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48)+番外
大山层层叠叠,烟雾缭绕景色精致优美。
星星点点的白墙灰瓦点缀之间,好一派江南烟雨朦胧。
8月27号,杭景书和爸妈还有三哥拎着行李到了徽农大下车,徽农大门口挂着条幅,热烈欢迎85届新生入学!
才走到门口,就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迎上来问:“你们是来报到的吧?”
杭景书点点头:“是的,学长学姐好。”
看到是杭景书搭话,两个人眼中都闪过一抹惊讶。
主要是杭景书身上还穿着王四兰给买的连衣裙,看着就是娇滴滴的小姑娘。
一旁长得结实穿着简单的杭成刚,则更像来徽农大报到的学生。
不过师姐的反应速度很快,她立刻调转眼神,对杭景书伸出手:“你好,欢迎来到徽农大!”
听说杭景书选的是徽农大的王牌专业,师姐更是面露惊喜:“没想到还真是小师妹!”
“我也是植物生产专业的,我姓姚,姚行简!”
姚行简说话声音温柔,拉着杭景书详细的介绍徽农大的各个特色:“咱们这个专业将来发展前景很大,师妹好眼光。”
一旁的师兄也跟着做自我介绍:“你好师妹,我是动物医学系的王洋。”
杭景书自然也要做自我介绍:“师姐师兄好,我叫杭景书,以后请多多关照。”
王四兰和杭仁山默默地走在后面,心里也跟着激动。
这就是大学,大学好啊。
男孩女孩都落落大方,说话谈吐这么有气质,果然人往高处走就能学到更多东西。
姚行简和王洋把杭景书一家人带到报到处就去忙别的了,毕竟还有很多新生会陆陆续续的报到。
回去的路上王洋一直若有所思,等到了校门口他才想起来:“行简,刚才那个师妹,就是凤城那个上报的省状元,杭景书!”
当初那份报道可不止在凤城火,是在全国都火了!
带有杭景书照片的报纸加印好几次,报道她的电视节目也是来回播放。
怪不得王洋看着那么眼熟呢。
听王洋这么说,姚行简也想起来了这码事:“是啊,怪不得我看着那么眼熟,没想到文科省状元竟然会选择咱们学校。”
这个分数京市的重本也能考上了。
杭景书这边才办完报道,一家人走在农大林荫路上却又见到了王洋。
但这回他一点也不淡定,面目狰狞快如闪电的从杭家人身边掠过,窜成了一道黑影。
前边还有男同学在喊:“学长快来!!你的牛我拉不住了!!!”
第132章 正式报道
杭景书从没见过哪个人能跑的这么快。
想到师兄王洋的专业,哦,动物医学啊。
那很正常。
这活的作业就是很难掌控嘛。
离正式入学还有几天,杭景书一家到了报到处才发现来的太早了。
报到处只有一个阿姨模样的人在看门,她很惊讶的看着杭家人:“你们来的太早了,还没正式开始报到呢。”
杭景书摸摸鼻子,上辈子没上过大学,太激动了。
三哥杭成刚的确是说过,不用太早过去,等到了日子学校就会安排大巴车接人,到校还有学生会安排的人领着去报到。
结果王四兰跟杭景书都很亢奋,他们来的早,学校迎新生的车还没安排呢!
按说杭景书不知道正常,王四兰和杭仁山去京市送过儿子上学,应该知道这些流程才是。
但那时候穷,多买两张火车票就是负担。
夫妻俩把儿子送上火车就赶紧下来了。
这能不心疼的来送闺女上学,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听见还不能安排宿舍,王四兰仍然很淡定,她塞给看门的阿姨过去几块糖:“那成,我们就不在这麻烦您了,先去别处转转。”
说完杭家人就掉头准备先把东西放回招待所。
结果走着走着,又碰到了牵着牛累到不行的王洋。
他一边走还一边跟牛碎碎念:“祖宗诶,你说你跑什么跑?跑了导师还得骂我,早知道就和李哥一样选养鸡了……”
“哞——!”
王洋走在杭家人前头,没看见已经出来的杭景书。
倒是杭景书觉得挺有趣,动物医学的师兄师姐们究竟能养多少个品种?
大学这几年应该能过的很有趣。
通知书上写的报到时间是9月1号到3号,这期间来报到就行。
那富裕出来的几天干点什么呢。
当然是玩!
家里有二闺女看着,王四兰也很放心。
要不是她非说孩子小跟来不方便,王四兰还想计划一次全家旅行。
不来就不来,多买点东西回去就得。
听说这边茶叶很不错?
买!
头茬买不着,咱们可以买次一等的。
严家对闺女的照顾王四兰都记在心里,总不能闺女上大学,就当没事了一样。
对待大贵人逢年过节的总得表示表示。
王四兰嗅觉灵敏,带着杭景书就直奔市区的商业街,现在还没有啥专门的特产店。
甚至有些茶叶要去种茶的地方直接去买,杭景书觉得这种体验还挺新奇的。
原来茶山是这样层层叠叠的,原来中间最嫩那一片的茶叶那么贵。
还吃了不少当地特色,各种锅子、米饺,酥糖还有各种豆制品。
远近闻名的臭鳜鱼吃着还行,倒是各种家常小馆吃着更有味道。
既然先不用报道,杭景书就陪着家人逛逛吃吃,年轻体力好,就去爬爬山,看看曾经没看过的风景。
如果现在有智能手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