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徽梦(1)

作者: 云津 阅读记录

《徽梦》作者:云津

文案:

我是徽州最大的皇商。

及笄那日,有人登门想娶我:「瑾姑娘,你的万贯家财怕是守不住的。」

我还未说话,邻里几十人已经抽着棒子冲出来了。

「想强娶我徽州的姑娘,做梦!」

第1章

我生在徽州。

传言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四五岁,往外一丢。」

穷乡僻壤的地界上,养活一个半大小子很难,养一个小婴儿更难。

肇庆十六年凛冬,阿爹阿娘吃不起米,养不起三个娃娃。

我大哥生得文秀,能读书识字,阿爹舍不得。

我阿姐嘴甜,最是机灵讨长辈欢喜,阿娘舍不得。

只有我,刚出生的丑婴儿,什么也没有,扁着嘴,号得不知天高地厚。

爹娘狠狠心,打开大门将我丢了出去。

腊月里,娃娃在外头不过一刻便冻死了。

外头有个和尚将我接个正着,骂道:「好个懒汉婆娘,刚生出来的娃娃怎么说扔就扔!」

阿爹闷闷道:「家里穷,养不起,不如叫她别来了为好。」

和尚说:「我看你这娃娃面相清奇,将来似有富贵之相,应能为官做宰,你不如留在家里,给口水喝,不背杀孽。」

徽州人不信佛、不信道,晥地崇儒,外来和尚说的话,又怎么会相信呢?

阿爹阿娘拿打棍子把和尚打了出去。

和尚一边「哎哟哎哟」地闪躲,一边诉苦:「我一个和尚,就是收下娃娃也养不活呀!你们还不如找个好人家,将她送了为好!」

阿娘怒叱道:「哪里有人家要这个丑娃娃哦——」

忽然。

隔壁紧闭的木门「嘎吱」一开,走出来个清瘦的女子。

阿青嫂说:「我要。」

第2章

肇庆十六年的冬天,又冷又长。

阿青嫂起初还能卖豆腐,后来人没钱了,都不吃豆腐。

豆腐、豆皮、豆饼都不吃了。

人们开始啃地里的庄稼,开始捉树上的虫子吃。

我是三月的奶娃娃,每日「嗷嗷」着要喝米汤。

米,在徽州是稀罕物。

地里长庄稼是米,要有平整的沃土才算是地。

可徽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刨去人们依山而建的房子,剩下的才是地。

阿青嫂寡居在家,没有儿子,没有女儿,只有一亩不长庄稼的荒地。

为了给我喂米汤,她几乎早出晚归。

饶是这样,还有闲汉调戏她。

「阿青,你没有丈夫,还能生出个娃娃啊?」

阿青嫂扫了眼隔壁的我爹:「孩子不是我的。」

阿娘十月怀孕,肚子根本藏不住,邻里乡亲都盼她再生个儿子,谁料呱呱坠地的是个女婴。

见状,也都明白了。

阿娘面上过不去,恼怒地撕着笤帚皮:「不过是个丑娃娃,谁要便给谁,我才不稀罕。」

阿青嫂淡淡地拿着拨浪鼓逗我,头也不抬道:「外头和尚说了,我家阿瑾是要做大官的,将来有出息了,有人别跑过来又哭又闹。」

「怎么会!」阿娘跺脚咬牙道,「这个丫头要有出息,不如叫皇天掉下来,叫老坟塌掉,叫我名字倒着写!」

这话刚撂下,方才晴朗的天气忽然阴了下来,狂风大作。

旁边的婶子吓了一跳,连忙拉我娘的衣角:「兆兰,这话可不兴讲!」

阿娘也有些怔住了,愤愤地瞪了我一眼,转身回家了。

「邪门!」

她们走后,阿青嫂把我绑起,生疏地背在身上。

她爱怜地抚了抚我的脸颊,没说什么。

夜里,甲长家的小六子忽然奔了过来,在门外大声道:

「青嫂,今天晚上下大雨,山上老坟被冲了下来,你带着小瑾哪也别去!」

闻言,我非但不害怕,反而「咯咯」笑了起来。

阿青嫂正在摇织机,见状,也笑了一下。

她冷肃刻薄的面相此时有些温柔。

「好,我们哪也不去。」

第3章

自从那天老坟被冲了下来,村里的男人们又要去应徭役了。

我阿爹若不去,我大哥就要去。

阿爹看了看文弱的大哥,又翻了翻他写字的手,一咬牙赴役了。

「文盛,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咱们家光宗耀祖的担子,可都在你身上了!」

我大哥点了点头。

可我经常在阿青嫂的房子听见他的梦话。

梦里,他喊着天香楼的小桃红,喊着窑子里的女人。

大哥只管读书,有他自己的一间屋子,不似阿姐跟着爹娘睡。

他的梦话,只有阿青嫂和我能听见。

每次他要说梦话了,阿青嫂都拿衣服捂着我的耳朵。

阿爹去应役了,阿姐要织布给大哥挣墨钱,家里只有阿娘能种地。

她顶着日头累得老眼昏花,忽然见到一个人影站在跟前,以为是我阿爹回来了,没抬头便骂道:「你个死冤家、老没良心的,在外快活,都累死老娘了!」

谁知,竟是面色焦急的甲长。

我娘傻眼了,才发现骂的那人穿着官服。

颜色虽不打眼,但布料却是一等一地好。

甲长咬牙道:「傻佬,这是我们县里的教谕汪大人,此来颁发贞节牌坊的!」

阿娘见惹了大祸,两眼一翻便晕了过去。

好在,那汪大人随和,没有和她置气,颁发了贞节牌坊便走了。

那牌坊,是给阿青嫂的。

族里不傻,朝廷有了新风,便给她也申了一个。没想到其他的都没批下来,状元坪村倒只有阿青嫂一个。

汪大人临走时,还留给我一个小小的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