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2)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由于杨海移本人在提出“符文坍缩论”后便精神失常,在论坛销声匿迹,网友们@无果,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行破译之事。

别说,一大群臭皮匠集思广益,还真让大家研究出了一点道道。

最初是有人提出,四十九符文中的第一枚,如果丢掉脑子单纯看图说话,就像“农夫与蛇”。

接着有好事者比对了不同照片中、不同人手绘的第一枚符文,发现虽然形状各异,但若是充分发挥想象力,都能提炼出“人”和“蛇”的元素。而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形态中,“人”有时候是竖的(活着),有时候是横着(死了);“蛇”则有时候蜷曲(活着),有时候抻平(死了)。

到此众人头皮各自麻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薛定谔那只又死又活的猫!

下面又有人补充,其实符文是由三部分组成,“人”与“蛇”与“草”,只是“草”并不一定在每种形态中都出现。

再仔细观察,凡是出现“草”的符文中,“人”都是竖着的,反之则是横着。

这时终于有人灵光一现,脱口而出:

凡毒蛇出没之处,七步内必有解药!

这枚符文,讲的是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在此基础上,有网友进一步总结,这四十九符文,虽然称不上“大一统定理”,但或可称之为“异常四十九定律”!

第一枚符文,也就是“异常第一定律”,或可总结为“异常成对定律”,即凡有异常之物出现,必有与之相克的存在。

洛书看到此处,头皮也跟网友一起麻了一下——她想起了便利店里的艾草香氛!

在“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中,如果氰化物被释放出来,就会毒死猫,反之则猫仍然活着。

而在“罗伊姨妈24H”便利店,情况则恰恰相反:如果艾草香氛被释放出来,那么店老板在醒来时就会保持人类的状态;反之则会蜕变成怪物!

这就是“异常成对定律”吗?

第11章 密大禁止熬夜

洛书把“人”“蛇”“草”组合而成的第一个符文放大研究,比对其一系列的形态,又发现了一条网友未能解释的规律:

“人”与“蛇”的状态始终是倒置的,人活则蛇死,人死则蛇活——结合在便利店的经历,洛书认为,网友受到“农夫与蛇”之类寓言故事的影响,理解有所偏差——符文可能并不是在说“人被蛇咬了,如果没有解药,就会死”,而是在表征一种状态!

“蛇”是一种图腾,在这个符文里,很可能是一种标记异常的符号!

当“人”横放,而“蛇”蜷曲时,代表状态是“神”,或者是“异常”;反之,当“人”竖立,而“蛇”抻平时,代表状态是“人”,或者是“寻常”。

如此,就合理地解释了在便利店发生的事情!

当“草”存在(香氛挥发)时,状态是“人”;而当“草”缺席(香氛不挥发)时,状态是“蛇”。

洛书忽然就对破译四十九符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果诡异也有自己的“万有引力定律”,那么就不是全然不可理解、不可窥视,也便没有那么可怕。

她紧接着意识到,“连山归藏”可能不仅仅是诡异爱好者的聚集地,更可能是真正经历诡异事件之人,寻求帮助的地方,那么对符文的解读错误恐怕是致命的。

想到这,她用ID“混沌七窍”,发表了第一则帖子:

【四十九符文之一补充解读:薛定谔的人与蛇】

混沌七窍:有幸拜读诸位对四十九符文之一的精彩解读,受益匪浅。但我仍有一不解之处……

在帖子里,洛书强调了“人”与“蛇”的状态倒置规律,并将这一假说命名为“薛定谔的人与蛇”,意为“不打开黑箱,你就不知道里面是人还是蛇”。

“连山归藏”毕竟只是个小众论坛,很难马上看到回帖,洛书退出登录,看一眼时间,发现已经晚上11点多了。

呔,高强度网上冲浪就是容易不知不觉地杀时间!

明天就要开始上课,但对于课程洛书还是两眼一抹黑,全然不知道要学什么、又该做什么准备。据黎鸣霄转达,课程安排会出现在《规则书》中,于是洛书把这本一百多页的硬皮大部头翻了出来。

果然出现了新的字迹!

“第一,在岛上活动时,务必时刻佩戴校徽。”

“第二,尽量避免在日落后外出活动,如确有必要,务必携带光源并全程保持不灭。”

“第三,禁止熬夜!禁止熬夜!禁止熬夜!24点之前务必入睡!如果入睡困难,书桌抽屉里有强效安眠药。”

好家伙!

哪怕吃安眠药也得24点前睡着,怎么着,24点整座学校就会变成南瓜吗?

接下来才是课程安排:

早上两节大课:8:30-10:00,《先秦禁书考》,一号教学楼;10:20-11:50,《撼龙经》,二号教学楼。

下午一节大课:13:30-15:00,《邪教心理学》,一号教学楼。

看完寥寥两行的课程安排,洛书满满的吐槽欲简直要让她原地化身豌豆射手:

她算是看出来了,密大通用学院的课程主要是历史、考古和心理学,但第一学期的三门大课,就没有一门正经的!

首先是《先秦禁书考》。或许在几个小时前,她看到这课程名还会一头雾水,但现在有了《南蛇北鸟》和“连山归藏”打底,这门课的内容就不难想象了——教授要考据的,怕不就是那些或失传、或残缺、或真伪难辨的上古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