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去兮(32)

作者: 青山荒冢 阅读记录

“此人武功甚是高强,以杨总捕的本领,竟非他三合之敌,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混进城里,必有所图。”裴霁虽然在笑,杀意却几乎要满溢出来,“杨总捕在交手间探其口风,他说是为了寻人索物,又留下这面铜牌,身份不言自明。”

这时候,脂粉也掩盖不住虞红英苍白的脸色了,她颤声道:“是在青龙湾犯案的劫贼,也是……冯盈的同党。”

若真如此,眼下温莨既死,冯盈大仇得报,这人要做的事只剩下了两件——拿回被他们劫掠的贡宝,救回冯宝儿。

无论哪种目的,比起裴霁,散花楼更容易成为靶心。

一时之间,大堂里鸦雀无声,此间只有四个人,虞红英却好似听到了第五个人的脚步声正不急不缓地逼近。

柳玉娘回过神来,问道:“那对夫妇被杀,当真与他无关?”

“暂无实证定论,可依本官之见,应非其所为。”裴霁道,“比起他,幕后指使这对夫妇的人更有可能是凶手,他们未必知道许多,但已经暴露,杀人灭口无疑是斩断线索的最直接方法,看来凶手也知道时间紧迫,不敢再拖延下去了。”

饶是陆归荑对这对夫妇心有怨恨,闻言也说不出话来。

“恰好也是在昨晚,城外五姓墓被盗,尸骸散落遍地,两件事几乎是前后脚发生,本官不信其中没有关联。”

杀人可以灭口,可不经掩藏的凶案也会很快闹大动静,幕后之人却像是唯恐城里风雨不够大,除了搅浑水,恐怕也有助长恐慌迅速蔓延,借本地百姓向官府施压、迫使戒严令松动之意。

这样的阳谋并不高明,但是有用,哪怕性戾如裴霁,也不能肆意将闹事的人都活劈了。

虞红英哑声道:“就是说我们当下要同时面对两个敌人?”

一个疑似杀人夺宝的沉船案劫贼,另一个是勾结温莨、设计散花楼又盗窃玲珑骨的幕后黑手,都不是软柿子。

“本官已同知州商量好了,将在义庄为被扰安宁的墓主人们做三天祛秽安魂道场,以此将戒严令再延长三日,待到三天后,允许五家人一同出城送葬,杨总捕会带领三班衙役全程护送,本官也会派人暗中盯梢,提防窃贼趁机将宝物夹带出去。”顿了下,裴霁又道,“再者,十日之期已到,散花楼未能履约交还玲珑骨,本当满门获罪下狱,因陆楼主舍命助力本官擒贼,虽不能功过相抵,但本官念她心系尔等,只拘其一人,暂免死罪。”

虞红英跟柳玉娘先是一喜,而后反应过来,柳玉娘求道:“裴大人,您既已知道幕后黑手另有其人,小妹她……”

话说到一半,她突然想起陆归荑当日的话,旋即明白了裴霁的意思。

他之所以抓着陆归荑不放,只因在那藏身暗处的两个敌人眼里,裴霁本就不该轻易放过散花楼,陆归荑被他押走未必是死,可她们要是都安然无恙,鱼儿绝不会上钩。

裴霁见她们想通了,便问道:“听闻柳楼主会易容之术,不知可否替本官做一张面具?”

柳玉娘一惊,抬头细细端详裴霁的脸,道:“若只是暂时掩人耳目,一两日便可做好,再要精细就得费时许多,不知裴大人作何用处?”

“自然是给你的好妹妹用,她将在三天后扮成本官的模样,带人守好州衙里的两箱宝物,倘若这次有失……”

裴霁言至于此,陆归荑深深看了他一眼,拜下道:“定不负使命!”

第十三章

杨钊手绘小像惟妙惟肖,经州衙里的画匠连夜临摹赶制,翌日一早,城里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通缉告示。

乐州城以搜捕逃犯为由戒严十日,百姓们从惶惶不安到怨言四起,这下好不容易有了些许松动,又见着了贼人面目,纷纷唾骂不已,而在渐复人声的路边茶摊内,大伙儿骂过了害人不得安生的狗贼,又说起另外两件事来。

昨日发生了两桩大案,一是五姓墓被盗,二是卖烧饼的刘姓夫妇在家中遇害,如今前者已然人赃并获,后者尚未抓到真凶,难免令人唏嘘,人们议论了一阵,认为夫妇俩多年来与人为善,家中莫有白财,凶手八成就是那被通缉的逃犯。

“说起这杀千刀的逃犯,昨晚还有人因此被抓了呢。”

“可是那散花楼的三掌柜陆归荑?我就住在那条街上,后半夜亲眼见到一班衙役叩门进去,不消多时就抓了个女子出来,上枷戴铐的,好大一番阵仗,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今早不见告示文书,还以为做梦呢!”

“有这事?我只知道散花楼闭门歇业十天了,也不挂个牌子说明原因……”

“难道就是这陆三通贼了?也对啊,若是城里没个内鬼,哪有外贼能藏住?”

“卿本佳人,奈何……”

茶余饭后,七嘴八舌,多数人只顾说得兴起,并未发觉人群里藏着一双双不安分的眼睛,这些眼睛的主人不拘男女老少,身份亦有不同,但无一不是市井间常见的角色,他们混迹在各处人流较多之所,悄然打量周遭诸人的形貌言行,若有发现异常,或上前搭讪,或暗中尾随。

在这座城里,只有一股势力能发动这么多九流人士,即是散花楼。

陆归荑被捕下狱,散花楼三花缺一,虞红英跟柳玉娘果然无法做到安之若素。

人群之外,一个布衣男子弯腰推着装满酒坛的板车进了小巷,在某家酒楼的后门停下,朝里面吆喝了一声,可等到小二出来接货,板车旁已不见了人影。

从后门这儿抬头看去,刚好能瞧见酒楼二层某间厢房的窗口,那扇木窗大敞着,待到人影翻入,这才无声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