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史:孟珏(12)
这样大个姑娘,快出嫁了,整日同成年的男子混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只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孟玉却当真有本事,我同她过了几个回合,对上她竟有些吃力。
她何时有了这等本事?
因着分神,我不慎露出破绽,竟被她一棍横扫,生生掀落马下。
我落在地上,怔怔望向马上少女,她先是在笑,随后意识到了什么,无措地下马来扶我。我的脸色一定很难看,她大约是被我吓到了,讷讷不敢言。
尘土喧嚣,我沉默爬起。
场上寂静无声。
我应当说出很漂亮的话,夸赞她进步神速,夸赞她英武不凡。可我只是沉默地发怔,直至有人惊叹出声:“大公子败了!”
我回过神来,只觉遍体生寒,眼前的一切都消弭无声,我仿佛落入阴冷的深渊,明明阳光正暖,我却手足冰冷,一时间竟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
在我眼前发晕的前一刻,听到了父亲的声音。
“阿玉练得不错,珏儿可要勤勉些了”
鼻尖的尘土腥气始终不散,喉头血腥翻涌,我道了声是。
随后我又转身,对孟玉道:“阿妹天生奇才,为兄自愧不如!”
她见我恢复过来,便兴高采烈去讨要奖赏。
第12章
那日过后,日子仍旧照常过。
梅执风被梅公毒打了一顿,留下一封书信离家,不知所踪。
我每日在官署中勤恳处理公务,力求抹杀那件事带来的影响。
若孟玉是个男孩子,时人不过一笑置之,世人道孟氏儿郎勇武便罢了。可孟玉是个女孩,世人都赞叹孟玉武功高强,却也说孟氏长子当真无用,居然被妹妹给掀翻了。
待到我恢复过来,便更加忧心。
孟玉和向三郎,简直是仇人一般。她及笄后便要出嫁,同夫婿不睦,出嫁前又整日在军营中厮混,将家中名声带累不少,如此这般,出嫁后该怎么过活?她婆母已经很是不满,几次拜访,话里话外都在提点,我听得面皮发臊,倒是对向氏生出无限歉疚。
将家中姑娘养成这样,到底是孟氏对不住向氏。只是我劝不住阿父,劝不住孟玉,只得为她多攒些嫁妆,公事上多多襄助,消一消向氏的火气,也让孟玉将来的日子好过些。
可孟玉惊世骇俗的举动到底有损家声,她自己有了婚约无妨,几个妹妹却被带累了婚事。长姊离经叛道,未成婚便整日在军营中厮混,不善理家,举动类男子,妹妹们又能是什么大家闺秀呢?孟玉快及笄了,随后便该是灵儿,可上门说媒的皆是些小门小户,且舍不出长子,说的是次子庶子,家业单薄,放眼望去,竟都是些攀龙附凤之徒,我心中焦虑,阿父却不以为然。
“我家的女孩,向来是挑选别人的。若是嫁不出去,我养她们一生。”
我原以为便只能如此,谁知孟玉及笄那日,向三郎登门,不为祝贺,只为退婚。
这个畜生!
孟玉再不见浮躁心性,写了退婚书,退还了信物,命人将他打了出去。
向三郎被扔在门口,孟玉的身躯笔直,仿若一枝竹,冷冷地问他是否有心上人。
向三郎看向门内,目光温柔。
那是孟灵。
多可笑,向三郎舍弃了孟氏嫡长女,却要娶她的庶妹。
这无疑是在孟氏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及笄之日上门退婚,纵是向三郎无礼在先,可世人总会猜测孟玉行事不端,才惹得婆家羞恼,不顾两家情分在及笄之日退婚。
若是他再攀扯灵儿几句,岂不是孟氏女儿不知廉耻,连姊夫也要勾引?
孟玉却不气恼,她本就不喜欢向三郎,此时退婚更是遂了意,关上大门,轻描淡写便处置了此事。
灵儿生母宋氏大约是存了意让她嫁入高门,此前向三郎同孟氏交往时屡屡同灵儿交谈,送来礼物更是有她独一份,这本就不妥,可宋氏却不允她告诉父母,今日发生此等祸事,宋氏功不可没。
萧氏夫人将宋氏关在偏院禁足抄经,自己则亲自将灵儿领在身边养着。
父亲命孟玉随他离开商谈,是我第一次被排除在外。
那夜雪纷纷扬扬,我在院中练了一夜的剑,最后拔出祖母给我的宝刀,刀锋映衬出凛冽寒意,我持刀砍倒了院中青竹。
时局动乱,风雨欲来。
我幼时曾问梅公,为何将孟玉收为弟子?
孟玉偏执古怪,不是个讨喜的孩子。
梅公温和地笑,对我道:“珏儿,偏执的另一个解释,是坚定。”
她很坚定,坚定到那样小的孩子,即使挨打受罚,也认为自己是对的。
错的,始终是这个世界。
次月,有天使携圣旨而来,封阿玉为郡主,强令她出关和亲。更有郑氏将军带军驻于城外,若是不遵从,便是灭顶之灾。
天子欺人太甚。
昔日大母亡故,本是我孟氏急流勇退之时,圣人强令阿父夺情出任。
我阿母亡故,竟逼得我身为人子,无法回去尽孝。
今日又要我妹和亲。这大胤朝廷啊,竟害人至此!
父亲斩下天使头颅,悬挂在了城墙之上。
孟玉一箭射杀郑氏将军,声名大噪。
邓遂对我道:“你当不上帝师了。”
他问:“你当初说的话还作数吗?”
我不语。
乱世飘摇,圣人无道,父亲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他不苍老,一双眼睛锐利的如同鹰隼,看着我道:“朝有奸人,人臣当清君侧。”
我知,他在担心我。
我自幼立下志向,匡扶社稷,尽忠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