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今天也宠妻如命(59)

延兴帝低头看沈妃,默一默方问:“何事?”

沈妃哽咽,低下头的同时转过脸埋在皇帝的身前:“陛下……”

延兴帝猜得到她想说什么,纵然怜惜她有孕,但提及沈家的事仍按捺不住不耐烦,却未曾料想会听见她说:“陛下,臣妾心里明白,家兄生前没有少胡闹,可……可即便如此,也决计不是太子妃和定远侯府谋害家兄的理由呀!”

“太子妃?”

不知沈妃此话何意,延兴帝当下追问她道,“此事同太子妃有何关系?”

沈妃恨恨道:“若不是他们,家兄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她态度格外坚定,对延兴帝说,“有陛下在,旁人怎敢欺侮沈家,可家兄此番死得不明不白。”

延兴帝心觉沈妃此话无甚道理。

沈世才死在小倌馆这事他听高振细细禀报过,说什么陷害,难道有人摁着沈世才做那些事不成?

“陛下,不会有旁人!必是定远侯府所为!”

生怕皇帝不信,沈妃又信誓旦旦说。

延兴帝看着怀里语气坚决的爱妃,想起太子妃惹他不快,忽地心念一动。

这事,也不是不能查。

……

沈世才死后,外面的一应消息动静悉数传到林苒耳中。

她对沈家和沈世才并无同情,但先前太子那些话让她颇为在意。

这些天沈妃一直求见皇帝的事林苒知道。

只是不确定沈家何种想法,也不清楚皇帝打算怎么处理沈家这一桩事情。

不过眼下得先进宫去。

天气变幻,皇后娘娘前几日染上风寒迟迟未愈,身为太子妃,林苒理当进宫去凤鸾宫侍疾。

“时辰不早了,动作得快些。”

林苒从妆匣里面取出那支鸳鸯海棠纹白玉簪递给宜雪。

“是。”

正为林苒梳头的宜雪接过白玉簪,答应一声。

林苒到得凤鸾宫时,王皇后的大宫女锦绣恰准备喂王皇后喝药。她行过礼,便上前接过药碗:“锦绣姑姑,我来吧。”一面说一面在床榻旁坐下。

人在病中,王皇后的脸色有些苍白,语声也微哑:“难为你日日刚起身便进宫来服侍我。”

“本是分内事,不敢说为难。”林苒微笑,又喂起王皇后喝药。

一直到王皇后重新睡下,林苒才离开凤鸾宫。

与之前几日不同,今日离宫之时,却在半道上被高振带人

拦下。

比起当初的嚣张跋扈,今日的高振笑得颇为恭敬:“传陛下口谕,请太子妃移步蓬莱殿,面见陛下。”见林苒面色微沉,他笑一笑,“太子妃,请移步。”

第28章 第28章林苒确认皇帝今日召见她的心……

夏末秋初,空气里残留盛夏燥热,蝉鸣声却渐渐消散。

去往蓬莱殿的路上,林苒安静坐在软轿内,想着是去见皇帝,微微皱眉。

沈世才出事的那一日,太子专程到过承鸾殿。

那时太子曾提醒她或许有人会借沈世才之死对她不利。

她有过猜测,太子没有否认她的猜测——

可能会借沈世才之死发作于她的并不是别人,恰恰是皇帝陛下。

但亦不曾想皇帝陛下会直接召见她。

帝王之心难以捉摸,她眼下只知这里面定有古怪,有古怪,则不得不防。

林苒沉吟中又记起来沈妃。

既有沈妃娘娘接连数日求见皇帝陛下在前,那么皇帝陛下这一突然举动便多半与沈妃娘娘有关。

待会儿在蓬莱殿大抵也是能见到沈妃娘娘的。

唯一是有一点……

沈妃娘娘想来是已经得见陛下。

但方才得见陛下,陛下便将她召去蓬莱殿,会否太过着急匆忙了些?

抑或背后其实有必须立刻召见她的原因?

猜不透,却也只得先行前去面圣,之后再见机行事了。

良久沉默过后,软轿停在蓬莱殿外。

林苒从软轿上下来,复随高振入得蓬莱殿内。

一踏入正殿,她便发觉殿内的气氛凝重,延兴帝负手立在玉阶之上,居高临下瞧着她。且不出所料,一袭素裳、几无首饰的沈妃娘娘正柔弱依偎在延兴帝身侧。

来蓬莱殿路上的推断未曾落空。

却似乎意味着今日之召见愈发来者不善。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林苒掩下心思、眉眼低垂缓步上前对延兴帝行礼,继而冲沈妃一福身,“见过沈妃娘娘。”

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只换来一片沉寂里更加难以忽视的凝重气氛。

自林苒踏入殿内起,沈妃的目光便一直落在她身上。看着眼前这个明媚张扬的太子妃,想起自己惨死的兄长,沈云蕊难以控制心底的恐惧与愤怒。

她自入宫不久便是皇帝陛下最为宠爱的妃嫔。

有陛下撑腰,无人敢欺她辱她,连同沈家在京中亦是风光无两。

如今她怀上龙嗣,得陛下恩宠更甚从前。

她知道这般情况会令更多人欲将她除之而后快,只她本以为,这些人也决计不敢轻举妄动。

可,她的兄长出事了。

她的哥哥一夕之间惨死在小倌馆,那样耻辱、那样狼狈,那样贻笑大方。

意外?不,她绝不相信是意外。

哪怕没有任何证据,她也无法接受这不过是一个意外。

何况冷静下来再想一想……

除去太子以外,还能有谁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换作旁人又为何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情?

她实在无法安心。

尤其是她兄长和太子妃之间当真有过龃龉,焉知不是一场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