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妻(19)
“好。”
“你回去吧。”皇帝说。
“是。”
李如君不会让皇帝留宿,皇帝也不会在她寝宫留宿。
李如君就此下车,宫人小娥在游廊下打瞌睡,看见李如君一人返回宫殿,心中已经猜出了个大半了。
她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娘娘,皇上没有来吗?”
李如君摇头,“没有!你要是困的话,就先去休息。”
小娥不由叹气,舒夫人是皇帝的妃子,皇帝一次都没有留宿过啊,平时也很少叫自家娘娘去伺候笔墨,不是说舒夫人跟在皇上身边多年?
怎么感觉和传闻的不一样呢。
李如君察觉到小娥的心思,不动声色地警告她,“小娥,只要你安安心心跟着本宫,只要有本宫在一天,本宫吃肉呢你们也吃肉,好处绝对少不了你的,我们宫的事情也不要跟外头乱说,如今这皇宫变了,你也该明白谁是真正的主子。”
李如君在提醒小娥现在的皇宫是皇帝刘政的皇宫,不再是姜太后的皇宫了,孰轻孰重,自己掂量清楚。
小娥立刻跪下来,“奴婢知错了,不该过问贵人,也不敢妄自猜测。”
李如君扶起小娥,“你和本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本宫并不是要有意为难你。”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下来,李如君也知道小娥为人热情,心肠不坏,做事也干净利落。李如君也没有必要迁怒不相干的人。
第12章
为难
“你是说真的,皇帝受伤了?”姜太后不可思议地说道。
孙嬷嬷佝偻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点点头,“是的,千真万确!昨个上元节皇上带舒夫人出宫,回来的时候独自回了宣政殿,不见一旁伺候的舒夫人,吴如海急匆匆叫了太医来为皇帝包扎。”
太后久居深宫,表面上和皇帝不想来往,背地里却安排人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刘政太小心谨慎了,这么些日子居然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出来。
皇帝谨小慎微,身边伺候的近臣大多都是从赵国跟随而来的,太后的人不好插手,而且皇帝身边又有老狐狸李贤,李贤是李夫人的哥哥,当初长安城内大臣奉迎天子入长安,就是李贤在从中游说,才让掌权大臣们选择刘政。
对于大臣们来说,皇帝是谁他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自身的利益,他们大多跟随高宗打下整个江山,又赫赫战功,高宗曾经与诸大臣歃血为盟,非刘家子孙不得称王,只要不动功臣的利益,不论是谁是皇帝,于他们而言都是无关紧要,只要兵权在自己手中。
姜太后自高宗病重,便开始临朝听政,大臣除了又个别不满,大部分都是依附姜太后,姜太后千算万算走错了一步就是将顾家的兵权夺给自己不成器的弟弟手上,才导致顾家反戈,其后大臣跟随,这才让刘政有了可乘之机。
否则这个皇位怎么会轮到刘政呢。
当初高祖在时,多次想要改立太子,说刘政最得心意。想到这里,姜太后止不住的痛苦,她痛恨刘政,痛恨妩媚妖娆的李夫人,更痛恨那个负心汉。
如今他们都死了,是剩下刘政,姜太后又怎么甘心让刘政肆意欺辱自己呢。
姜太后把姜楹嫁给顾砚宁也是为了拉拢顾家,如今兵权又回到了定章侯手上,朝堂上下是表面和平,不过姜太后知道皇帝要对自己的人下手了,首先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宰相,再对姜家人明升实贬。
姜家没有一个成器的晚辈,现在就要看能不能往皇帝的后宫里塞人了。
姜太后神色淡然喝下一口茶,漫不经心地说道:“皇上受伤这种大事,怎么没有人告诉哀家,是觉得哀家老了不中用了吗?”
她勾勒出一抹讽刺的笑容,眼神锋利,多年的掌权生活给姜太后一种不威自怒的压迫感。
皇帝出宫游玩她不关心,皇帝受伤了她很高兴。
孙嬷嬷在一旁搭腔道:“也不知道底下人怎么伺候的,居然能让皇上受伤,皇上可是天子啊,万金之躯,怎么能忍受这种痛苦呢。”
姜太后问:“那日是谁在伴驾?”
太后眸色闪过一丝灵光,这是一个好机会,给自己一个理由来好好折磨折磨李如君。
孙嬷嬷抿嘴一笑,面带哀伤,皱眉似乎很是惋惜,“是舒夫人。”
姜太后收回锐利的目光,放下手上的茶杯,止不住叹息,心却开始荡漾起来,“这个孩子啊,还是太年轻不懂规矩。孙嬷嬷?”
“奴婢在?”
“你去请太妃们来叙一叙,哀家也好些日子没有见到妹妹们了,还有把舒夫人叫来。”
当初各诸侯分封前往封地之时,姜太后留了一个心眼就是让诸侯王的母妃全部留在长安,说好听一点就是舍不得姐姐妹妹,难听一点就是当人质。
兰林殿内,孙嬷嬷亲自来请李如君,就怕李如君推脱不来。
李如君也知道自己夺了太后的掌管后宫权被太后不喜,几次邀请几次推脱,这次居然连太后身边贴身伺候的孙嬷嬷亲自邀请。
李如君知道自己不能推脱了,便道:“容本宫先去换一套衣服。”
小娥一边给李如君梳妆,一边偷偷瞄外面等候的孙嬷嬷,小声提醒李如君,“娘娘,这次孙嬷嬷来肯定没有好事。”
李如君怎么会不知道呢,不过自己再三推脱反倒是叫人落了口舌,不敬重太后,太后是高宗正妻,指不定刚刚到手协理后宫的权利又要交付出去。
“没事,本宫不怕。”李如君轻轻拍打小娥的手,给予温柔和顺一笑,粲然一笑平复了小娥不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