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155)

锦娘笑道:“也不是因为这个,就是乍然从自家去人家家里,总是觉得不自在。”

“女子总是要嫁人的,索性姑爷是个好的,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娘虽然心中万分不舍,恨不得你留在家中,可爹娘总不能长久的陪着你啊。”罗玉娥说的是自己的心里话。

锦娘也无意辩驳许多,即便是现代的父母,逼婚的都比比皆是,在古代,她爹娘已经算是一定程度上很尊重她的了。

用茉莉肥皂擦拭了身上,又在身上厚厚的涂了一层膏子,锦娘先穿上印折枝花卉纹绢黛青色的抹胸,又穿上合裆裤,在裤子外面穿上正红色灯笼纹的销金裙,陆续穿上泥金牡丹纹缘边的绛罗长褙子,等梳妆上粉之后,再穿上大红牡丹玉兰纹大袖和霞帔。

若是无诰命的女子,只能在新婚这日穿上霞帔才是被允许的。

锦娘这件婚服便是在霞帔上下了大功夫,霞帔的底色和大袖一样,均是正红色,上面亦是绣的牡丹玉兰纹,多用枝叶连接,叶子的颜色便绣的和抹胸一样的黛青色,锦娘再在叶子外面用金粉描了。

便是周大姑娘当年出嫁的嫁衣都未必有她的好。

嫁衣对于自己而言,只能穿一次,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刻穿的。这辈子可能很难成为诰命,但是成亲的时候穿穿还是可以的。

“姑娘,潘婆子来了。”阿盈道。

锦娘笑道:“请她老人家过来。”

潘婆子就是插戴婆,她一见着锦娘就纳了万福,不知怎么拿了两根交叉细线,在涂抹了脂粉之后快速滚动摩擦脸颊和脖颈,锦娘还有些疼。

那潘婆子笑道:“娘子,这是开脸,新娘子都得开脸,这样脸上就光滑的跟剥壳的鸡蛋似的。”

锦娘拿着铜镜看了看,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自己的脸仿佛还真的细腻白净许多。

潘婆子又替锦娘描眉化妆,见锦娘准备了鱼媚子,只笑道:“这东西贴在眉心之间,才是真的光彩照人。”

锦娘看了阿盈一眼,示意她跟着偷师,将来自己这里若是插戴和绣衣都能筹备好,完全可以做婚庆一条龙。通过自己这次成婚,她真的发现了不少商机,平日再抠搜的人,在成婚这样的大事上都要讲足排场。

在锦娘神游太空时,潘婆子替她梳了个云尖巧额髻,又戴上蒋家送来的百花如意鎏金银冠,冠子上放绢花,冠子两边插上当年吴氏送的缠枝牡丹纹拨子式金簪,两鬓则饰以珍珠梳。

这两样珍珠梳是锦娘用一卷绣的佛经换的,当时绣的佛经卖出去两卷 ,还有一卷没卖出去,正好有个珠宝商人来店里制衣,就直接换了两样珍珠梳和钳镯式戒指和荔枝形戒指以及十枚来自南洋的虫葛子。

正好今日全部拿出来戴,耳朵上戴着当年周家赏的金荔枝的耳环,腕上则戴的是蒋家送的花草纹的金钳镯子。

途中,潘婆子还想要推销她的首饰花朵,锦娘抵挡住了诱惑。

梳妆完毕,就起身把大袖穿上,又把金帔坠挂在霞帔的底部,阿盈扶着她在床上坐下,把盖头放在一旁,等上花轿的时候戴上。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蒋羡业已从家中出发了,他原本就生的极好,此番戴着罗花的幞头,穿着新郎的袍服,更是俊逸出众。刘大郎君也过来参加大婚,见蒋羡准备迎娶新娘子,也幽幽叹了一声,真是迟了一步。

刘计相自觉当初因为风言风语迫使蒋羡不能上门,准备为他说一门好亲,那白氏亦是官家女,其父为人耿直清介,没想到这么快蒋羡就定下了亲事。

但此时,他倒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上前祝蒋羡将来鱼跃龙门,宏图大展。

蒋羡正骑着马前去,身后带着蒋家子弟还有鼓吹之人,别看同为蒋家子,也有不少混的不好,有的人去六夫人那里求着过来,到时候新娘这里还会发些花红、利市钱,甚至还安排酒款待。

甜水巷在大相国寺附近,此处人烟阜盛,大的商行林立,众人见蒋羡勒马在三间阔面门面处停下,东侧两掩小门,门口放着几盆花,门上贴着喜字,原来是这家。

蒋羡自是下马叩门,守门的是冯胜、安平还有扬哥儿,扬哥儿正笑道:“早听闻姐夫才思敏捷,不如作一首催妆诗。”

蒋羡不费吹灰之力念了出来,众人都叫好,只听里面冯胜 说:“诗是做了,也要看咱们新郎官有没有诚意。”

蒋十五几人立刻递了两匹彩缎过去,魏家很快就把门打开了。蒋十五都震惊了,悄悄拉着蒋羡道:“上回我去邓家娶亲,足足花费了快二十两才进门,魏家不错啊。”

至少都不是那等贪婪之人。

蒋羡笑的就更开心了。

此时,魏家正在廊下备了两桌酒席,请蒋家人赴宴,还没人发了一份伴手礼,有人偷偷打开一看,里面放的是喜糖、点心、茶叶、香包,包装的很精美。甚至,魏家还给吹鼓手,都是一人用红纸包了二十文的铜子儿做赏钱。

作陪的冯胜能说会道场面人,扬哥儿读书人斯文有礼,安平是热心肠帮众人倒酒,场面倒是不拉胯。

蒋十五还暗自嘀咕,不是说魏家商户么?怎么办事如此周到,竟然比官家女邓氏家中好太多了。

锦娘听说新郎来了之后,就把自己的首饰盒装好,让阿盈等会儿带过去。

阿盈也是手忙脚乱的把盖头替锦娘盖上,只等吉时送人出门。蒋羡没怎么吃酒,只草草吃了几口,看席面上的菜色倒是都不错的,也暗自点点头。

反而是蒋延劝道:“十六弟,你这一闹晚上都吃不了饭,现下还是能吃便吃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