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602)+番外

作者: 箫亦如 阅读记录

“是。妾身自己做过什么,自己清楚!正如同当年,妾身没做过谋害悯哲之事一般。妾身没做过的,绝不会认!您以前的岁月说过的,若出伤情之事,会让妾身分辨的。”

“说。”

常苒觉得心寒的紧。跪下身子说道:“您说妾身与前朝关联,筹谋储君之位。妾身觉得,没有必要。长子悯哲,长在妾身膝下,视妾身为亲母,妾身也待他如亲子!从小循循善诱,视如己出!二子、三子,确是妾身亲子。四子,是筠嫔离世时,拉着我的手托付的。您也是在场的,而他也是从小长在妾身膝下由妾身抚养长大的。而小五,还那么大点。妾身何至于?且,无论哪个日后有幸德蒙皇恩,继承陛下的江山。妾身都是嫡母,一样是东宫太后!那妾身为何要费力谋划,多此一举?”

“嫡母皇太后和生母皇太后,总还是不同的!你不干大权旁落。”

常苒忽然很想笑,可又不能。眼前之人已非彼时人。多年上位,已经让他疑心甚重。纵使什么不说,也是多疑多思。板正着脸,继续说道:“后宫之人,有何大权?后宫还有当家皇后。”抬眸瞧着陛下,“难道还能整治皇后吗?皇后除了名头,什么都没有,一日日空房冷置。那御书房边上的东暖阁,妾身多久未曾去过了。太后还能做什么吗?整治后宫嫔妃?倒是能,在皇后迫于皇上的爱,让妃嫔次次僭越时,为了保护皇后体面,却是能够出手。可如此,与母子情义,便也淡薄了。”

“你......放肆!”萧承言抬起手,便要打向常苒。那手停在空中,终是缓缓放下。身上指着常苒,手指颤抖,“你......欲壑难填,巧言善辩!”

常苒本想好好说的,不知为何便说出了想说的话。想想从前的恩爱,常苒哽咽道:“既然陛下诸多的不放心。妾,愿意陪葬!”常苒一句话说完,瞧着皇上似乎不大明白,继续说道:“都道陛下乃九五之尊,能够永享万年之寿,妾身德蒙隆恩,虽是腆居皇后之位,也只是千岁而已。若是妾身先一步离开尘世......求陛下不要伤心。若是妾身有命,能够侍候陛下终老,那妾愿意陪葬。陪陛下同往。”后面的话,常苒说的及其真诚。只是想打消皇上疑虑而已。

皇上闭上了眼睛。几个呼吸之后,才睁开双眼说道:“你说的可是真?”

“是。”

皇上点头。

常苒又道:“皇后与宠妃。哼。无宠的皇后不过是冰冷的称呼,人前的虚荣,还不如做一日那无有拘束的宠妃,深得陛下的心来的痛快!”

“皇后之位舍得?不是皇后便也不是朕的发妻了。你若是觉得可以,你大可退位让贤!”皇上说完便转身走了出去,常苒听到发妻二字,眼神已经变得涣散。在凝聚目光之后,已经看到了皇上便要走出大殿门口。扶着地面,站起身,想去追他。却是一下昏厥在地。眼前朦胧一片,只看到前头赤黄色的凤椅,那般刺眼。

“娘娘。娘娘”大殿上的宫女急忙喊着,但常苒已经摔在了地上。

皇上刚走到大殿门口,回头正好看到常苒倒下。急忙又快步回来。把常苒抱到了里间塌上。传了太医。

等常苒转醒时,已经是第二天了。皇上并不在房。“我如何了?我近来终日疲累。提不起精神。

太医一时未答,还是斟酌着道:“无事。娘娘只是累了,多歇歇便好了。”

常苒忍不住道:“本宫,也懂些医术,这些虚话,便不必说了。你只说,本宫还能活多久......”

其实这话,也多是虚话探实而已。

太医一下跪下。“娘娘,您心思过深,若是不好好将养,只怕早晚油尽灯枯。”

“若是好好将养能有多久?”常苒问。“十年?五年?”

“恕臣惶恐。臣医术不济。臣穷尽医术,只能保您三年而。您,定要好好将养,万不可,不可再伤身了呀!”

常苒深深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的命数,惶恐。可必须知道,要知道如何打算。看来如今,最后一局,必要先至了。已经再没有时间了。“陛下知道吗?”

“陛下,等着臣,去复命呢。”太医回。

“无妨,你就说,本宫无碍。就成。你走吧。”常苒平静的说。自己失去意识之前他还在院,那必会知晓。且瞧着投进寝殿的光亮,想来时间确是不短,但即便如此,他也是未守也未派人在此过问。便是真不在意了。

“娘娘。可您昏了一日光景呀。”太医并未离开,反而道。

“这般久吗?那便说,本宫,只是一时气血攻心罢了。虚火旺盛罢了。按本宫说的,回禀。你是太医院之首,你的医术,我们都信得过。万要记住,诊脉之事对任何人也不许说。否陛下定觉得我吩咐于你再行谋算而。”常苒说完极其疲惫,闭上双眼假眠。

皇上在御书房忙于政务,听闻无事并未多想。只让太医退下。

第二日,却收到了常苒派人请旨书信。上写:请陛下恩准。妾身这阵子身子不大好,想去行宫,照顾太后。

回:准。既皇后孝心大过天。即刻前往,无旨,不得回。

常苒当日便带人启程离宫。走的心,早定了。

太医离开后,瞧了记档。就连昨日,她昏迷。皇上都去宠幸了纯妃。还有什么可说的,哪里还有爱了?

......

下江南体察民意。萧承言纵于马上,忽而问:“朕记得,骑马甚好的是?”

“是纯妃。陛下。”身旁的小藤急忙禀告。

“不对不对。朕记得不是她。”萧承言伸手抚摸下身下马首,忽而也觉得这个动作极其熟悉。又道,“谁极喜江南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