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1)
……
次日,姜姀被穿透窗纸的阳光晃醒。伸了个懒腰,身上过电似的酸痛了整一轮,要不是她自个儿清楚,还以为睡着的时候挨人揍了呢。
草屋的第一夜睡得格外不适应。没有床,两个人在泥地上打的地铺。这种农家草屋的泥地板,建屋的时候再怎么找平,铺好后依旧是坑坑洼洼,和水泥地不能比。
原身太瘦,身上没有二两肉,睡这种硬泥地跟上刑差不了多少。像躺在一个已经凉透的玉米烙上,左右翻身硌肩胛,仰躺硌脊椎,趴睡硌肋骨,一晚上和煎鱼似的来来回回翻面,怎么躺都不好受。
打了个哈欠,姜姀翻身坐起,坐在地上用指尖揉搓着发僵的肩头。一扭头,发现小果已经醒了,半张脸埋在被子里,露出宽敞的额头和一双明亮的眼眸,看起来精神头大好。
“娘,昨晚我睡得特别好。”
“看得出来。”姜姀笑着伸手,像吊车似的把她从被窝里吊去起来,而后用手指替她梳头。
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她这个大人要好得多。昨夜里她一点不认床,吃饱了漱口以后两眼一眯倒头就睡,不管身边的人夜里如何辗转她都不带醒的。这雷打不动的睡眠质量,太令人羡慕了。
梳完头发后,小果一蹦一跳地跑到屋外。
姜姀跟着出去,仰头迎接早晨的阳光。
她这趟穿来最幸运的就是收获了这间草屋。虽然地处偏僻些,但坐北朝南坐落得绝佳。
屋子北面毗邻山壁,避免了穿堂风的侵扰。南面视野开阔,以山溪和东西两侧边坡为界限,形成了一处天然的院落。
昨晚她是从西面回来的。白日里看去,隐隐能瞧见更高处飘荡的炊烟。
也不知道沈猎户家的娃娃怎么样了。昨夜里哭得那样厉害,也不知后来还有没有再闹人。想想又摇了摇头,她们家都这样揭不开锅了,她还有心意惦记别人呢。
不过不知为何,她心里总觉得猎户家的娃娃有哪点怪异。论哭声吧,不像吃奶娃娃那般稚嫩,估摸着和小果差不多年纪。
可轮心性,又觉得和六岁的孩子相差甚远,起码她很难把小果和又哭又闹这几个字联系在一起。
这般想着,姜姀收回视线,看小果在草屋前疯跑了一通。小孩子真是活力满满,一早起来什么都没吃就这样有力气。
不像她,一夜没睡好,现如今头顶日
光都觉得足底发虚。是时候想想今天要做什么吃食了。
昨日原本说要摘野菜,最终由于天色太晚没有实现,今日午后可以出去找找。若要就近找点吃食,她看着屋前流淌的溪水,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昨日砍下来的竹子还剩了长长一根。她把多余的枝条叶片都削了,留下光溜溜的竹竿。
用竹竿探水后发现,草屋附近流过的都是浅水,最深的地方仅能没过人的脚踝,完全在小孩子可以玩耍的安全范围内。先前提过的不能靠近溪水的戒令因此放宽了许多。
“小果,想捉鱼吗?”
小果的眼睛瞪得溜圆,答应得十分干脆:“想!”
两人脱了鞋袜,带着竹筒子一前一后踩到溪里。
晒过太阳的溪水没夜里那么凉。姜姀踩在鹅卵石上,只觉脚背上又酥又痒。
低头看去,脚边游过一群银白色的小鱼,密密麻麻数不清来数。鱼儿模样十分独特,身体是透明的,连里头的脏器都能看清。
小果被鱼痒得咯咯直笑:“娘,鱼在吃我诶。”
可不是么。一般的鱼儿都胆小,碰上她们这样的“异物”下水,早就吓得游走了。偏这群小鱼胆大,见有人来,还刻意挑衅似的游到二人脚边,这里嘬嘬,那里挠挠。
该捉。
举起竹筒,姜姀对准鱼群快准狠下手。
只听哗啦一声,舀起的半杯溪水淋湿了她的裤脚。至于小鱼,被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四散开,竹筒里竟没捉到一条。
为此,小果好一顿嘲笑:“看起来还有娘完不成的事儿。”
姜姀面子受挫,撸起袖子再行尝试。
鱼群也是和她杠上。稍稍过了会儿,又像方才那样成群结队地聚拢来。一会儿在她的脚趾上啃啃,一会儿又游到她的脚踝旁,对着脚脖子的那块凸起甩尾,荡起微小的水花。
嘿,真是胆大包天。她还能给鱼儿教育了不成。
这回她格外小心翼翼。没像方才那般抬手击水,而是轻手轻脚的,用竹筒贴住自己的小腿顺着下滑。等滑到鱼群上方时,再猛地出击。
这一次,有三条小鱼躲闪失败,被她收入筒里。
小果兴奋地尖叫出声,也学着她娘亲的样低头捉鱼。小孩子有那气势,就是准头差点。多尝试几次后,也捉到了她的第一条小鱼。
要不是怕惊扰了其余还没上钩的小鱼,她恐怕会高兴地原地窜起。
大半天的时候都耗在了水里。欢欢喜喜闹过一轮又一轮,她母女二人最终捉到的小鱼有二十余条。
不过每条仅有姜姀的小拇指大小。用来填饱肚子有点勉强,只能过个油,拿来打个牙祭。
身上的衣裳都湿了。两人正好玩得火热,看日头也大,干脆咬咬牙,用溪水隔着衣料搓了遍身子。
回到里屋,姜姀帮小果把湿衣裳脱下来,又拿干净的旧衣给她换上。再闻闻,原先的馊臭味已经淡了许多。
现在这个季节洗冷水澡已经很勉强。到时候天再冷些,肯定不能像今日这样在溪里洗,还得提前做个打算。
她掐着指头数,像面巾、肥皂、水盆这些,都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必需品,是必须补充的。要么靠买,要么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