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209)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除了人数未知的驻扎部队(军事驻地禁入,洛书也没去过),岛上总共一千多居民,密大师生、物业、食堂厨师、清洁工人等等加在一起,估摸就得占两百。

另外还有康宁精神病院,医生、病人和工作人员加起来,起码又是两三百。大部分病人应该要转院,但少数连山学重病患,如杨海移这样,转走也没有地方能收治,且万一跑出去危险性很高的,可能会留下来。

剩下四五百居民,职业就五花八门了:菜农、渔民、天然气公司派驻代表、电网派驻工程师、餐饮生意人等等,养活了另外一半“不事生产”的——这部分就是要撤离的“非战斗人员”。

当“非战斗人员”都撤离了,产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后勤得自己想办法。

“大部分居民要在一周内完成疏散,部分岗位工作人员,会留得久一些,视需要完成指导和交接工作再离开,”密大后勤办公室主任陈丹介绍,“但除了关键岗位可能会有人留驻,其余工作人员不能滞留超过三个月,这段时间内,我们要确保能够接手。”

“具体安排要等到后天统计留守名单,但现在先给同学们打一下预防针,”陈丹:“考虑到物流将中断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只能靠海吃海了——简单地说就是地要自己种,鱼要自己抓。好在我们装备充足,包括‘求索号’在内的船只都可以用于生产活动。”

场下顿时一片笑声,有人起哄:

“科考船打渔,有种屠龙刀杀鸡的美感。”

“牧场物语之白牙岛上的脆皮大学生?”

“好耶,梦想的田园生活!”

“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醒醒,马上过冬了。”

“在南沙,我反正是没有感觉到冬天的寒冷。”

“乐观是好事情,”然而陈丹不得不给大家泼点冷水:“不过我得提醒:土壤是否会受到污染、抓上来的鱼能不能吃、还有没有可能‘净化’,都要打个问号。”

大家的笑容于是又渐渐消失了。

太多事情要等到统计清楚留守人员才能安排,所以这场会议没有进行太久。散会后,时间离睡觉还早,同学们有的回宿舍去打电话了,有的就在图书馆门外打——大声强调“我会留下”,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结果别人一看,如果我回宿舍,岂不是显得很心虚?于是在图书馆打电话的人急剧增多,连大厅里都塞满了“喂喂”大军。

洛书和程玖面面相觑。

考虑到家人们的精神状态,程玖是没有这个需求了——但她做了个“电话”的手势,问洛书:“你不需要吗?”

“我觉得我父母压根不知道密大校址在哪,也想不到跟白牙岛能有什么联系,”洛书:“本来什么事都没有,我专门打电话回去不是自曝吗?”

程玖先惊奇了一下,又恍然了一下。

洛书奇怪地捕捉到了她惊奇的点,不由吐槽:“喂,你什么意思?我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但她说到这忽然又沉默了。

程玖:?

“也说不定,”洛书:“爷爷奶奶去世后,我因为当时未成年,不能当户主,就得把户口转到母亲那里——你懂,一场‘证明你是你母亲的女儿’的文件大战。”

“因为找不到出生证,我问能不能回到我出生的医院,重新开一份?结果我母亲想不起来我是在哪个医院生的。”

“当时就觉得奇怪——怎么会连这种事都忘记呢?”洛书:“现在回想一下,也许父母根本没有生过我。我只是被作为一种‘存在’,直接植入了他们的意识,让他们认为自己有一个女儿——”

她伸出手就着灯光端详,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人类的手,但这一刻她甚至怀疑自己的“存在”本身是不是真实的:会不会神懒死了,根本没有捏真人,干脆修改了所有人的意识,让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人存在呢?

想象一下,程玖和安宁教授这些人一直以来都在对空气说话而不自觉……

什么恐怖片的展开?

程玖一脸大脑宕机的表情,也不知道是因为不会安慰人,还是忙着思考“如何证明洛书的真实存在性”这种哲学问题——以洛书对她的了解,后者的概率更高。

“算了算了,”洛书还是摆摆手:“我不需要安慰。我其实一点都不难过。”

——或许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9点多的图书馆,洛书托腮看着四周,年轻的人们对着电话表达着自己的志向与决心,或许要再过一些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这一刻是别离。

也不一定。

洛书想。

或许没有人需要告别。

第197章 大疏散(三)

等待留守名单统计的这一天,气氛不可避免地变得十分诡异:人人都在观察别人的表情,猜测着“谁走谁留”;关系好一点的或许会直接询问,但考虑到一天之后答案自将揭晓,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憋住。

度日如年地熬过了人人都一脸便秘的一天,收到群发邮件的瞬间,众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连山学院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下,少数几个拗不过父母的,也得到了同学的谅解和真诚的送别——在名单确定的瞬间,就仿佛签下了生死状,激情与壮志终将退却,而后知后觉的压力与恐惧从不迟到。

很难说有没有人后悔,但至少没有人承认。

不过在发现连山学院选择留下的比例远远高于海洋地质学院时,众人的尾巴又翘了起来:看看,什么是专业,什么是传奇调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