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科举郎的大厨妻(20)
白瑶一边动手一边想着,不知道这里能找到辣椒、藤椒吗?一想到那香香麻麻的味道,不由得口齿生津。
快被馋哭的白瑶暗下决定,为了以后的美味,一定一定要找到辣椒和藤椒!
白气顶着木板,飘出香浓的米香,白瑶揭开木板,见米开花,青豆在奶白的粥间浮浮沉沉,萝卜愈发透明,便知粥已煮好。
白瑶想走出灶间喊魏母吃饭,不料一转身便见魏母已然站在灶间,嘴中咀嚼着什么,手里有一抹红。
魏母见白瑶发现自己,一时腼腆笑道,
“阿瑶早呀,我还在床上就闻着香气,起来一看,这萝卜缨红红绿绿,分外诱人,一时没忍住,你加了什么呀?这么好吃。”
白瑶并没觉得魏母偷食不妥,反而很高兴有人如此喜爱自己做的吃食,歪头笑道,
“阿母,我加了茱萸、姜末,这俩味道刺激,配上略微带甜的萝卜缨,更显味道浓郁。”
“好好好~阿瑶真是心灵手巧。我见你揭开盖,料想粥已好了吧,我们开餐吗?”
魏母询问的声音有些迫不及待,那在床前便闻到的粥香,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尝。
白瑶拿出橱柜两个带着豁口的陶碗,心中暗暗记下,等丰乐楼事了就给家中添置家具厨具等。
慢慢将木勺探至粥底,打圈搅匀后舀到陶碗中,香浓软糯,魏母与白瑶低头品尝到第一口,皆发出满意的谓叹。
食毕,见白瑶还想收拾碗筷,魏母忙不迭阻拦,说道,
“今日你还有大事,不要在这耽误了,我昨夜联系了邻居冯家,冯大郎今早要赶牛车去县城,你且收拾下,和他一并前去,坐车的铜钱我已给了。”
白瑶未料魏母如此认真支持她的事,激动着带着现代人的习惯,紧紧拥抱住魏母,高声赞道,
“阿母,你对我真好!”
魏母先是被拥抱一举惊到,但顺势环抱白瑶,轻轻在她后背拍拍,很有信心道,
“嫁进魏家,你也是我女儿。我女儿如此有本事,做父母的哪能不支持!去做你想做的吧!”
白瑶欢喜地蹦跳出门,过了大门,抬头仰望天空,天晴无云,一片蔚蓝。
原本是在古代随波的一叶扁舟,现在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码头停靠。白瑶心有所喜,这就是家的感觉吗?真好。
第11章 杏仁佛手与香酥苹果
坐上牛车的白瑶,早早来到丰乐楼前,面色震惊,抬头识楼。
这还是她认识的丰乐楼吗?
店门前惊现一座高大建筑,通身用木质杆件绑缚而成,其间彩帛、彩纸环绕,扎成了别样高耸的门楼形状。
正当白瑶犹疑是否是自己记错?原先这应有这个建筑?
门口小二吕梧望见白瑶,高声招呼道,
“师傅,你来了!”
吕梧兴冲冲跑到白瑶身前,急步刹住,精瘦身形前摆后仰,方稳住,见白瑶面有疑惑,望着酒楼方向的显眼建筑,缓缓解释道,
“师傅,这是彩楼,原本就是酒楼用来招揽客户的手段,前些日子,彩楼有损便撤下了,你没见着,我舅舅说今天是个大喜日子,得好生操办,你走后我们忙不迭联系了工匠重新搭了一个,怎么样!看着是不是很不一般?”
白瑶眼睛紧紧盯着无数随风飞舞的彩帛,在蓝色的天际划出彩霞,眼神不移惊叹道,
“华丽非凡,我差点以为我走错地了。”
吕梧一旁悄悄偷笑,带领着白瑶穿过彩楼来到熟悉的灶间。
一掀帘布,白瑶只见李四有些拘谨的站在那,便扬手打了个招呼。
“师傅,你昨日吩咐我做的水煮花生今早已经做好了,我让李四哥拿着,他说等你回来再说。”
吕梧快步走到灶间,抬手便揭了木盖,将热气腾腾的水煮花生展示给白瑶。
“我按您吩咐,就加了两勺盐,其他的皆按您步骤来的,您快尝尝,给我定定神。”
白瑶随手挑了一个从外形看形状颗粒饱满的花生,剥开送入口中,对着吕梧颔首示意,
“味道不错,你做的很好。”
吕梧听了喜笑颜开,从未想过自己能独立完成一道菜,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下酒菜,但是听到白瑶的夸赞,真的大受鼓舞。
白瑶转头看向李四,见李四面有拘谨,踌躇犹豫,便问道,
“李四小哥怎么了,可是有些不放心?吕梧所做我尝过,与我所做类同,虽八角桂皮多了加一点盖住了花生的甜糯,但并无大碍。”
吕梧听后,高高抬起的头,又低落下去,整个人仿佛失了魂的石像,阴暗的立在墙角落。
李四赶忙摇手,连连示意并非担忧白瑶徒弟的手艺。思考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白姑娘,没想到你本领如此大,已经成了丰乐楼的肆厨,我再和你合作真的受之有愧。”
白瑶觉得李四是个忠厚老实人,也感他生活不易,于是轻声回应道,
“这与我们合作并无关系呀,李四小哥,我和你合作在先,然后才是这丰乐楼的肆厨,况且昨日幸得你相助,今日我若与你终止合作,那我岂不是成了众人唾弃的背弃忘义之人。”
见李四仍然有所犹豫,白瑶低眉轻叹道,
“李四小哥安心,我都与钱掌柜说好,借用酒楼这一宝地,待下酒菜做好,你在楼前撑个摊子,也方便联络兜售下酒菜。”
李四拱手作揖,
“是我想差了,白姑娘切勿多心。昨日我让兄弟们四处兜售,反响很好,客人皆说期待我们之后的卤味,我想可以再陆续加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