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史:孟珏(21)
可命运兜兜转转,竟是半点不由人。
当一切都步入正规的时候,我竟然染上了疫病。
当太医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我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完了。
若我死在了这一劫难,我该如何安排身后事?
我的妻子怎么办?我的属臣怎么办?
我居储君位多年,拥有了自己的班底和政治资源,一旦我去世了,朝中怕是要有大变动。
孟玉贬谪灵州,若是我不登上皇位,她便不可能回来。
璠儿不可能继位。
萧氏的孩子年纪幼小,若是继位只怕主少国疑,难保不会出现权臣把持朝政的局面。
可若是庶子登基,璠儿这个元后嫡次子便是新君眼中钉。
一时间,我头痛欲裂,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前程的忧虑让我呕出鲜血,眼前却是青黑。
当我再醒来,却是一女子侍奉在侧。
颜氏女!
我问她为何要来,她道:“殿下仁德,对我母女有大恩,民女贫贱,无所报答,愿侍奉左右,偿还殿下恩德。”
我是储君,即使在江南治水,那也是储君,我身旁自有好手侍奉,这颜氏女不知哪来的底气,居然也敢前来面对我这患了疫病的人。
只是,触及到她含泪的目光,我心头微动,到底是让她留下来了。
她的确有些巧思,每日将我的屋子打扫的一尘不染,做的饭食也不错。
那些时日我前途渺茫,性情阴晴不定,砸摔东西,大发脾气,日后回想,连自己都无法直视,却不想她脾气好,硬是忍了下来,每日为我熬粥做菜。
她也很有趣,养病期间同我玩一些稀奇古怪的游戏,也与我说一些典籍中没有的故事。
偶尔,我也会和她聊聊天,将心中的愤懑倾诉一二。
她只是微笑着听,从不出声打断。
太医妙手仁心,当我痊愈那日,我方想起,这些日子,我竟然没有想起英如。
就像她也未曾来过一封家书。
第20章
感染疫病之时,太医为我诊治,沉吟许久后屏退众人,对我道:“您已中了毒!”
我惊诧过后安定心思,问:“可有法子去解?”
太医道:“殿下毒素入骨,恐是日久天长累积而成,臣才疏学浅,贸然难以解开,即便解开,怕也是有损寿数,还请您注意身边人。”
注意身边人?
我心中立刻便有了猜测。
心腹秘密潜回京城,为我探访此事,我则在江南安心养病。
颜氏是个善良贤淑的女子,会为着路旁乞儿落泪,和府中人的关系都很好。她和使女玩耍时像一只小麻雀,娇娇俏俏的,很可爱。
我不愿承认,可她有些像英如当初的模样。
心腹从京城回来,带回来了一个消息。
下毒之人不是我的弟弟,而是我的妻子。
她曾有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那人风雅无双,门第高华,对她极尽宠爱。
二人门当户对,只待英如及笄,便要成婚。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她深爱的夫婿死在了孟玉手下,她可爱的弟弟死在了孟玉手下,可她连孝都不能守,便被匆忙披上华衣丽服,去嫁给孟玉的兄长。
她的丈夫深爱她,她深恨她的丈夫。
所以慢性的毒药便放入了茶杯中,饭菜中,乃至涂抹在丹唇上。
她要孟氏兄妹自相残杀,她要毁了她一生的男人不得好死。
她的弟弟被家族放弃,她便要我兄妹阋墙。
她的未婚夫无嗣枉死,所以我的孩子便不能活。
美人皮,蛇蝎心,当真可怕!
我回京那日,请来了沈氏的族长,开口便是要休妻。
我没有错过沈英如那一瞬间的错愕。
这很公平!
就像我阿父在我出生后才纳妾,我愿意让英如生下我的嫡长子。
想起阿父后院的糟乱,我愿意一生不纳妾。
但这不是沈英如肆意妄为的理由。
我是储君,储君必须要有一个孩子。
我是男人,我需要一个同我相敬如宾的妻子。
沈英如一样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为她保下太子妃的位置?凭什么要求我保全她的母家?
可笑!
我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沈英如下毒,我也不打算告诉他们这件事。可沈氏嫁我多年无子,又不举荐妾室为东宫开枝散叶,本就犯了七出,她根本就没有理由去反驳。沈氏族长在我面前笑的谄媚而卑微,将沈英如接回去请了家法。
休妻是不可能的,和离也不可能。
储君正妃不是轻易可动的。
但她是可以被管教的。
我在回来的时候将颜氏带了回来,一同上京的还有她的父母兄弟。
颜氏侍疾有功,我向陛下请旨封她作侧妃。沈英如却不知吃错了什么药,闹得沸反盈天,坚决不要颜氏成为侧妃。
颜氏本就不情愿做妾,此时太子妃这样闹,自然不肯入东宫。
我当机立断写下休书作威胁,沈英如却在此刻查出了身孕。
我终究心软了。
颜氏侍奉过我,也无法离开,便只得在府中做了侍妾。
她是很不愿意的,起初我还在哄她,但很快也失去耐心,便索性任由她去闹,又派了女官教导她规矩。英如倒是想插手,只是我将她护的严实,让她无从下手。
颜氏是妾,主母教诲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英如此时心绪不稳,难以担当太子妃之责,若要她来教诲颜氏,只怕又要惹出事端。再则,颜氏到底在我染病时侍奉我,我感念她的情义,自然要护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