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情距离(86)

作者: 剑钧 阅读记录

莎莎环顾四周,见这间书店的店面很小,仅能摆数千册书而已。加之地理位置欠佳,前来光顾的读书人寥若辰星,不由替她捏了一把汗。

“莎莎,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挺惨的。”川梅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

“看你想到哪儿去了。”莎莎连忙掩饰道,“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开始嘛,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看你会成功的。”

“不愧是名记者,很会说话嘛。”她笑着说。

莎莎一边在书架上浏览书目,一边关切地问:“日营业额怎么样?不会赔钱吧?”

“应付日常开支还不成问题,只是资金周转有些紧张,有些书明知能畅销,也不能多进。”

“你为什么不早说。”她责怪川梅。“我和韩强可以为你筹上一点钱,五万怎么样?”

“太好了。”川梅兴奋说,“南妮也说帮我五万,你们怎么都想到一块去了。”

“南妮她来过了?”莎莎问。

“她昨天和何野刚刚来过,还从我这儿买走了好几百块钱的书呢。”川梅说。

“等会儿,我也选几本书。”莎莎说话间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最近在图书市场上很畅销的书《零距离——与米卢的心灵对话》。

川梅走过来笑着说:“这可是你同行写的书,你还没有看过?”

莎莎摇摇头说:“我这段时间基本上没看什么书,光顾修身养性了。不过,我倒觉得书名起得不错。‘零距离’让我想起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它们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零距离‘似乎也有‘亲密接触’的意思,不过说得更含蓄罢了。但副标题又强调,只是‘心灵对话’,又把话扯了回来。可见我的这个同行很讲究语言的技巧。”

“‘零距离’是个极富暧昧色彩的新名词,也确实挺招揽读者的。中国人进军世界杯出线了,李响也跟着出线了。这本书炒作得挺厉害的,卖得也挺火的。”

“这么说,我还真得买上一本,拿回家看看了。”她说。

“哎,不对呀,我怎么感觉你和南妮都是到我这儿扶贫来了。我可不需要你们这般怜悯。”她有些不高兴了。

“梅子,有些书我是必须买的,既然要买,当然要肥水不流外人田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呀?“

川梅的心里给她说得热乎乎的。她动情地说:“我现在才更深切地感受到不光爱情需要零距离,友情也同样需要零距离的。”

“在这方面,我比你感触更深的。在广州如果没有你和南妮的帮助,我的遭遇会更惨的。我会永远感激你的。”

这时,有个顾客要买书,川梅答应着跑过去了。莎莎又在书架上选了六七本书,其中还有何野的学术新著《论花间派词风》。她发现川梅的书店虽小,但进的书都很有层次。她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小书店会发展壮大起来的。

“梅子,看你忙忙火火的,怎么不雇个店员,太辛苦了。”莎莎关切地说。

“我这是小本经营,不吃点辛苦乍行呢。”她笑着说,“我现在倒真的有点留恋在杂志社的日子了。只管编稿,什么心都不用操,可现在我不但要考虑卖书,还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真挺累的。我们家里人就说我是穷折腾,是和自己过不去。”

南妮说:“梅子,我挺佩服你这点的,什么时候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这也都是环境逼的,没有办法。”川梅有些忧郁地说,:“想想从前的事儿,我还是太幼稚了,那么轻易地迷上了西风,好像吃了迷魂药似的。”

“哎,你和他还有来往吗?”

“唉,怎么说呢,”她叹了口气,说,“就我的本意,真想再也不见他了,可有时又觉得他怪可怜的。”

“这么说,他又找你了?”

川梅点点头,说:“他前些天又从广州跑回来找我,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他注册的那个‘西风文学创作中心’是不是难以为继了?”莎莎问。

“如果光是经营的问题还好办些,关键是他让那个招聘来的女孩子给耍了,人家既做中心的会计,又做现金,悄悄从他的帐户上划走了20万的购书款就溜之大吉了。他编的那本《成功者之路》本来都已在印刷厂下稿了,可让她这一釜底抽薪,弄得流了产。到期的贷款还不上,那些出钱扬名的企业家又见不到书,都纷至沓来找他要帐,还把他告上了法庭。他实在走投无路,便躲了起来。“这个西风实在是个窝囊废。当初有你帮助,还像个人样。这下可好,成了可怜的丧家犬了。”莎莎气不打一处来地说。

“哎,他还来找你干什么?”

“能有什么好事?还不是粘粘糊糊那一套。”川梅没好气地说,“他掏出一沓诗稿,足足有百十首,说都是写给我的忏悔录。我看了两眼,觉得挺肉麻恶心的,就又扔给了他。我说,你不要还把我当成两年前的川梅了。你把我害得好苦。我再也不会相信这些诗的谎言了。你猜他说什么?他说,诗是最高雅的,最神圣的,最纯洁的语言。你怎么能把它与谎言组合到一起呢?你可以骂我这个人,但你不可以骂我的诗。我要捍卫我的诗的尊严。莎莎,你说说看这不是精神病又是什么?”

“梅子,你可千万不要再理他了。”莎莎告诫说,“西风的本质也许并不坏,可他的思维一定是出了问题。和正常人不一样,有种病态。”

川梅忧郁地说:“我也觉得他有点神经质,有些诗句写得很精彩,但跳跃性大,让人琢磨不透。难怪有人说:‘天才与精神病只有一步之遥。’我真担心他再受刺激会发疯的,像顾诚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