以站着吃的。”

谢婴站在柜台旁,县衙朱印还沾在他袖口,分明是才处理好公务便来了。

“寒食,哪有坐满?今日我倒得了个清闲。”

沈雁回指了指苏玉环一旁的桌子,“你坐那儿去。要吃冷淘面还是桃花粥?不可以选择冷淘面。”

“桃花粥。”

谢婴顺着沈雁回的话答道,而后走了几步,挑了个正对苏玉环的方向。

“桃花性寒,只准吃一碗。”

沈雁回将另一壶茶水拎到谢婴跟前,再端来一碗桃花粥配上一小碟酸笋丝,眼睛弯成了月牙,“谢大人,您的专属餐食来了,可还满意?虽然这碗桃花粥一直放着,有些稠了,但味道还是好的......”

虽说不能开火,但谢婴的茶水与桃花粥却是温的。那是沈雁回昨夜生了炭火,特意在上方盖了屉笼,将茶水与桃花粥温在里头。

原来话本子里头那些总裁与王爷,胃不太好,是真的。沈雁回算是知晓了,竟是有据可查。

在汴梁两年光景,谢婴虽是一日二食,却有时忙得只是吃上一口。当他来了青云县,似是报复似的敞开了吃,终是迎来了“报应”。

忆起从前她在码头时,故意在谢婴的饭里头多加了几勺盐或是荆芥放得多了,他也能面无表情吃完。

前阵子明成送沈锦书上学的路上,嘀嘀咕咕地与她唠嗑,沈雁回才知晓。

这样,真让她生出几分愧疚来。

故最近的日子,沈雁回愈发地摆弄起她那本靓汤秘籍,尤其是养胃健脾那一块。

“雁雁做的,是最好吃的。”

温热的桃花粥裹着桃花的清香在唇舌中蔓延开,就连一旁的槐花蜜也是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