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95)
难得在山道上就闻见了山腰飘来的饭香味,姜姀和小果一路琢磨,絮絮叨叨地做了许多猜测。
“有放了老酒的葱花蛋”。这是小果闻出来的。
“还有一条红烧鱼,里面浇了厚厚的酱汁,葱姜蒜味都很浓郁。说不定还放了芥子汁,所以闻起来这么呛人。”这是姜姀的猜测。
“不对,是肉,是放了酱的五花肉。”
“是鱼。”
母女俩争论不休,一路吵着闹着,回到了草屋。
为了验证谁猜得更准,姜姀带着小果登门,就为看看宋衍嘴里顶厉害的厨娘,在迁居头一日做了哪些好吃的。
来开门的是李贵生的儿子李与,家里都叫他与哥儿。
与哥儿长得虎头虎脑,腮帮子滚圆,好似在里头塞了一对汁水饱满的葡萄。虽是个小男孩,但还没到变声期。这会儿开了口,嗓音甜甜糯糯:“婶婶好,小果妹妹好。来我们家是有什么事吗?”
被这么小的孩子一问,姜姀都不好意思说,是专程来看他们家今儿个伙食有啥的。
倒是小果给她解了难,大大方方地跑进去,在石墙垒起来的院子里,自来熟地溜达起来:“你们家的饭食味太香了,我想来看看都做了些什么。”
与哥儿面上绯红,走上前,牵了她的手进屋:“光看看哪知道味道,来尝尝呗,我娘的手艺可好了。”
此刻,李贵生家的窗户半敞着。姜姀仰起脸闻闻,似乎又有别样的香味飘来了。有酸溜溜的醋味,还有葱花、肉末在油里爆过的油香。
再听里头一滋啦,该是把食材拨进去了。锅铲在铁锅里翻炒,铿锵作响。不一会儿,屋里就传来两个孩子哇哇的叫喊声。
“姨姨,真好吃!”
“娘,好香啊——”
一听就是方才进屋的与哥儿和小果。
姜姀也进屋去。
李贵生家的屋子是三进的,约莫有她现住的这间草屋的一倍大。里头砖墙纵隔,隔出了一间内堂,三间仅能塞下一张床的卧房,还有独立的灶房、茅房和洗澡间。墙边挨着的,还有一间拿来囤粮放杂物的库房。
整体瞧着,布局紧凑,五脏俱全。
小果正在灶房里欢呼雀跃,一回头,瞅见她娘亲进了屋,兴冲冲地跑过来:“娘,你猜得没错,是肉,放了很多很多酱的肉。”
帮她抹去嘴边挂着的酱汁,姜姀笑道:“看出来了。”
小果不好意思地扭了下身子,又将她娘亲也拉到了灶房里。
灶台上架着两口大铁锅。其中一口锅里咕嘟嘟冒着泡的,就是小果方才说的酱肉。李秀婉正揭了锅盖改大火收汁,再过没多久,应该就能出锅了。
另一口铁锅盖着盖,应该就是方才那股子酸劲儿的来源,只不知锅里煮的是什么乾坤。
再看灶台边上,盐、糖、五香料、鲜粉,装在收口的瓦罐里次列摆开。肉酱、豆酱、老酒、陈醋、姜水、芥子汁还有菜籽油、猪油,都满满地装在罐子里。
一旁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儿油渍水渍都没往外漏。
李秀婉笑眯眯的,也夹了一块肉给她尝尝。姜姀扭捏着不好意思接。小果来凑凑热闹就算了,她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好意思,来人家家里蹭菜呢。
身旁的两个孩子都跟着起哄:“啊,张嘴。可好吃了!”
姜姀张嘴衔过。
一口下去,齿间还未用力,肉里的油汁水就在嘴里打了个转,猝不及防地从她的嘴角溢出。
这肉取得肥瘦恰好,还是专门逆着肉纤维的走向切的,因此嚼起来不费力也不塞牙。而且肯定炖了不少时间,才能做到这般入口即化。
肉里带有一丝不易捕捉的甜酸味,却不像是放了糖,也不像是用鲜粉勾兑出来的。但正是这股子若有似无的甜,让整个肉块吃起来口感更加丰厚,叫人回味无穷。
怪不得宋衍在山上的时候,只要一提起李秀婉,来回都在夸她的厨艺。果真是巧手,能人,她这个做饭的半吊子,在她面前都有些自愧不如了。
不行,以后要有机会,指定得来多串门学学。可不能把这么大个现成的师傅放跑了。
“秀婉姐,这肉里放了什么,味道这样独特。”
“你猜猜。”李秀婉笑得开怀,“猜中了就给你盛一碗回去。”
“那怎么好意思……蜂蜜?”
摇头。
“白糖?果子汁?”
“也不是。”
姜姀扁了嘴,惆怅道:“看来我这碗肉是端不回去咯。好姐姐,你就跟我说说,里头放了你的哪味绝活。”
转过身,李秀婉从橱柜里摸出一罐用木头软塞封着的陶罐。塞子一拔,淡淡的米酒香气四下里飘荡:“是腐乳。”
姜姀懊恼,她怎么没想到呢。
“你以后炖肉的时候,也可以放一点儿腐乳进去。你看锅里这么多的肉,只要放个半块就好。放了腐乳的炖肉,糖、盐和
酒都可以省去,只要添丁点儿醋,提个鲜就行。要不然味道太杂,反而要不好吃了。”
她在心里默默记下,下回去县城,还得买点儿腐乳回来。
李秀婉已经给炖肉收完汁,喊与哥儿帮忙拿了两只碗来:“我今天特意多做了,本想着要是吃不完,就留着明日继续。现在才想起来,明日咱们三家人吃饭,肯定得吃最新鲜热乎的,哪样吃剩菜啊。这碗你就拿回去,与哥儿和霜霜都特别喜欢用肉汁拌饭,让小果也试试。”
姜姀这回没扭捏,一伸手就将盛了肉的陶碗接过来。反正明日要上门做客,到时再带点儿自家晒的肉干果干过来,也不算白吃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