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11)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这回她亲自拿了荷包,怕他们揣着这些个硬疙瘩不好行走,还特意拿了根麻绳将铜板串上。

姜姀欢欢喜喜地接下:“您肯再找我们,还开了这样好的价,那我们肯定尽心尽力地做,总不能砸了自己家招牌不是。”

张阿嫂笑了下:“你说的是你们?山上还有其他会做竹编的人吗?”

“还有一个阿婶,就是我旁边站着的这位阿叔的娘子,她也能跟我一起做。另外还有一个劳工,帮忙砍竹子、运竹子、劈篾条。”

“想不到山里头住了这么好些能人,怪不得做得这样快嘞。那我晓得了。下一次要有需要我还找你,到时小娘子可不会让我失望罢。”

“那是当然。”

两人笑眯眯地又寒暄几句后散开了。

沈猎户道:“起先我还纳闷,你怎么不说是自己没日没夜做出来的,还把你兰英婶和那位郎君也算上了。现在算是明白了,你这

是在揽生意呢。”

姜姀笑:“我说的也是实话。除了这一次,往常哪一次不是兰英婶和我一道做的。让那张阿嫂知道咱们人多力量大,这样她日后才敢放心交给咱们更大的单子。村子里不都讲究个人情往来吗,和这种出手大方的客人多结交总没错。”

她说着走到没人的空地,盘点了一番今日的进账:“这次赚得可多了。阿叔咱们还是按照……”

“按照什么?”沈猎户打断她,“这次你兰英婶搁床上躺着,半点力气都没出,还打算这么分呢?”

“可上一回卖元宝篮那会儿,您就没分那半匹麻布,只拿了一半的鸡蛋走,怎么算都是少拿了。这两日您又出力气又出时间,总该要拿一些的。”

两人推拒了好一会儿。最终沈猎户应下,收了一百文钱。其余的定金加尾款,合计五百六十文钱,全到了姜姀的口袋里。

这真是突如其来一笔横财啊,说是小金库都不为过。先前每趟下山,最多不过几十文百来文进账,这回一下子翻了两番。她的铁锅,她的鸡,她的桌椅板凳和床,这不就又来了么。

“那这些银钱不够。”沈猎户虽不忍心,却还是泼了她一瓢冷水,“铁锅估摸着就要百来文。母鸡也不便宜,桌椅板凳和木头床更是贵。具体价钱我不晓得,但这些个加在一起,最起码要一贯钱。我记得你先前不是存下钱了吗,那些都加进去够吗?”

姜姀小声叹了口气:“是有,可也就二十来文,合在一起都不足六百文。而且总不能刚到手的钱就这么流水似的花出去。既挣了钱,总是要存点儿的。一会儿咱去问问,要不够的话就先买鸡和铁锅,后续再买其他的。反正这阵子每日坐在石头上吃,也习惯了。”

分了个轻重缓急,姜姀最终决定先买鸡。两人来到寿叔的杂货铺一打听,知道白淀村的卢阿婆家里有现成的母鸡出售,便一道往她家里走。

如长生所说,白淀村这边真是重灾区。路上有几个眼熟的,瞧着是该先前找她买过竹簸箕的,见着她都不打招呼了。眼睛一斜,身子一扭就闪到一边去,唯恐和她擦着肩走。

路上听到不少闲言碎语,光是那些人手上的指点就有够扎眼的。沈猎户听不下去:“你不和他们解释解释?女子的名声要紧,要真让他们几个在几个村子里疯传,那你以后下山还怎么见人啊。”

对这事儿,姜姀心里没多在乎。她知道流言伤人的威力,也知道那些议论的人只会选择听进去自己想听的。就算她扯破了嗓子挨个解释,恐怕也是徒劳。

至于肯信她的,譬如张阿嫂和寿叔他们,不用解释也不会多说什么。

她笑了笑道:“阿叔,我无所谓。他们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活着就很好了。我过自己的日子,又不会因为别人说两句话就少块肉。”

沈猎户有点难理解。他就没见过哪个女子这样不怕给人说闲话的,而且说出来的话听起来老气横秋,要说她只有二十岁他还真不信。

可仔细看看,这可不就是二十岁小娘子该有的模样吗。脸上没有一道褶,虽然瘦了些,但能看出五官底子不错,人长得也周正,看得人眼睛舒服。

不过他觉得姜姀说得很对:“那好,主要是怕你听着难受。既然你对那些人的话满不在乎,那你沈叔我也没什么好怕的。咱们就大大方方地走,该买鸡买鸡,该买锅买锅,就得让人家看看咱们到底过得有多好。”

正说着,前头有人笑了下:“来买鸡的?”

那人一身粗布麻衣,头上盘出个滚圆的发髻,有不少头发已经花白,但整个人站得直挺挺的,一看就很有力气。她一手插在腰上,一手冲他们挥了挥:“这儿,来这儿。”

姜姀笑眯眯地迎上去:“您就是卢阿婆罢。您耳朵可灵嘞,隔老远就听见我们说要买鸡了。”

“旁的也没听清,光听见个‘鸡’字,就知道你们要来我这儿了。小娘子要买公鸡、母鸡还是鸡仔?我这儿什么都有,如果你想要鸭子的话也有。”

先前姜姀不是没考虑过买鸭子。但鸭子要在水里游。他们门前那条山溪两头开敞,再往下游一点就是条顶顶陡的瀑布。鸭子要不小心被冲到那儿,那可不就玩完。

所以她那会子便打消了自己想买鸭子的想法,只专注要买鸡。

“阿婆,我们就买鸡,要那种买回去就能下蛋的母鸡。”

“我家的母鸡都一个价,九十文钱一只,你自个儿进来看看吧。”卢阿婆拉了她的手进屋,穿过堂屋,往自家的后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