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驭犬手札(183)

作者: 面包火锅 阅读记录

顾霜昶收起诏书,站在原地,掷地有声道:“今日入城时,有百姓跪在殿下銮驾前,跪求殿下救他们。仔细盘问下,我才得知,那几人乃是太尉张大人庄子上的佃农,却被庄主常年克扣粮食用度,欺辱妻女,擅自收高上一成的税,还滥用私刑,扣押他们不许外出。”

“这便是太子监国下的百姓之状。”顾霜昶扭头看向朱承誉,怒气从平静的嗓音中蔓延出来,令朝中人皆是一惊。

“两年前,山门关粮草告急。太子却说朝中也无闲钱余粮可供边关,竟草草打发万石陈年烂粮送至边关,甚至扣下军饷,将这些钱财尽数归于自己手中。短短几年,太子私下揽走的钱财足够养上数万私兵,甚至,还能再建几座行宫。”

顾霜昶自怀中取出一封信,里头记载了他这两年在暗处查到的关于太子的罪证。

殿内霎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站在殿内的众人不论真假,皆面露震惊,哗然不已。

“若非粮草不足,穆家满门根本不会战死沙场。”他深吸一口气,手中信件指向一脸惊异又紧张的朱承誉,“若非太子昏庸无能,惩治不了贪官污吏,纵容佞臣横行,又怎会逼得百姓走投无路,求告无门!”

“荒唐之言!”

永安侯狠狠一甩袖子,“若说太子克扣粮草军饷,私建行宫,敢问顾大人,证据何在?人证何在?顾大人难道只凭一纸书信便妄想定太子的罪不可!”

“本宫便是人证。”

朱辞秋低头俯视永安侯,笑了笑,“永安侯可是忘了?当年是本宫,亲自守的边关。本宫可是连送粮草军饷入关的厢军统领的面容,都记得一清二楚,不如请他来一辩?”

未等永安侯回答,她抬眼看见太傅领着一名四岁的小孩儿悄然踏入大殿。

“殿下,皇太子殿下到了。”

太傅苍老的声音令永安侯差点没绷住脸上平静的假面。

众目睽睽之下,太傅领着懵懂的皇太子朱年景,一步一步踏上台阶,走到朱辞秋身边。

他将朱年景的小手交到朱辞秋手中,站在了龙椅另一侧,冷静坦然道:“诏书却为陛下亲笔所书,方才陛下亲口对老臣言,太子荒淫昏庸,不堪大用,命老臣日后尽心辅佐怀宁公主教导皇太子。”

他举起手中的国玺,高声道:

“诸君,还不参拜?”

苍老的威严的声音,压迫着大殿上的每一位官员。

大臣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跪。

顾霜昶率先跪在地上,高呼皇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御史大夫咬着牙,心一横,也跪在了地上。

而后,越来越多大臣选择跪在地上,只有极少数人仍然站在原地,胆怯又害怕。

“你!你们!”朱承誉年纪轻,沉不住气,怒气冲冲地指着跪在地上的众人,“本宫是太子!是大雍唯一的太子!”

他又指向朱辞秋,“她不过是一个被送到南夏的女人!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

贵妃死死捏着永安侯的胳膊,小声呼喊着:“父亲……”

永安侯攥紧拳头,怒视龙椅旁的朱辞秋。

顾霜昶冷凝:“陛下说殿下有资格,你敢置喙陛下不可?”

“祖父!”

“父亲!”

朱承誉与贵妃齐声喊着永安侯,急切又愤恨。

“先帝曾赐老臣丹书铁券,持铁券者,可免死罪。”永安侯不知从哪变出一张丹书铁券,将它立在朱辞秋眼前,“但老臣今日持此丹书铁券,是为替陛下,清君侧!”

他高喊一声:“来人!”

霎时,殿外涌进一群乌泱泱身穿铠甲的士兵,将整个大殿团团围住。

永安侯果然藏了私兵。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瑟瑟发抖,全都缩成一团不敢直视任何人。

“永安侯,”朱辞秋轻轻拉着朱年景的小手,蹲在他身侧,温柔地用袖子替他擦了擦额间的薄汗,扭头看向永安侯时,已换上一副凌厉的模样,“是想弑君谋反不成?”

“你好大的胆子!”贵妃似乎觉得胜券在握,怒道,“陛下尚未殡天,你竟敢自称君?!”

朱承誉看着满殿的士兵,底气又重新回笼,他也在贵妃言毕后笑着挑衅朱辞秋:“皇姐与太傅、顾大人一同伪造圣御,妄图谋逆造反。本太子率永安侯将其一举歼灭,替父皇铲除反贼。啊,顺便也将意图谋反的辽东军一网打尽。”

“是吗?”

朱辞秋站起身,拉着朱年景坐上龙椅。

永安侯没有说话,他迈着年迈的步伐,一步一步踏上台阶,盔甲摩擦声在殿内铮铮作响。

顾霜昶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台阶,挡在朱辞秋与朱年景身前,冷声道:“永安侯要做什么?”

永安侯抬头看向朱辞秋,忽然抬手,身着赤色盔甲的私兵皆齐齐拔出刀剑,指向大殿内瑟瑟发抖的大臣们。

他转身将丹书铁券立给众人看,高声道:“本侯此举是为救陛下、救太子,丹书铁券在此,如见先帝!尔等可有不服?”

“若有不服者,可亲去同先帝诉苦。”

刀剑挥动的声音令素日连菜刀都少见的大臣们紧闭双眼,瑟瑟发抖,纷纷跪在地上缩成一团。他们大气都不敢出,只匍在地上小声地呼吸着,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横在大臣面前的雪刃倒映出他们可笑的神情,朱辞秋扫视一眼大殿,将朱年景挡在身后,朝永安侯道:“本宫倒要看看,永安侯的刀,有多快?”

她看向殿外,骤然出声:“朱嘉修,拿下他们。”

早已等候多时的朱嘉修手持虎符,大手一挥,身后的禁军便渔翁而上,又将永安侯的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