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去兮(193)

作者: 青山荒冢 阅读记录

火光映在裴霁脸上,仿佛浸了血,他冷冷问道:“本官在石碑上留了刀痕不假,夜探县衙却是起意在后,你来得这样及时,究竟是赶了巧,还是早有安排呢?”

冷汗已浸透了陆归荑的后背衣衫,她知道裴霁多疑,自己的出现也着实蹊跷,一个应对不好,无咎刀今夜或将斩下第二颗头颅。

心念急转,陆归荑突然道:“敢问大人,应居士可在这里?”

“他在与不在,同你何干?”裴霁眯起眼睛,“本官真要杀你时,莫说是他,神仙菩萨都救不得你!还是说你真当自己是散花楼的主人,不知该听谁的话了?”

话到最后,杀机毕露,陆归荑头皮发麻,道:“属下不敢,但事关重大,若是应居士与您同路,最好等聚首之后再行详说,否则延误工夫,也怕线索疏漏。”

说着从腰间摸出折叠好的信纸,上面字迹乃裴霁亲手所书,一眼扫过便晓真伪,陆归荑也知道多说多错的道理,束手垂眸,静待发落。

远处的街道上又传来梆子声,一慢两快,三更已到。

喉间凉意突兀消失,火折子随即熄灭,陆归荑抬起头来,无咎刀已归入鞘里,裴霁拂袖转身,只听他道:“跟上。”

穿过这条暗巷,沿着矮墙疾行不远,眼前出现了一条羊肠小道,隐约见到有人倚树而待,身形几与树影融为一体,连呼吸声都微不可闻。

不等他们走近,对方便出声道:“你来迟了些,又带着谁?”

陆归荑听出了应如是的声音,心情稍缓,道:“应居士,久违了。”

“原来是陆施主。”应如是怔了下,也跟裴霁一样大感惊疑,两句客套话后直入正题,“你们怎么遇上的?”

裴霁在他身边站定,却是闭口不言,陆归荑顿觉那股无形的杀意又透骨袭来,不敢再有隐瞒,正色道:“我会来到碧游镇,确是收到裴大人的传信后遵令行事,可在那之前,我已离开乐州,为了查清一条暗线,辗转西行,至景州城外——”

自从接掌了散花楼,陆归荑不曾有过一日安生日子,简直要将心血熬干。

散花楼是绿林销金窟,江湖上那些见不得光的生意,或多或少都有风声透入,她从前不甚上心,而今不得不管,虽有账册留底,但十年积累繁多难数,要想化为己用,只好从头整理,由此发现了蹊跷之处。

“我在清算大姐的私账时,找到了近三万两来路不明的银子,在地下银号放债,每月都有出入,等她身故,便成死账。”陆归荑面色一肃,“这么大一笔钱,若是从公账上挪出,就算化整为零也不能瞒过我,除非它与散花楼的生意无关。”

可这平白无故的,哪有天降横财?只能是虞红英接了不合规矩的私活儿。

查出端倪后,陆归荑便去地下银号迫使大掌柜交出记录,这下更为不对,须知放债征息本是子母相权,乘急取利,寻常百姓贷个十两已属罕见,做买卖的一时周转不开,也不会动辄百千两,否则利复利如滚雪球,折没妻孥亦偿还不起。

“放债是打两年前开始的,初始本钱只有百两,不到三成利息,很快被人借空,三十日后归还本息,再借再还,周而复始,钱越放越多,利也越来越高,到了今年,利已至十之七八。”陆归荑的神情愈发凝重,“统共十六名借债人,留的都是假名,且无任何抵押,出借是在乐州城内,还钱却要通过外面的行钱做中转,过手一回,抽利不少,借贷双方全无异议,实在反常。”

所谓“行钱”,便是受人委托经营放贷的牙人,按理说虞红英虽死,散花楼尚在,纵使借债人有心耍赖,行钱也不会坐视,事实却是散花楼生变的消息传开以后,行钱与借债人都消失无踪,徒留地下银号窝着这些坏账,不知该如何填补,被陆归荑找上门时,还当她是要倚仗散花楼之势接手索逋。

应如是沉默了一阵,忽而问道:“散花楼有哪些不能沾手的生意?”

如此古怪的债息往来,显然是假借名目,可散花楼本身就是为绿林中人销赃洗黑钱的地方,虞红英何必多此一举?除非这些钱涉及到了散花楼明面禁止的生意,她害怕引火烧身,也不想被两个妹妹知道。

陆归荑攥紧手指,哑声道:“盐铁私营、火器兵造,还有……人口买卖。”

她直觉这里头包藏祸水,通过多方渠道调查行钱和借款人的底细,总算揪出其中一个的狐狸尾巴,亲去抓捕,发现他正要将四个孩子卖给当地的黑道帮派。

“男女各半,约莫在十二到十六岁之间,乍看平平无奇,对面却肯出百两一个的价钱,我躲在暗处听了一耳朵,货主将他们唤为‘尸人’,唯命是从,无惧生死,只要稍加训练,便可任凭驱使,必有大用。”

提及此事,她脸上有压不住的惊怒,道:“我亲眼看到那人从一个男孩身上削了肉,伤口只有点滴鲜血,其身一动不动,连面色也未有变化,仿佛全无感觉。”

她是孤女出身,一向怜悯幼小,哪能放任这些人行丧尽天良之事?于是下令行动,将交易双方打了个措手不及,怎料那四个孩子暴起发难,拼命掩护货主逃离,若非陆归荑打出铁弹子废了对方的膝盖,恐怕就要让其走脱。

“……眼见事败,那人咬破了口中毒丸,死前将手里的铜铃震碎在地,兀自缠斗的四名孩童竟是毫不犹豫地将脖颈撞向刀刃,没有一个活口。”

货主已死,与之交易的人说是从别处听得这门买卖,侥幸分来一口汤,再要往下追问,便言江湖上多有买主,一些官吏也从中获利,帮忙遮掩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