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6)

作者: 垂棘 阅读记录

赵晓娟傻愣愣的站在那里,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二哥赵子安牵着她的手,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说道:“妹妹,走,二哥给你捉螃蟹。”

走到河边,河宽不过两米,水的深度也才到她的小腿肚子上,伸手碰了碰水,还有些凉气,不过这点凉气,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不算什么。

“在岸边乖乖的等哥哥,不要下水,听话的孩子才有螃蟹玩。”赵子安学着大人的语气,向赵晓娟叮嘱着。

赵晓娟配合的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在赵子安看不见的地方,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赵子安说完,转身迫不及待的进去翻找着,清澈的河水,很快变得浑浊起来。

赵晓娟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在那儿,静静地看着她二哥捉螃蟹。

等了好久,也没见她的二哥捉到一只螃蟹,无聊的有些乏困。

用精神力扫了扫,发现河里面只有一厘米长的鱼宝宝,和大多指甲盖大小的螃蟹,还有几个被人遗漏的河蚌,大概有她手掌心那么大。

她试着用精神力,包裹着它们,打算放进空间的河里养着,没想到还真让她成功了。

原来精神力还可以这么用啊,想到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香辣蟹吃,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

就在这时,赵子安兴奋的叫了起来,“哈哈,我抓到螃蟹啦,我抓到螃蟹啦。”一脸激动的跑到赵晓娟的跟前,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草绳子拴着,交给赵晓娟看管着。

当夕阳落下的时候,赵晓娟的手里已经拎着几串螃蟹了,这些可是她精挑细选,用精神力把它们赶到赵子安脚下的,每个都有圣女果那么大,可以做成一盘下酒菜了,就是不知道家里有没有酒?

等到了晚饭,除了意想之中的炒河蟹,还多了一条三斤左右的清蒸鱼,每人分到一碗面片汤,大人两个玉米饼子,小孩一个,饼子不是很大,更奇怪的是每个饼子大小都不一样。

这样的晚饭,有点过于丰盛吧?还是说她穿错了?这不是1942年?也不是河南?

“唉”还是身体太小了,很多话都不能问。

拍拍肚皮,嗯,吃的够饱,不用去空间里加餐了,今晚的月亮也比昨天给力,像是一盏明灯,挂在天上,所以睡前多了一项运动,那就是洗碗,这点小活,当然是轮不到她的。

天也不早了,鸡也不叫了,狗也不咬了,又该睡觉了。

赵晓娟躺爬上床,打算闭目养神,没办法,这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睡也睡不着,夜生活太没意思。

“瞧你这猴急的样子,小妮睡着了?”赵翠娘娇嗔的拍了拍丈夫说道。

“早就已经睡着了,就等你了。”赵父喘着粗气,沙哑的低声回应着,手上也不闲着。

所谓吃饱喝足,人就有了精力,有了精力他就想找点事干,这不,她爹娘可没闲着,想是要不了多久,她就有弟弟或妹妹了。

“唉”赵晓娟暗自叹息了一声,这对父母真是不分时候,肚子都填不饱了,还不知道节制。

为了不让自己的耳朵受罪,用精神力从空间弄了点棉花出来,偷偷的塞上,她可不想一直偷听父母的墙角。

不知过了多久,赵晓娟感觉床不晃悠了,又偷偷的将棉花扔进了空间。

侧耳听到她爹气喘吁吁的,又过了一会儿,略带不解的声音响起:“家里怎么还有白面?村里的河,还能有这么大的鱼?”

“家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怎么可能会有白面?是大妮带回来的。”

“听大妮说,今个儿周家大小姐亲自下厨做糕点,这不,剩下一些面团,见大妮干活麻利,就赏给了大妮。”

“你又不是不知道,河里的鱼早被人抓干净了,连条鱼仔子都看不见,更别说这么大的鱼了。”

“说起这个,也跟周地主家有关,是周管家一大早送来一条鱼,说是要把院子里的池塘给填平了,捞出的鱼给乡亲们尝尝鲜,每家每户都送了一条,大妮在地主家做工,也分到两条鱼,都让我腌了,明天晒一下,留着以后吃。”赵翠娘一一向丈夫说道。

“都听你的,家里你做主就行。”赵长兴一把搂过媳妇说道。

听母亲的话,赵晓娟在心里想着,这周家难不成真是个大善之家?周小姐对大姐怎么这么好?怕是别有目的吧?可又仔细想想,他们家好像也没有什么能值得算计的,可能是她想多了。

听着父母夜话,当作催眠曲,慢慢的睡着了。而院中另一间房里,赵晓红却始终睡不着。

今天她本想去找小姐说辞工的事情,没想到却在拐角处,听到周管家和王婆子的对话,才知道上辈子她的家人遇害,是受了她的牵连,那帮土匪的头子竟然是周管家的大儿子,他们是里应外合,想要抢了周家。

第6章

吃瓜

不过他们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逞,那天恰逢周大少回来,带了不少人和枪,本来是接周家人离开的,没想到碰上土匪了,拿刀的自然是比不上拿枪的,全让周大少消灭了个干净,也算为自家报了仇,可是现在看来当初还有漏网之鱼。

赵晓红理了理思绪,当务之急,第一件事,要把今天下午听到的话,告诉周小姐,好让周家有个防备。

第二件事,就是劝家人逃荒,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一春之后,滴雨未下,有的地方麦收只有一两成。夏秋干旱,又遭遇蝗灾,就连侥幸存活的禾苗也被啃噬个干净,而这里却成了人间炼狱。

若不是知道爷爷有偷藏的粮食,她恐怕也熬不过去,即便这样,她也伤了身体,没活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