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93)
李贵生朝四下里张望了一番。见只有姜姀和一个比自家娃儿还小的孩子,登时放松了戒心,仰起脸,将斗笠从头上摘下来:“近日来去匆忙,都没机会和娘子打上照面,今日总算碰上了。”
姜姀这才见着他的全貌。
李贵生生得一张极为宽阔的面庞,一方面骨瞧着足有他媳妇的两倍大。因此整个人瞧着,个儿高,骨架子宽,皮肤也黝黑得跟烧了一半的炭似的,笑起来眼尾沟沟壑壑,是很标准的武夫长相。
他的媳妇孩子也随他将斗笠摘下。媳妇长得略丰腴些,面上白白净净,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得像一对月牙。
再看他的一对孩子,圆圆胖胖,脸颊上肉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上前掐上一把。
这两个孩子的身高差不太多,虽性别有异,模样却是十分相像。姜姀吃惊道:“这俩孩子是双生胎?郎君真是好福气。”
李贵生笑着点头:“借娘子吉言。话说娘子可是独自带孩子在山里住着?我这几日瞧着,也没见到有旁的人在。”
“家里还有个男人。”
她本想扯谎说是她夫君,碍于宋衍还在听墙角,怎么都开不了这个口。只好用“男人”这种通用词汇,将他的称谓一笔带过。
“哦?”李贵生挑了下眉,一双眼睛禁不住,向着门后张望去。
姜姀侧身往门前一挡,同他解释:“不过他是个哑巴,近日吃了多熏食,面上又发了痈疮。他性子本就内敛,又怕脸上的痈疮吓到旁人,便一直在屋子里躲着不肯出来。”
李贵生轻咳一声:“还有这事。”
他自觉这事儿涉及邻里间的隐私,便没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将自己家里的几位挨个介绍了一番。
没用化名,还是介绍自己叫“李贵生”。他的妻子名“秀婉”,嫁人之后便随了夫姓。两个孩子一个叫“李与”,一个叫“李霜”,虚九岁,比小果年长些许。
姜姀便也替自家的几位做了个自我介绍。一时间想不到什么好听的化名,便戏称宋衍叫“宋二狗”。
反正村里山里读过书的屈指可数,大多为了自家娃儿好养活,取名取得也糙贱。叫二狗这名儿,显得也更接地气。
三个孩子知道了各自的姓名,围聚在一起,各个儿眼底亮晶晶的,都激动得很。
李贵生道:“我本以为这趟搬来山里,家里两个孩子要没伴了。没想到阿姀娘子家里竟也有个年龄相仿的娃娃。”
“可不是么。前几日刚听说对门来了住家,可把这孩子高兴坏了。山里就是孩子少,这下好,互相间都有个伴。”
一直没出声的李秀婉开了口:“这座山里,可还有别的人家?”
“有。”姜姀手指草屋西面蜿蜒上扬的小径,“顺着台阶上去还有一户人家,我们和那家人也时常往来。这不,今日又要过去了。”
李秀婉听得眯起了眼:“晓得了。那我一会儿多准备些红鸡蛋。在山下的时候听说,这一带家有喜事,都是得分鸡蛋的。山下的隔太远分不成,自个儿山上的总是得送到了才好。”
“秀婉姐有心了。”
一旁站着的李贵生,脸色却忽地不好。只见他抬头看了山道一眼,随后微微偏了下头,视线移至自己受伤的那只胳膊,不着痕迹地皱了下眉。
姜姀只当没看到,拉过小果的手,在她的掌心轻按了一下。
心领神会的小人儿扭了下身子:“娘,我想去找阿公阿婆他们了。”
“好,好。这就走。”
两个大人见状也不好再留人,都跟着笑起来。
拜别过后,姜姀目送他们进屋,转身轻叩了两下院门。
宋衍就躲在院门后,此刻脸上阴恻恻的:“阿姀,你倒是说得头头是道。名二狗,哑巴,长疮,在人面前,一点儿不说我句好。”
“这不是做戏要做全套么。这样你出了这个院门,不用与人交流,还能有个正经的由头把脸遮上。多好。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人已经搬来,时候也差不多到了。你这一肚子疑惑,打算什么解解?”
宋衍垂下眼帘:“不急,再观望两日。总得先确定这人对咱们无害,也不会暴露我的行踪,才好去问问情况。”
姜姀知道,他这是又怂了。这一步总得靠他自己迈出去,她就算再恨铁不成钢,也不能随随便便替人做了这个决定。
况且她在电视里见过,古代的世家大族的确错综复杂。她从前是个现代人,现在是个山野村妇。不管她是什么身份,都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家族间的尔虞我诈。
也罢,那就不理了,叫他自个儿看着办吧。
三人如惯常般阖门上山。却没见,对门的李贵生趴在门后,面色凝重地朝他们这边看了又看。
第87章 相认
日中时分,姜姀在兰英婶家里吃过午食,又开始了手上的忙碌。
眼见大集一日日临近,鱼篓包也做了不少,是时候补上些别的了。
竹簸箕、竹筛子、竹筐背篓、元宝篮、水墨竹灯……先前做过的这些,自今日起依次返场。
一开始做得还有些手生,每样做了两三个以后,当初的手感就回来了。
宋衍一如既往帮她们砍竹子、扛竹子,又给竹子用锯条分好,排排放在院子里等待后续的处置。
坐在竹椅上歇了会儿,他没扛住,打起了瞌睡。
这一觉睡得舒服极了。太阳晒在身上又软又暖,周围满是柴草和竹子的清香。耳边是姜姀他们做竹编时发出的细碎声响。又过一会儿,便连这一点点声音也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