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47)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一大一小边玩边吃。姜姀回来前吃过一把便没加入他们。这东西长得和蓝莓很像,吃起来味道也接近,酸甜爽口,很是开胃。

看他俩玩得起劲,她便带着那些树枝叶进屋。

乌饭树的叶子都被洗净,上面还滴着水。锅里的水还热着,她把枝条上的叶子都揪下来丢进去。

用铲子在锅里捣了捣,便煮出来一锅黑黢黢的汤水。

她取来方才留下来的年糕团,用手将它按扁,捻了一点儿白糖拌进去当馅儿。又用包包子的手法包出来一圈褶子,捏成了颗头顶尖角的年糕果子。

用筷子的一端沾了乌饭树汁,她将那一圈焦黑点在年糕果子的尖顶上,招呼小果过来:“过来,法宝做成了。”

小果将信将疑地往灶房走,看着锅里乌漆麻黑的一锅汁水,又看看她娘亲递来的那个:“娘,这能吃吗?”

“当然。你快尝尝,好吃着嘞。”

接过年糕果子,小果一口咬下,咂了咂嘴:“娘,是甜的!这黑乎乎的水,竟然是甜的嘞。”

姜姀笑了下:“吃了这个,肚子里的牙齿就没了。乌饭树汁有化骨头的作用,牙齿也算是硬骨头,吃了就没事了。”

小果三两口把年糕果子啃掉:“娘,好甜,我还想喝。”

“那不行。”姜姀伸手拦道,“锅里的这些水我还有用。你想吃甜的,就去你宋叔叔那儿把剩下来的果子吃完罢。”

哄小孩的把戏到这儿就结束了。小果听话地离开,和宋衍一道玩去。接下来的事情事关她的竹编创意,得自个儿琢磨琢磨。

先前想的水墨竹灯,倒是在这会儿有了进一步的灵感。

如果她想做的水墨画不是在纸上下功夫,而是把颜色刻在篾条上,是不是做出来会有大不同。

上辈子,她曾用淬了红的篾条,做过红双喜竹簸箕,此番她要做的水墨竹灯便也同理。

取来先前用剩的竹篾试试,她将篾条浸泡在乌饭树的汁水里。

水是热的,竹篾上很快染成了黑色。只是颜色不算很深,将原本嫩黄的竹篾染成了灰绿色。

但既是水墨画,本来就不需要过分浓重的色彩。之后只需要把黄色篾条和灰色的错开编织,就可以在灯笼上做出错落的水墨纹样。

点子是成了,就不知接下来实操起来会如何。

按照先前编竹灯笼的法子,她将先前留下的竹篾都浸湿,而后将两种颜色的篾条交叠在一起。

水墨画里的水怕是难以效仿,但山可以。且山的形状相对规整,比较贴合竹编的制作规律。

毕竟竹编的编制法子有限,做不出过分异形的图案。

她手里的竹灯笼做了拆,拆了又做,从常规的压一挑一,一直到压一、压三、压五的等差叠加,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敲定了一版。

拿出去给外头那两个评评,那叫一个赛一个捧得夸张。

小果:“娘做的就是最好看的!特别好看,美绝了。”

宋衍:“简直是神仙巧手下凡,我就没见过哪个娘子,能像你这样把竹编做出花的。”

姜姀沉吟。捧臭脚的话是好听,但她想听真实评价。

想拿去给兰英婶看看吧,又觉得以她的性子只会夸得更好听,也没什么参考意义。

她把竹灯笼放在晾衣架上,用麻绳系着先放放。等彻底干后再瞧瞧吧,好不好看什么的,还得按自己的标准来。

耽搁了这么长时间,早就过了吃午食的点。好在三人都吃过果子垫肚,小果更是吃了两团年糕,并不觉得太饿。

去到桌上放着的水盆边,姜姀看了眼盛在里面的年糕。伸手摸去,年糕已经硬挺。

这天气外头的溪水冰凉。冷热一交替,年糕很快便凝出了形,不需要放一整夜就能吃了。

她把铁锅里的乌饭树汁舀出来放在陶盆里,拿锅刷将锅子刷刷洗洗,而后又点上了火。

宋衍又探头探脑地进来。既说要学做活计,那就是里里外外都得学。除却做竹编这事儿他实在琢磨不会,其他的或多或少平日里都有接触过一些。看几眼,再由姜姀手把手教教,倒也不算难。

没错,他要的就是手把手地教。想帮她分担的心是真,想和她挨着也是真。

他帮着把年糕切片。年糕泡水以后表皮滑溜溜的。他好几次险些切到手,还好双手还算灵活,闪了下便避开了刀锋。

姜姀看得直皱眉:“你不是会用刀吗?先前那两只兔子就杀得挺好,怎的用到了年糕这种死物上就不行了。”

宋衍很懂得话听一半,后半句他完全没放在心上。只听见姜姀说“杀得挺好”,那继续发挥就是。只是这一双手,到了年糕上还真是不听使唤。

仔细观摩了一番,姜姀发现了问题所在。谁家好人切年糕把一根手指垫在年糕下面啊,这不切他还能切谁。

她一手覆上去,小心地扶住他那根不听使唤的手指,将它一点点地从年糕下头挪

开:“四指要并拢,把年糕压紧,这样就不会打滑了。”

有她这样手把手地指导,宋衍进步飞快。想了想,又觉得还是笨拙一点好,悄咪咪地把最下缘的小指,又移到了年糕条的侧面。

姜姀此刻正转身去拿猪油,只听他哎哟一声。回头一看,菜刀蹭着他的小指划过。

她吓得往前跳了一步:“没事吧?”

拿起他的手指左看右看,被划过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红痕,好在他皮糙肉厚,一刀下去没给他割穿。

“不是说了要压住吗?”姜姀皱着眉头,把他的手指放回年糕上,“我只再教一次啊,再不行的话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