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传奇皇妃李铁柱(3)

作者: 归休乎君 阅读记录

我对魏业昭的第一印象,是一声噗呲。

在我迈进大殿的同时,肃穆安静的氛围,被一声嘹亮的噗呲打破。

噗呲。

有人笑了。

非常嘹亮。

嘹亮得我下意识地朝着声源处投去短暂的一顾。

大殿右下手椅子上坐着的红袍少年,正以袖抵口,浑身颤抖。

我很快收回了目光,平静如水地朝着上方威严模糊的身影跪下。

「民女李铁柱参加皇上。」

与我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帝陛下明显的兴奋,他以惊喜的语气对我说了三个字。

「就是你?」

在此许久后我才知道这三个字出现在当时语境下的原因。

需要从我被雷劈那一天说起。

事发当日,礼部出于对采选人员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人到现场进行了走访。

据说当时的雷,最初目标应该是南安城正门的城楼。但令人惊奇的是,这道原本笔直冲着城楼而来的雷,在距离目标仅剩十米的时候,突然改变了路线,略微一个转折,劈向了正在入城的马车。

这很难不让人揣测,冥冥之中是否存在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保护城楼,保护南安城,保护我大昭?

更令人惊奇的是,替大昭挡过一劫的马车被劈得粉碎后,里面坐着的人竟然毫发无伤,且表现出非比寻常的沉稳。

被走访的目击群众,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事发状况,以及我当时的反应。

十个有九个表示我「端然在坐,神色如常」,第十个加了一句话,「其体有光」。

礼部走访人员很如实地上报了此次走访的内容,包括那句「其体有光」。

巧合的是,与此同时,正在为皇太孙选妃一事进行占卜的钦天监官员,也在落雷的瞬间得到了一个结果:卦象为震,震即雷,这预示着未来的皇太孙妃,是一个和雷有关的姑娘。

这些信息汇集到陛下耳朵后,陛下龙颜大悦,务必要见一见这位赋有传奇色彩又带着神秘祥瑞的铁柱姑娘。

因此当我站在他面前时,他惊喜地开口,「就是你!」

然而当时我并不理解这三个字的含义,只能保持恭敬的态度回答:「正是民女。」

陛下哈哈大笑,紧接着问了我一个问题。

「李铁柱,你,可有什么才艺?」

我并不知道当日我是唯一一个被询问到才艺的秀女,在此之前也没有人提醒过我们,决选的时候竟然需要表演才艺。

我手心冒起了汗。

说来惭愧。

虽然我的父亲在文学范畴算得上具备一定的造诣,但我个人从未涉足过任何艺术领域。

我爹曾经试图对我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他用自己的作品《牢骚》,作为熏陶的核心范本,但无论他如何耐心地教导,我都只能记住其中的两句:

吾父打铁兮,

吾亦打铁。

我的内心很慌,时间在一点点过去,陛下在耐心等待。

急中生智的情况下,我想起自己有个勉强称得上才艺的技能。

于是我回答:「民女会数来宝。」

数来宝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其表演者主要是乞讨从业者和寺庙里的僧侣。

我之所以能够接触并掌握这门艺术,得益于童年时经常来我家讨饭的老乞者。

相比我爹的严肃文学《牢骚》,老乞手中的竹板和口中的唱词,对年幼的我明显更具有吸引力,我十分快速地学会了这门技艺,让我爹曾经一度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

原本安静的大殿益发安静,余光中红袍的少年也不抖了,四面八方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陛下「哦」了一声,挥一挥手说:「来!给朕唱一段儿!」

表演工具很快送到了我的手中。

我拿着竹板,清了清嗓,整理了一下表情,眉飞色舞开始演唱:

「哎!哎!

竹板儿飞,竹板儿起。

八仙东游显神迹。

葫芦卖药铁拐李,

蕉扇化舟汉钟离。

吕祖宝剑能飞龙,

果老折纸倒骑驴。

仙姑捧莲来,采和踏歌去。

国舅持玉板,湘子横吹笛。

八仙为何来相聚?

襄我大昭洪德帝!

洪德帝,一十六年风和雨。

风和雨,刀里来,火里去。

驱鞑虏,复中华,救百姓,立纲纪!

四海晏,黄河清,从此就~梁有肉那个濠有鱼,身有衣那个瓮有米!

八仙齐助洪德爷,还我大昭好!天!地!」

我专注于表演,声落的时候,才发现有另一组清脆的快板声在与我遥相应和。

我停的时候,陛下也停了。

他酣畅淋漓地大笑着,说了一句除了他本人,任何人说都有杀头风险的话。

「朕当年乞食之时,最会打这个!」

选秀在宾主尽欢的氛围中正式落幕。

替大昭挡过雷劫而毫发无伤,又和上天暗示的意旨密切契合,同时又与皇帝陛下在艺术上的品味无限接近。

这一切都昭示着:

我,少女李铁柱。

是皇太孙妃的不二之选。

第3章

赐婚的圣旨很快下达。

由于皇室婚礼筹备工作的繁琐冗长,我和太孙无法马上完婚。

我被送到了东宫,交由太子妃,也就是我未来的婆母,对我进行全方位的教导。

同时我在人们饱含感情的介绍中,也对未来的丈夫皇太孙殿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皇太孙魏业昭,出生于大昭立国后的第三年,陛下替他取名业昭,是希望他能成就一番伟业给大昭,可见和我的铁柱一样,也是一个寄以厚望的名字。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千岁共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