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与驸马的二三事(11)

作者: 月明里 阅读记录

他方才一定是轻敌了。任大功者,不以轻敌,他竟然会犯这样低劣的错误,谢随在心里摇头唏嘘不已。

冯妙瑜自然没有意见。

反正路途还长,打发时间么。

流风掀起车帘,空气里带有暴雨前独有的腥湿味道,又一炷香时间过去,黑子被人扔进棋盒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有如玉碎。

一场厮杀悄无声息落下帷幕。

“谢公子,你真的不用让着我的……”冯妙瑜也放下白子,认真道。

谢随无意识地舔了下唇边的那颗小痣。

这次换了冯妙瑜执白,他执黑,谢随垂眸看着自己被冯妙瑜的白子吃得死死的黑子,棋逢对手,他难得被激起了好胜心。他抬眼看了眼冯妙瑜,竟然有些意犹未尽,“再来一盘?”

他还就不信了。

看来他真的很喜欢下棋啊。

风渐渐地有些冷了,冯妙瑜在心里笑笑,搓了搓手。

她正想回话,天边却猛地炸起一道厚重的闷雷响声。一支羽箭毫无征兆破空而来,狠狠钉在了马车的车壁上。那削尖的箭簇,离那车夫的脑门,就只差了半寸!

“有埋伏!”

“保护公主!”

车夫,阿玉和翠珠三人几乎是同时叫道,车夫猛地一拽缰绳,那马儿似乎也意识到了此乃危急存亡之际,嘶鸣一声,竟抬腿发了疯似的向前狂奔起来。

“公主,没事吧?”谢随被掉下来的棋盘撞了一下,倒吸口凉气,出言问道。

那盏琉璃灯忽而熄灭了,车内沉入一片灰黑之中。

冯妙瑜摸索着靠在车壁旁坐起身,马车内颠簸极了,好在车壁和地上都铺了厚厚的绒毯,不然指定要受伤。她瞥了眼灯的方向,强压着心底不安,道:“我没事。”

“外面一共有二十七人,全是练家子,他们彼此之间配合的极好,绝非山匪地痞之流。”阿玉探头望了一眼,麻利地发了信号弹出去。

可是这样的天气,信号弹发出的动响被雷声所掩盖,冯妙瑜心里微微一沉。

援军,这一时半会怕是指望不上了。

“我们离猎场还有多远?”她大声问道。

“还有三,三里多。”车夫口齿不清的应答道。

车外传来刀剑相撞的喊杀声,是跟在她们马车后面的便衣侍卫们同埋伏之人交手了。

有更多的羽箭被钉在马车车壁上,震得车

身好一阵摇晃,胃肠里更是翻江倒海。冯妙瑜突然有些庆幸中午没贪嘴多喝那碗鱼汤了,不然这时候会更狼狈。

翠珠拎着短剑翻身进来,她匆匆抓起冯妙瑜的外衣披在肩头,言简意赅。

“公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对方人数太多,不如由我和阿玉先去引开他们,您和谢公子走另一条路去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此时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阿玉和翠珠都是百里挑一的高手,冯妙瑜心里清楚,只有她安全了,她们两人和一众侍卫没有了后顾之忧,才敢放开手脚。

她咬着牙点了点头,“知道了,晚些时候见。”

“是。”翠珠道。

阿玉冲冯妙瑜点了下头,两人随即掀开车帘,朝外纵身一跃跳上了马背,几个侍卫掩护着她们两人往相反方向跑开。

“人骑马跑了!穿黄衣裳那个!”

“在那边!”

“哪边?”

“蠢货,我说的是那边!追啊!”

冯妙瑜听得马车外叫喊声杂乱的混做一团,风声,雷声,还有蹄铁落下的声音,车夫又扯住缰绳,马头一转,像是慌不择路了一般,竟直直地冲进了官道旁边的树林里。

林间的地势自然比不得官道平坦。

谢随本想找个机会开口,趁机向冯妙瑜打听一下那两个侍女的事情,可车里实在是颠簸的太厉害了。整辆马车简直就像个厨子手里的小炒锅,迎枕、棋盒、手炉……车里这些未固定的小物件,热锅里的豆子一样四处乱蹦乱砸。

暂时好像没有人追过来。

只是再这样下去,埋伏的人还没有追上来,两人就先被乱七八糟的物件砸死了。

冯妙瑜想让车夫先停下,又怕被埋伏的人注意到,她就压着嗓子喊了两声,却没有得到一声应答。

她只得勉强探出手,晃了下车夫的肩。

冰冰冷冷的。

车夫顺着劲儿仰面倒进了车内,右胸胸口处扎着一支长箭,鲜血浸透衣衫,又顺着衣衫染红了深蓝的漳绒毯子,他显然已经死去多时了,只是手里却还固执的紧纂着缰绳。

冯妙瑜沉默了一瞬,伸手轻轻合上了他的眼睛。

谢随却看都没看一眼那车夫。

驭马之人不在了,可马车行驶的速度却不减反增。马儿到底不比人胆大,受了惊吓便下意识的抬腿奔跑,照这个速度下去,要是撞到了什么,或者是失足跌进凹陷的山沟里,人车具亡的后果,谢随根本不愿去想。

一夜之间跌落神坛,从盛京到地处极边的梅州,再从梅州回到盛京,这六年间种种艰难与不易,酷寒,无止无尽的劳役和那些野蛮的山匪都没能要了他的命,那位大人与许家的恩情,还有那些未能实现的野心抱负——

他怎么能交待在这种地方。

“得罪了。”

谢随说着,突然一把环住冯妙瑜的侧腰,将她拉扯到自己身前。车内本就起伏摇晃,冯妙瑜几乎是半倒在他怀里,她不由得低低的“啊”了一声,还来不及做出其他的反应,谢随就搂着她从疾驰的马车上翻越而下。

林间残留着又厚又密实的积叶,两人顺着地势,翻滚了好几周才勉强停下来。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拢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