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岁共簪花(13)

作者: 江风入怀 阅读记录

她有负女帝厚望,没能研究出什么连环弩。

女帝摇摇头:

「无事,本身也是我设计图没画好。」

我正要附和,魏虞突然开口:

「但是我研制出了您说的意大利炮,炮弹外面加一层防水,效果还不错,不知能否用上?」

女帝按了按人中,让她先出去。

顺便告诉外面等候召见的人都不用等了。

平东军不缺东西了。

书房清净下来后,女帝坐得端正了一些,双瞳犹如深潭碧水,静静望着我。

「大军卯时出征,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有。

阿爹说,如果心中还有牵挂的人和事,那么先不要说。

这份牵挂会指引着你回到想念之人的身边,不管千难万险。

若回不去,那还好没说出来,耽误她一辈子。

「你没有啊,那我说吧。」

晨光透过窗框的缝隙落在女帝身上,宛如凌波仙子下凡,美得让人心神动摇。

她把毛笔摆在桌上,等我来取。

「我等你回来修史记。这本史记里有魏虞,有孙听雪,有千千万万女子,就差你的名字了。」

第31章

琉河之战并不艰难,大军三月出征,恰好除夕凯旋。

按女帝所叮嘱的,平东军并未侵扰百姓,只是彻底废除了琉河所谓的皇室政权。

我将商船一案的主谋六十余人押解回京,另派地方官员接管琉河。

今后琉河可以区域自治,但要遵守大楚律法,接受新式教育。

孙听雪觉得人没杀光隐患很大,问女帝:

「若是几十年后,没死的那些皇室余孽复国了呢?」

贺棠冷不丁来了一句:

「那不如现在给他们赐名阿美丽卡,以后也能恶心他们的爹。」

女帝头痛地揉了揉太阳穴,求他们快别说了。

我笑着将两人赶走,转身拿起出征前女帝摆好的毛笔。

谁知那笔杆被虫蛀空了,砰地断成两截,肯定无法再用。

女帝笑道:

「无事,先去看烟火吧。等春节之后我亲自陪你修史记。」

......

春节刚过,国子监正式颁布科举新令,允许女子同男子一样参加考试。

女帝等这天等了六年,大清早就守在御书房批折子,迫不及待听听下面的声音。

辰时刚过,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却不是传奏折的小太监。

而是大病初愈的丞相。

和一位身材矮小的琉河男子。

「陛下可认识琉河的三皇子松先生?就算认识也装作不认识吧。」

「陛下为了一己私欲,攻打了松先生的国家,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老夫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亲自出山,为大楚清理门户!」

第32章

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

刘勇死于东海秘药。

贺棠的娘亲死于东海迷药。

大将军称病,我顺理成章率兵攻打琉河。

也许丞相早就与琉河人勾结,布了好大一盘棋想吃掉所有人。

是我们察觉得太晚。

书房安静了许久,贺棠轻声道:

「就算中计了,琉河这事咱们做的也没错。」

女帝抬眸看了她一眼,似乎在心里盘算着对策。

......

丞相久未上朝,重返朝堂的第一件事便是弹劾女帝。

他翻出妲己吕雉等祸国殃民的毒妇,直指女帝鼓动平民女子破坏家庭,陷害她们不忠不孝。

又指责女帝欺压琉河小国,残暴无度。

最后,他竟拿到了福安票号的账本,直指当年保险一事女帝坑害百姓,挪用国库。

十二条罪状条条有理有据,大半个朝堂的官员摘下乌纱帽,请丞相肃清朝野,即刻斩杀女帝。

孤零零站着的几位女官满脸无措,纷纷望向女帝。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上朝的礼部尚书也没跪,颤颤巍巍道:

「虽说女子主阴,男子主阳,女子称帝乃天理不容之事,可陛下罪不至此吧......」

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阵仗,一直不知如何记录。

女帝唇角勾起一丝讥笑,缓缓起身望着诸臣,那居高临下的从容姿态,让周围人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女帝只有一句话告诉丞相:

「爱卿不会以为,朕坐到今天这个位置,是你一句话就能弹劾的吧?」

第33章

弹劾女帝并非易事。

三法司当夜便将闹事官员全都押入大牢,彻查丞相诬陷女帝一案。

大楚不缺人才,第二日便有新人顶替了他们的位置。

投资基金与股票的世家贵族坚决拥护女帝,他们的利益深深捆绑在一起,丞相无法撼动。

半月之后南方急奏,有个叫周塔的男人带领牡丹教于平瑞县起义,高喊着铲除妖女,光复大楚,一路向京师逼近。

牡丹教教众皆为男子,或仕途不顺,或穷困吃不上饭,他们将一切的悲惨都归结于女帝登基。

女子本不能读书,女帝却允许她们读书考科举,然后挤走了男子做官的位置。

妻子本该弱于丈夫,女帝却允许她们载入史册,而一家之主的丈夫无人问津。

女子经商,赚走了男子的钱财,连保家卫国也要和男子争抢,到头来军功都是女将军的。

凭什么呢。

牡丹教拥护丞相登基,恢复旧制,教众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男子开始反抗。

短短几年,女帝好像和丞相调换了位置。

女帝手握权势高高在上,丞相暂拜下风却深得民心。

这实在不太妙啊。

......

众人商议对策时,丞相突然护送一位女子入太庙祭拜,还向其俯首称臣。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村里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