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四十年代悠闲逃荒路(7)

作者: 垂棘 阅读记录

想来想去,赵晓红做了一个决定,明天她要和爷爷坦白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望着窗外,想着明天的事,渐渐入梦。

第二天一大早,赵晓红步履匆匆的走进爷爷奶奶的房间。

此时,只有老爷子一人在屋内。

赵老头望着大孙女一脸严肃的表情,问道:“大妮,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儿跟爷爷说说?”

赵晓红没有回答,而是转身把门关上,顿了顿,这才开口说道:“爷爷,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跟您说,说出来您可能不会相信,但是爷爷,接下来我说的话都是真的。”

没有等爷爷问,就把上辈子的经历,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实在是这两天憋的难受。

从家人被害开始,到她如何活下去,后面的形势又是什么样的,最后她重生回来了。

赵晓红讲完,已经泪流满面,不停的用袖子擦眼泪,实在是那些年她过的实在太累了,临死前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要和家人团聚了。

只是没想到,是真的团聚了,大家都活着,真好,一切都来得及改变,赵晓红暗暗庆幸着。

听着孙女的话,赵老头手上摩擦着烟杆子,沉思了一会儿,正声说道:“出了这个门,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包括你父母,要烂在肚子里,一切都有老头子挡在前面,听见了没有?”

赵晓红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嗯,我知道了,爷爷。”又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不告诉爹娘,会不会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赵老头摆摆手,严肃的回道。

爷孙俩在屋里正商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殊不知这一切都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听进耳里。

赵晓娟实在是没想到,一大清早的,居然能吃到这么大的一个瓜。

她当初说什么来着,就算有重生的她也不会惊讶!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她这嘴不会开过光吧。

又想了想,觉得说什么中什么,不是乌鸦嘴吗?赵晓娟摇摇头,那还是不要了吧,挺不吉利的。

家里有重生女,目前对她来说是件好事,知晓未来走向,又能帮家里出谋划策,什么事情都顶在前面,不需要她出手。

那她岂不是可以‘苟且偷生’,啊呸,打了一下嘴,说错了,是‘萎缩发育’,好像也不对,那词怎么说来着,手指轻轻拍打着脑袋,忽然灵光一闪,‘扮猪吃虎’这个词脱口而出,嗯,不错,就是这个词,说完还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赵晓娟眯了眯眼睛,琢磨着大姐是重生的,赵老爷子呢,还有偷偷藏的粮食,赵家也会离开这里,这下所有困扰她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昨天她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果然计划不如变化快啊。

至于后面能不能安全离开河南,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总好过留下来等死强吧。

心情好的她,给自己偷偷的加了个餐,其实也没啥,就是一半苹果,咬一口,嗯,都是汁水,又脆又甜,就像早上吃的瓜一样。

当然了,她还不忘用精神力警戒,这点警惕心她还是有的。虽然家中只有三人,其他人去浇水的浇水,洗衣服的洗衣服。但是她也要以防万一嘛!若不然一不小心被人发现她在偷吃苹果,岂不尴尬。

没过一会儿,大姐从房里出来,急匆匆地跑出院子,想是叫其他人去了。

很快一个个都回来了,而赵晓娟的房间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小豆丁赵子安,美其名曰:陪你妹妹玩。说到底最后谁陪谁玩还不一定呢!

很明显这次家庭会议没有带他们俩,赵晓娟年龄太小,参不参加无所谓,赵子安虽然大那么一丢丢,但是涉世未深,容易被人套话说漏嘴,所以她俩被排除在外了。

赵子安拿着小叔用草给他编的一把小兔子,欢欢喜喜的爬上床,递给妹妹一只,嘴里还说道:“妹妹,你看,这是兔子。”

赵晓娟配合着,表情夸张的回道:“哇,哥哥,你认识兔子,好厉害!”

赵子安挠挠头,总感觉妹妹怪怪的,不过见妹妹喜欢,又递给了妹妹一只。

赵晓娟接过,非常有耐力,心想不就是陪孩子玩吗?她又不是没陪过,熊孩子都搞的定,更何况面前的这只‘萌娃子’。

一边陪着哥哥玩草兔子,一边放出精神力,听一听他们的决定。

堂屋,见人都到齐了,老爷子抽了口旱烟,呼出一口气,开口说道:“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干旱,雨水少,今年开春,一场雨也没有下,眼睁睁看着庄稼慢慢枯萎,怕是难有收成,这意味着今年又是个荒年啊,看样子比去年更甚,照这样下去,是要饿死人的,我们得早做打算。”

赵长盛年轻气盛,想也不想的问道:“那爹,你说怎么办?”

赵长兴夫妇也跟着附和道:“是啊,爹,有什么主意您直说,我们都听您的。”

看看左边的老婆子,再看看右边的小闺女,露出一副为你马首是瞻的模样,老爷子头突突的疼,简直没眼看,这要是他走了,这一大家子可怎么活呢?

所谓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再看看机灵的大孙女,赵老爷子欣慰了,还是得看重一辈的。

第7章

准备

赵老爷子环看了众人一眼,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

“河南以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在打仗,只有西边比较安稳,而且还有一条铁路线,就算上不去火车,我们也能沿着那条铁路线走到陕西。”

说到这里,老爷子停顿了一下,抽了口烟,继续说道:“有件事儿,从来没跟你们提过,你们有个亲姑姑,早些时候,过继给了你们堂叔公,后来他们一家搬到了陕西,当时给我来过一封信,信上报了平安,也给我留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