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梁史:冯清(6)

作者: 念寒 阅读记录

陛下道:“她们的天资不输男子,既如此,女子入朝堂,朕有了聪慧能干的臣子,朝中少了尸位素餐的废物,冯先生,朕以为,这很好!”

冯清道:“朝臣会反对的!”

陛下反问:“朝堂可曾有女帝?”

冯清问:“陛下可会扶持女官?”

陛下道:“朕要臣子,不要废物。”

冯清问:“朝臣针对,该如何?”

陛下道:“那是她们自己的路!”

冯清便笑,叩首道:“臣愚昧了!”

第24章

朝臣反对的力量挺大的。

陛下压根没往眼里去。

女子不能入前朝为官?陛下之前就是女官,官拜大司马,掌兵权,定国本灭柔然。

朝臣想拒绝女子为官。九族说不,你不想。

陛下命冯清持令而出,巡视诸城,为陛下察访民情,同时禁绝溺杀婴孩、人口买卖等,拆毁贞节牌坊,禁止滥用私刑和活祭。临行前,陛下赐尚方宝剑,允准先斩后奏。

冯夫人为他置办衣物,亲自送到城外,道:“女子生来命苦,主君在外,能多帮就多帮些吧!”

冯清便去了。

他老了,日后未必能有用,趁着自己还能走,再为陛下尽一次忠。

谁能想,这一去,便是五年。

走时尚且健壮,归家已是两鬓斑白。

陛下看着他,嘉奖的话没说出来,却是深深叹息,道:“冯先生回家看看去罢!”

冯清笑了笑,对陛下行礼,便要回家。

说来惭愧,冯清这一生,为民请命,刀尖上行走,跟着陛下一腔热血化作万丈豪情,只盼着作一番大事业,可对于妻子来说,实在不能是个好丈夫。多年来,连累妻子吃苦受累,担惊受怕,他对不起她。

冯清心中百转千回,却想着辞官。他的学生入了朝堂,儿子外放,如今是时候和妻子颐养天年了。

回到家里,发现家中落了锁。

“五郎,你回来了?”

冯清回头,是正叔。

正叔名为冯正,是他阿父的旧仆,当年他从家族分出去,担心连累旁人,将一众老仆均放了身契。阿正叔惦记着阿父的情谊,要跟着他,只是冯清囊中羞涩,莫说发月钱,便是每月的嚼用都有些不够,也养不起他。他便在永安城外买了两亩地,种些花卖。他也种青菜,逢年过节还给送来。

今天不年不节的,他怎么来了?

冯清问:“阿正叔,夫人呢?”

阿正叔:“夫人去了新宅子那边,姨娘也过去了。”

新宅子是先帝赐的,一同赐的还有个美妾。

新宅子冯清住了两天,觉得住进去以后和百姓有了隔阂,就搬回自己在市井的家。先帝深感动容,大大褒奖一番,惹得群臣冷眼。

就你清高!

至于美妾,也是先帝赐的。长得倒是挺好看的,会弹琴、跳舞,声音柔的能滴水。先帝自以为施恩于下,只可惜冯清不是喜新厌旧的人。

他的妻子也曾是岳丈的掌上明珠,容色美丽,天真娇嫩,因着嫁给他,平白受了许多苦难磋磨。如今冯清平步青云,就要嫌弃糟糠之妻,这不是人,是畜生。

只是先帝赐下,冯清不敢拒绝,索性将妾放在妻子房中,只当家里多了个端茶倒水的丫鬟。妻子倒是于心不忍,见丈夫对其退避三舍,又见这女孩温柔乖顺,便将她收作义妹,带她操持家务,教导她读书。

后当今继位,冯清入宫,私底下跟陛下说了这件事,陛下无可无不可,点了头,允许妾室再嫁。

妾室到底当过妾,虽然没有行礼,却也是妾。她虽然年纪大了,可生的美,又读了书,不肯屈就,夫人也不愿让她就这么潦草出嫁,一来二去耽搁了,索性从善堂抱了个孩子回来养,免得膝下寂寞。

只是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妻子怎么要搬到新宅子那里住?

冯清看向阿正叔。

阿正叔欲言又止。

冯清问:“阿正叔,夫人可向您说过为何要去新宅子?”

阿正叔欲言又止。

冯清:“到底怎么了?”

阿正叔欲言又止。

第25章

夫人办了一所女学。

这是只给贫苦女郎办的女学,不收束脩,教她们读书识字,知义明理。

宅子宽敞,可用来办学。宅子是先帝赐的,匾额是今上写的,无人敢来闹事。山长是一品诰命,德高望重,受人景仰。

所以,冯清怎么想也想不通,自己就是外放了几年,怎么媳妇没了呢?

许信之想得通,老将军头发都白了,可身子骨壮实,骑上马还能打猎。可就是这么壮实的老将军,带着自己小孙子,两个人硬是按不住冯清。

许信之:“老冯,行了行了啊,不至于。”

孙子:“冯公,那可是陛下啊!”

冯清出奇愤怒:“陛下就可以这么做了?”

要不是陛下,夫人能想去办女学?

梅执风蹲在一旁啃甜瓜,闻言劝道:“老冯,大过年的,陛下还小,看我面子,就算了吧!”

老冯更愤怒了。

许信之大吼:“不帮忙就别添乱。”

第26章

梅执风一直和冯清不太对付。

梅执风和陛下一同长大,陛下在边关断粮,是他散尽家财购置粮草,才换来了蛮夷降服。废太子谋反,陛下勤王救驾,梅执风也立下了从龙之功。这便注定了,他不会是普通的商贾。

如今的梅执风,虽不曾做官,却凭着功劳封了爵,天下商贾千万,梅执风乃是第一人。

可冯清认为立下功劳有封赏是应该的,但陛下重情义,对他太过宠信,乃至有违国法,这就成了错处。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梁史:越阿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