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1086)

谢文载起身告退,马氏服侍丈夫睡下,海棠带着人收拾了碗筷,又取了香炉来,燃起了安神香。很快,海西崖便沉沉睡去了。

他睡着了,家里其他人却不会闲着。

马氏带着孙女,又开始忙活给海西崖准备明日要带走的干粮、药丸与其他生活用品了。谢文载回了前院与陆栢年说话,不一会儿,便打发人带着二人的信件出了门。

快到傍晚的时候,派出去的人纷纷回到家中,向二老复命。海棠在正院里远远看见,猜想表叔公他们不知又得到了什么新消息。

晚饭的时候,海西崖才醒过来了。这顿饭只有他们夫妻带着孙女用,其他人都在各自的屋中用餐。海西崖还打发人给表弟传话,说饭后要过去与他们聊天。

国丧期间只能吃素斋,偏眼下已快入冬,在京城这种地界,能买到的吃食有限。马氏竭尽所能,也不过是为晚餐多备了两样新鲜菜蔬罢了,熬的补汤倒是火候很足,海西崖喝得欢喜,她却还觉得不足:“额们家刚来京城,啥都没准备。长安跟宝顺都是不管家的,说是样样都备齐了,其实差得远了。他们还跟额说,有啥想吃的只管上外头馆子买去。国丧的时候外头馆子都关门了,叫额上哪儿买?!附近的集市东西有限,还不如额们在长安的时候咧。好歹这时节长安还有山珍,山里的温泉庄子也有人种新鲜蔬菜……”

京城也有温泉庄子出产的蔬菜,只是数量有限,价格昂贵。为了能让海西崖吃得好,马氏很是出了一回血。可即使有钱,也不是什么都能买到。比如说,海家爱用的菌菇山珍,如今存货已不多了。可京城哪里有卖这种东西,祖孙俩还没打听到呢。

海棠表示:“明儿张路荣过来的时候,我们问他就是了。他熟悉京城的事,想必有自己的门路。只要是能花银子弄到的,就不是大事儿。”

马氏点头:“就算他不晓得,也能叫他去打听。”

海西崖抬起头来:“张路荣是谁?”

海棠解释了一下,海西崖若有所思:“宝顺打发这个人来做什么?就只是为了替咱们家跑腿吗?”

海棠咧嘴笑了笑:“其实……哥哥应该是为宝珠姐姐找夫婿,才寻了这么个机灵的包打听回来的。”

第909章 遗旨

海宝珠的夫婿么?

海西崖一阵恍惚,忽然觉得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这十天里他完全没想起来。

他叹了口气,对妻子马氏道:“外甥女不是说,暂时不考虑给宝珠相看,先让孩子养好身体再说么?怎的宝顺又找人打听起宝珠夫婿的事来?”

马氏看了孙女一眼,海棠笑道:“就算宝珠姐姐要休养身体,咱们也可以先慢慢打听合适的人选,等打听得差不多了,觉得人没有问题,再安排宝珠姐姐去相看,岂不是更加万无一失?不然若是宝珠姐姐看中了谁,结果那人品行不好,咱们后知后觉,不想跟他家结亲了,宝珠姐姐岂不是要失望?阿奶总说姐姐年纪已经不小了,那就更不能因为这种糟心事耽搁了婚配。”

马氏想想也是。虽然她疑心海宝珠有心上人,但这人选肯定有问题,否则海宝珠不会闭口不谈,宁可让自己生病,逃避相看,也不愿意让母亲方氏知晓,正式请媒议亲。既如此,等她有了空闲,就要想办法打听出这个人来,叫张路荣去探听此人的底细。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能早日想到法子应对,免得海宝珠自己胡思乱想,耽误了终身大事,还让外甥女方氏也跟着难过。

马氏这么想着,便冲丈夫点头:“家里有张路荣这么一个人在也好。老爷您和长安、宝顺都不在家,谢表弟和老陆又离京几十年了,家里除了大壮和小刀父子俩,都是刚来京城,啥都不知道。大壮还要跟在老爷身边侍候,小刀一个半大孩子,哪里忙活得过来?李家母女是京郊乡下出身,邱家人从前侍候的是商户人家,不懂官宦人家的规矩,全都指望不上。有个张路荣在,好歹家里要采买些啥东西,又或是给你们爷儿仨送东西,都能找到门路。”

海西崖听得心中愧疚,这些事原本应该是他这个一家之主操心的。可他如今进了官衙值宿,却把家里所有的事都丢给了妻子,实在是不应当。然而他没办法擅离职守,只能继续委屈老妻了。

他对马氏道:“就照你的意思办吧。这张路荣既然是宝顺打发来家里的,想来靠得住。若是家里人手不足,你就到外头再雇几个本地人,又或是去人市买几个人回来使唤,千万别委屈了自己。”

马氏笑道:“额心里有数,老爷不必操心。家里的人够使唤的了。京城抛费大,添那么多人口做甚?”

海西崖笑笑,看了孙女一眼:“早晚都是要添人的。孙子娶孙媳妇时,必定要添人。孙女出嫁,难道不用置陪嫁?总不能让棠棠只带着一个丫头出门子,那就太寒酸了。”

孙女的婚事其实已经算是定下了,若没有变故,等国丧结束,就该正式提上日程。到时候陪嫁的衣裳首饰要开始制作,陪嫁的家俱用品也要开始打造,陪嫁人口更是要买回来仔细调|教了。金嘉树如此得新君看重,他的婚事必然不会简薄,那么女方的嫁妆也得拿得出手才行。

马氏面色微微一变,也想到了这一点。她看向孙女:“老爷说得对,有些钱还真是省不得!”她回想起自家从长安带回来的几箱“土产”。可恶!怎么就偏偏遇上国丧了呢?这下连香料宝石都不好卖了,贱卖又舍不得,要不留着给孙女做嫁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