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为什么知道剧情!?(80)

作者: 风下相 阅读记录

“是来问长延山之事?”御书房内传来一道稍显惫意的声音。

梁衡收回视线走入御书房,他低眉躬身行礼:“皇兄。”

皇帝揉了揉眉心,随意地摆手示意他免礼:“段怀舒比他老子难搞。”

“蛮山、长延山,人都折了。”皇帝愈说眉头蹙得愈深。

暗杀不成功,计谋不入套,年纪轻轻便如此老谋深算。

梁衡问道:“皇兄,薛图叛国的理由?”

皇帝转了转拇指上的黄玉扳指,道:“教唆东夷喀咜赫进攻大梁。”

此话一出,皇帝的计谋瞬间被梁衡刨析清楚。他眼中一凝,带有几分迟疑:“皇兄,喀咜赫嗜血无赖...”

皇帝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野心的确不小,还想占了邑阳城。他既能占领,那朕也能抢回来。”

梁衡拱手道:“臣弟明白。”

皇帝的心思,身处漩涡中心的人心知肚明,百姓却蒙在鼓里,听风便是雨,霎时间薛图变成那夜的段青寂。

“这个狗皇帝还真是一箭双雕。”少语大掌用力地拍在练武场的木桩上。

方才皇宫安插的密探传来消息:薛图叛国被押入大牢,同时一道圣旨传了下来,命段怀舒即刻捉拿薛应,上阵迎敌。

少语急得团团转:“现在好了,少主和薛将军都被绊住了。”

转头见元长还是坐在树荫下煮茶,更是急得不行:“元长你说一句话啊。”

子安从远处走来,步伐稳而快:“我已将情况通过信鸽寄出,应会比圣旨快些到,好让主上先行想好对策。”

少语问道:“子安,你最是知道情况,皇帝派兵多少?”

子安沉下眉,竖起一根指头。

少语蹙眉:“一万?”

子安沉声道:“一旅三千。”

少语拔高声量,不可置信:“一旅?三旅成军,狗皇帝连一军都不拨给主上!”

元长用杯盏中的余茶浇灭了烘煮的火,道:“皇帝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他直起身,花白的胡须似乎长了些,“三年前我们随主上出征逃过了屠戮,这三年我们在梁溪县遇了不少暗杀,皇帝从来没有放弃斩草除根的念头。”

子安颔首,儒雅闲淡的气质此时此刻变得沉重,连带着捏着羽扇的指尖也用了些力:“只要主上不死,皇帝就不会放弃。”

“既然无穷无尽,水火不容,”元长已是耄耋,眼中仍是一片清明:“那便背水一战,你死我活。”

少语咕哝道:“可我们就三个人...”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寡不敌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元长拂了拂长须,道:“谁说我们只有三人?”

子安握着羽扇的指尖收了些力:“我们有万万百姓。”

少语顿悟,食指竖在面前点了点:“舆论战,你们熟。”

毕竟少主做得再好,没有被刻意的引导,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收获一片民心。东风吹微火,终将变成势不可灭的熊熊烈火。

元长幽幽地看了眼少语:“你可别想偷偷跑去找少主,支一小批精锐去支援战场。”

少语:“...好。”

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

少语舔了舔后槽牙,随后捂住肚子:“元长,你茶没泡熟,我肚子闹腾得厉害。”

话音还没落就跑没了影。

远处还有几声问候传来。

“少语先生,怎么了?”

“元长茶没泡熟。”

......

子安瞥了眼茶案上一口未动的茶盏:“泡了几十年的茶,今天名声怕是要被少语败光了。”

元长笑了笑,没说话,伸手将茶水浇到树下。

子安:“安排多少人前去?”

元长:“一千。还未回京前,梁衡妄图绞杀的那一批。里面出了一个叛徒,否则梁衡不可能知道这批人的存在。”

“可够?”

“这批精锐是主上亲选的,抵得上一旅,再从邑阳城调一些,勉强能凑一军。”

子安问道:“那我们可够?”

段怀舒当初让他们留下便已经开始划战场,京城、邑阳城,败一不可。

“盲山之事结束后,主上来过一封信。”元长从袖中拿出被折得方正的信纸。

段怀舒的字形同主人一般清冷劲秀,却又在顿勾处带上锋利的杀意。

子安阅过信件:“卫东将军之侄?”

元长道:“卫青,卫东将军姊妹的遗孤。”

子安将信件递回给元长,颔首道:“我亲自前往。”

——

“小主,你去歇息歇息吧。”白竹拿着伤药和干净的白布进来,看见江和尘眼底的乌青,有些心疼道。

回来后江和尘的神经便绷得紧,略微有些动静都能惊着他。

他缓缓吐了一口浊气,轻声嗯道:“给段怀舒换好药我就回去。”

除了胸口的伤,段怀舒的心脉受损也甚是致命。薛应和白竹换着,每隔两个时辰便来用内功为他顺脉。

平时见着冷冷的人,现在面色苍白躺在床上显得更加冷飕飕。狐狸眼眼尾上挑,平日里装温和的时候就扬扬唇。生气的时候唇线就绷得和现在一般直,眼尾一压,凶得不得了。

江和尘静静得守了一会,在白竹的强烈要求下来到空屋休息。

他垂首解开身上的腰带,这身衣袍也是受了不少苦,满目疮痍。

啪嗒——

一块被折得只有拇指大的纸片掉落在地。

江和尘迟疑片刻,俯身将它捡起。

一翻一转,这几秒将纸摊开的时间,他甚至忘记呼吸,直到胸口传来窒息的胀意,他才如梦初醒地吸了几口气,想把瘪挤的胸腔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