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史:孟珏(15)
权势,地位,声望,乃至,储君之位。
或许父亲也不知道,他有多喜欢孟玉。
孟玉天不怕地不怕,孟玉天生将才,孟玉聪慧至极,就连造反,孟玉都和他不谋而合。
父亲多喜欢她啊!
他的长子忠君爱国,他的次子庸碌无能,他的庶子畏畏缩缩。
他的长女无畏地说:“若是上策,便请主君反了。”
这样一个合他心意的孩子。
父亲于次月登基为帝,是夜,赐宴于建章宫,他喝得大醉,指着孟玉道:“孟玉,朕之爱女,天赐吾家麒麟儿。”
他语气落寞:“恨汝不为男子,吾不得立。”
无人敢应声,可四面八方的目光都在看我。
孟玉是我的妹妹。
恨汝不为男子,吾不得立。
我看向父亲,竟有些不识他的面容。
灯火明亮,他看着他的麒麟儿。
他要孟玉坐到他的身边,所以他的长子给他的麒麟儿让了位置。
他毕生渴求的大业一朝得成,他在哀叹他的麒麟儿是个女郎。
我将手放在案下,宽大的衣袖掩藏住掐出血痕的手,我微笑着看他们,我仍然爱着他们。
使者来报:“柔然业已攻破燕山关。”
殿内一片静寂。
“陛下,臣请战!”
我张了张口,方发觉那声音是我旁边的人。
孟玉!
第15章
孟玉离开六个月,英如匆匆过门,入主东宫。
太子妃的册立,本不应当如此仓促的。可我的年纪已经大了,我需要尽快娶妻生子,只有成了家,方是一个完备的人,才可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负。
孟玉离开第二年,我庶妹孟灵出嫁。
孟氏女儿的声名被孟玉毁损殆尽。长姊出入军营,不学无术,把持后院,又被人退婚,妹妹们能有什么好人敢娶?上门提亲的都是些小门小户,奔的是攀龙附凤,图的是攀上侯府的锦绣前程。
只是阿父眼光甚高,不愿将我妹妹屈就,如此方耽搁下来。
如今,妹妹们成了公主,世间无数好儿郎等着她们挑选,即便长姊未嫁,可谁也不敢指摘什么。
我亲自为孟灵指了当年的探花郎。模样生得好,有才华,人口简单,家风清正,底蕴虽单薄了些,可对于公主来说,这实在不能算是缺点。任谁来说,这都是个好归宿。
我为她添妆,送她出嫁。铜镜中的少女眉目如画,色若春桃,当初若向三郎没有退婚,和亲的便是她,这般好颜色嫁到柔然,焉能活命?
她生母宋氏喜上眉梢,今日是她女儿大婚之日,想掉两滴眼泪,却又生怕冲了喜气,只得红着眼圈,谢过陛下又谢东宫。
那日,阿父看着灵儿出嫁,他问我:“你将给阿玉攒的嫁妆,添给灵儿了?”
我道:“阿玉想是不愿出嫁,既如此,先紧着灵儿。”
阿父又问:“朕近日才听说当初阿玉想要丹河城作封地,前些日子朕把丹河封给灵儿的时候,你怎么不出来说一声?”
我道:“阿玉想是不在意了,不过一块封地,等她回来再分封也使得。”
他淡淡一笑,没说什么。
回到东宫,我见使女欢喜不似寻常,便觉奇怪,待到走进殿内,方看到英如装扮齐整,殷勤为我奉茶。
当真稀奇!
我的太子妃沈英如是个很好的女子,她生的很美丽,也很有些世家贵女的骄矜,但人并不坏。她会骑马,作诗填词也是好手,虽对我淡淡的,可同东宫女使投壶游乐时,娇娇俏俏的,很可爱。
面对我也是如此,最开始倒是规矩,只是后来见我宠爱她,便如一只小猫露出了锋利的爪牙,颇有些恃宠而骄的傲慢。但她生的可爱,我愿宠爱着她,便也无人说闲话。
只是如今,她为何又放软身段殷勤侍奉?
见我不为所动,我的妻子却不似寻常那样对我撒娇弄痴,却屏退众人,关上房门,随后跪在我的面前,哭的梨花带雨。
为了旁人。
前朝世家势大,盛极之时皇权也要退避三分。
可i安在现在不是前朝。
阿父也不是软弱无能的胤末帝。
永安城十日暴乱,他们的儿子,孙子,侄子或多或少折损在孟玉的手中,自是恨毒了她。
世家历经战乱,实力大大折损,可到底有着百年的底蕴,不可轻视。
当他们拧成一股绳,下定决心要去报复一个人的时候,什么做不成?
燕山关是个好地方,所以啊,死在那里吧!
黄沙滚滚,那是他们为孟玉选定的埋骨之所。
大梁初立,国朝动荡。
本该送往边关的粮草失踪了,损毁了,浇上水,掺了沙,行程放的很慢很慢,慢到孟玉身旁的人来了两次,都在城外五十里被扣住,失踪在了天子脚下。
陛下何等雄才大略,他们怎么能瞒这么久?
所以英如不顾一切地跪了下来,求我,去保护害我妹妹的人。
我看着我的妻子,对她道:“那是孤一母同胞的妹妹。”
沈英如哭的绝望:“可我的弟弟,我那样好的弟弟,却是被你同胞的妹妹杀了的。”
她哭着说:“我弟弟很聪明的,三岁就会背出很多诗词,夫子讲的课他一听就会,他的年纪那样小,每次出门都记得给我和阿母带礼物,他这样枉死,殿下,如果是您,您能咽下那口气吗?如今我父兄犯下滔天大错,我只求殿下保全他们性命,公主,公主不是还没出事吗?我们现在把粮草送过去,一定还来得及。求求您,救救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