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辛弃疾义女后(249)
你也这么觉得吗?
李月仙和朱淑真对视一眼,就从她不情愿承认而挪开的神态里看出了显而易见的真相。
——只看现在在莲心面前的辛贛,哪里想象得出他是民谣里赞美的“飘然若神仙”,哪里想得起他是那个静如冰雪般的辛郎呀。
第119章 饵,德寿和金童玉女。
回宫时,天色未晚。
宫中仍旧是以德寿宫处为心,向周边一层层扩散般,慢慢点起了宫灯。
辛贛与在他身边随行的侍卫贴着右侧宫墙而行,身姿半掩在光影下,不去仔细看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忽略。
但路过的女使、内侍却纷纷朝辛贛无声地行礼。
辛贛垂着眼帘,一一礼貌回礼。
只脚步更加快了。
“三郎君,你回来啦。在路上听说了没?东宫今日的侍膳内人又歇班了,真是叫他日日闲着,侍奉主子够不勤快的。”
辛贛方踏入福宁殿,一位面白无须的内侍便迎上来,亲热不失尊敬地朝他躬身,一手伸开,迎他向里屋走,“我师傅说了,这事得告诉告诉三郎君。三郎君你品行太正,从不偷奸耍滑,次次都正经当值,得累个好歹的。学一学这些滑头鬼,也无不可嘛。”
窄窄的游廊中,迎面走来替换晚膳盘碟的人。
辛贛侧身在原地站定,“内人说得是。只是怕下定决心简单,却总是过不得自己心里那关。”
小内侍只是笑,说些客气话:“三郎君这话说着了...”
错身经过四五个端着碟子鱼贯而出的女使,游廊中小范围里又只有他二人往前行进,小内侍才又道:“可怜韩侂胄韩大人今日白白入了宫,想来也是为太子殿下献策的吧,却也吃了挂落,没落着顿宫中膳食吃吃。”
“韩大人府上有临安四大名厨之一,回去能吃好。内人别担心了。”
“也是。官家前几日下发的‘社仓’赈粮之法,就是由韩大人领命去分发给下头人执行的。既然晓得赈粮法,想来也不会亏待自己的肚皮吧?”
说着说着话,当今官家所在的书房也要到了,小内侍便手一引,笑盈盈请辛贛稍候,“我这就去通报我师傅,三郎君还请等等。”
辛贛轻轻道有劳,垂下眼帘,“辛公七日后入宫朝见,届时将在翠光亭赏景。他近来心情颇好,等闲一喝了酒就上脸,爱赠人宅子、店铺的。我也不想便宜旁的人,内人想找进项,不妨前去。”
小内侍收住脸上露出的一个笑,左右看看,朝辛贛作揖,“那我就代师傅收下了。”
拿金银换消息,是世上最划算的买卖。
从辛贛小的时候,辛弃疾就是这么教他的。
世上的任何东西——人情,感情,心——都要比金银贵重得多,每个人都只有一点点。
所以能用金银解决的事情,就都尽量用金银解决。
而自打入宫以来,辛贛也已经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里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
到底御前人多眼杂,辛贛没有再多说,只轻微颔一下首,眼帘仍垂着。
小内侍心领神会,赶紧收了声,蹑手蹑脚却仍难掩轻快地朝屋中走去了。
片刻,一道苍老些的声音响起。
“见过三郎君了。”
身着御前内侍服色的王德谦朝辛贛一笑,由躬身的姿态直起腰来,“三郎君,今日你来得可不巧。方才晚膳换了三回,人来来往往的拥挤,你进去之后要小心些。”
御前的人嘴都严,不能透露天子的行踪、心情、饮食,只能靠只言片语暗示。
刚入宫时辛贛尚需多番猜测,如今已能快速领会、整合这师徒二人的言下之意了。
——官家的心情很不好,不好到饭都吃不下的地步,而太子更是被关禁闭停了饮食。
可以想见,必是这对天家父子起了争执。
而以官家的城府,又和太子相关,那么能令他如此暴怒的事,似乎也不过三两件...
这些纷杂的想法只是一瞬间从脑中掠过,辛贛便道:“父子连心,看来不是虚言。太子殿下宫中停膳,官家这么巧也碰上偷奸耍滑的侍膳内侍了。”
说完神情淡淡,只安然盘坐,脸上没露出任何睁眼说瞎话的动摇心虚之色,反而显得诚恳。
这辛弃疾家的三郎君刚入宫时还明显是个一片涉世未深的纯净郎君样子,没想到啊...
没想到,现下却领会人心如此之快,用“一日千里”来说都嫌不足。
说是被宫中把心涂黑了不恰当。
他几乎是纵身一跳进了大染缸,随后就染了个浑身黑。
王德谦心中啧啧叹服,面上仍未动分毫,只和辛贛闲聊似的,“可不是?好歹有韩大人为官家、太上皇和太子分忧。韩大人又懂政事,又通风流,又会玩耍,真是找不见这么好的人了。若不是身在宫中,你我真该去见识见识韩大人今日家中的小雪宴哪。”
王德谦笑:“听说府上又是请了‘十二花神’的歌姬,又是请了各色行首,莺燕环绕,岂不是人生美事?...”
说毕了,兀自出神幻想着,呵呵笑起来。
这话辛贛却不接了。
屋内传来官家的声音,很快有女使前来宣召,辛贛便朝王德谦略一颔首,随她进屋了。
只留王德谦微笑点头送辛贛入内。
随后,王德谦面上的笑一点点变淡,最终化为一点叹息。
倒忘了,眼前这位是近日被市井里编起了歌谣的“辛郎”。
以这年轻人的出身和姿容,只怕打小就有无数的狂蜂浪蝶扑来,寻常的歌姬美人自然是引不起他的兴趣,倒是他王德谦方才以己度人、自顾自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