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罗玉村,无人不因此受益。
也正因如此,罗玉村能去私塾的孩子也更多,家里大大小小孩童,都能去听课。
最后再看这近五千两的收入。
自然是买水车的银钱。
到时候各个村里,都能分一些,以后浇水灌溉,能省不知多少力气。
跟隔壁县打完交道,再看自家县,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神清气爽啊。
这制糖的买卖,真让他们做起来了。
纪楚心情一好,又写信给传说中的匠人蔡先生,告诉他自己马上就攒够银子,让他务必把水车备好。
两人如今的信件有来有回。
主要是纪楚确实有新奇的点子,那蔡先生不得不回。
几封信下来,颇有些笔友的感觉。
陶乐薇进到书房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她其实就是想问问,那制糖作坊的差事可有疏漏,她好尽快补上。
纪楚笑着道:“怎么会有,便是我来做,也就这样了。”
这自然是极好的夸赞,陶乐薇都有些雀跃,开心道:“那就好,我一定尽快完成。”
陶乐薇说做就做,以后几乎日日都在制糖作坊待到很久。
主要是时间紧张。
那么多糖需要赶制,需要的人手极多,而且只能赶在这个时间做,因为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割麦子了。
到时候多数人肯定选择去收割麦子,制糖则会耽搁。
这一耽搁,估计连买水车的时间都会错过,所以要抓紧才成。
罗玉村众人商议过后,又从隔壁村子请了不少会制糖的妇人,还招了不少短工,赶在夏收前全部制作好。
能来赚钱,大家自然愿意。
这制糖的生意,惠及的大家更多了。
不过这期间,许多人都讨论着,等到麦子收完,他们一定要好好歇歇。
有粮有银子,大家都能松口气了。
本地人笑呵呵讨论自家要买什么新物件,还想买几件不实用却漂亮的挂画。
不止如此,甚至有人说,要不然带着银子去州城逛逛,他们还没去过呢。
这下有钱了,去开开眼界啊。
前来做帮工的外地短工无比艳羡。
如不是衣食充足了,谁会想这些额外的事,根本不会有闲心的。
再看她们讨论最近太忙,准备杀个鸡鸭给家里人补补,还有她们在作坊做事,家里男人做饭终于有进步了等等。
如果他们也是安丘县的人就好了。
或者说,要是纪县令是他们县的县令就好了。
后面这个念头不敢说出来,否则本地人肯定怒目而视。
那要不然他们努努力?
留在安丘县?
也投奔个亲戚什么的,似乎是个方向。
“来喝绿豆汤了。”陶乐薇笑着道,“天气热,解解暑气。”
“放糖吗?”李娘子顺口问道。
作坊众人齐声大声道:“不要!”
她们真的吃够了啊!
这次就连短工们也在一起喊。
刚来的时候还新奇,现在她们也吃够了啊。
众人对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
吃糖吃到够,谁敢信呢。
制糖作坊笑闹着做事,纪楚终于收到蔡先生回信。
“做好了,可以取了。”
纪楚直接站起来。
说好的秋天做好呢?
怎么还提前了两三月?
他们安丘县的水利也有救了!
第29章
“真烦人。”咸安府的蔡一繁道。
今年五十多岁的小老头, 吩咐手下:“把纪楚要的水车准备好,他们六月份来取。”
手下人立刻答应,不过也好奇那纪楚是谁。
好像说, 原本应是八月九月才交货,蔡先生特意让手下赶工, 这提前做了出来。
提前做好了, 对方却没空来取。
算算时间也是,马上要夏收, 各地都忙得很,只能夏收之后才能过来。
这倒不是关键, 主要谁能让蔡先生松口,提前安排水车。
要知道蔡先生做器具的技术好,脾气可是极差的。
也就蔡一繁身边人知晓。
这纪楚是曲夏州安丘县的县令,经过曲夏州户司主事介绍,两人才认识。
纪县令不知道哪里对了蔡先生的胃口,嘴上嫌弃, 其实暗暗加了工期, 把纪楚要的水车备好了。
就算是纪楚没能马上过来取走水车, 蔡先生其实并未真的没生气。
农家人出身的他,知道什么都不能耽误收粮。
说句不好听的, 前朝打仗, 都要特意避开收粮的季节, 何况现在, 所以大家都能理解。
此时的安丘县, 确实是在为夏收做准备。
今年的田地较之前些年有所增加。
不过好在雇工不少,加上更好用的工具,其实压力不算太大。
但问题在于, 县里懂农事的人,说前些日子雨水少,害怕提前下暴雨。
所以各家颇有些紧张,只等着麦子成熟期一到,便立刻抢收。
“不该下的雨乱下啊。”
这抱怨也有些意思,老天爷又不管那么多的。
所以临到五月中旬前后,县里各家各户其他事都暂停了。
制糖作坊在之前就完工了,运货的弓春荣他们甚至加班加点把货物送到州城又返回。
修水渠,建房屋,乃至县学都暂时放麦假,都等着收麦子。
五月十六,上午的太阳都有些毒辣,阳光下的麦田金黄,显然已然是成熟期。
“收麦子了!”
只听田间有人一喊,便知他家麦子已然成熟,可以立刻收割。
除去日头最毒辣的几个时辰,晚上趁着月色,清晨借着天气凉爽,田间地头都是农人们忙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