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演我夫君上瘾了(65)+番外

作者: 望风吹袖 阅读记录

没有人再说话,黑胖兵丁也目露欣赏,长矛落地,身子斜倚在杆上,凝神细听。

班主是有几分见识的,捻着胡子自言自语:“是《关山柳》啊,妙曲。”

温素音也在听,当这箫声从身侧响起的时候,她先是震惊,“秦煜”从来没有和她说过他在箫上有如此身后的功底,但很快这些需要她分神的情绪便顾不得了,这箫声太妙,她突然就体会到时隔多年再次听到高明的乐声的那种“如听仙乐耳暂明”的酣畅淋漓的愉悦,这箫声仿佛带她穿过层层阻碍,又回到了她最为幸福惬意的那一段时光,一方小院,挚爱亲友,也是这样动人的乐音……

“素素,为父新谱的这支曲子妙不妙?”

“妙!”

“你每次都是这样说。”温父笑叹着摇头,“我可是认真的,你不能因为我是你爹就万事顺着我的心意来。”

“我才没有偏袒,本来就很好,你说对不对,师兄?”温素音向一旁正在誊谱的赵昕求证。

年轻的男子笑容温和,“自然是的,师父这支曲极好,若参加大比定然能拔得头筹。”

……

在众人的目光下,温素音席地坐了下来,只见她熟稔地将琵琶调整姿势抱在怀中,右手轻抬,信手在琴弦上拨动开几个散落的音符,恰与赵明恒的箫声合上。

开始声音是稀疏的,如珍珠落盘,左手同时穿插轻轻转动琴轴的动作,渐渐地,双手似乎找到了合乎于这把琴的尺度,琴弦也调教准了,琴声于是越发流畅丰富,高低错落,灵动而缠绵,并不抢了箫声的风头,而是穿插其中,恰到好处地将它托着,描补上它间或漏出的一小片单调之处。

琵琶声响起的时候,赵明恒也睁开了眼,他凝望着坐在他身侧的温素音,只能看见她鸦色发髻垂下的发顶。

那双漂亮得令人赞叹的手此刻似乎终于得到了足以匹配的装饰,带着令人炫目的色彩,灵巧地令人叹息。

她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合奏者,他的箫声似乎也被这琵琶牵引着,无需任何思考或需要刻意为之的努力,就这样倾泻而出,顺着去势奔洒,溅出点点银色的水花。

赵明恒从未和旁人合奏过,他不知道和旁人合奏是否也是这样的感觉,四周隔绝,神思飘飘。

这一刻温素音仿佛在发光,超凡绝尘。

第38章 入京城

一曲奏罢,黑胖兵丁率先鼓掌,“好!好!真是太好了!二位真是大家啊!”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热情地拍起了手。

“不错啊。”

“是真不错。”

也有酸溜溜的,“他们到京城以后肯定能受贵人赏识,说不定就飞黄腾达了。”

“还是他们好,咱们耍戏的命贱,再怎么拼命也不过多拿些钱。”

黑胖兵丁上前热络道:“你们夫妻配合得太好了,我已经好久没有听过这么上佳的,你们有此技艺,何必在市井里卖艺,寻一个贵人投奔,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啊。”

大雍上层好音律,开朝的贤皇后便是音律大家,高门大户几乎都有自己供养的乐师,优秀的乐人绝大部分都被各地官办乐署和权贵收揽,鲜少有流落民间的,也因此他才会建议赵明恒和温素音放弃苦差事,进京后赶紧寻一个高枝。

赵明恒不动声色道:“多谢指点,我们的确有这想法,只是初来乍到还不熟悉,打算入京后再寻寻路子。”

“明年不就是云音大比了么?若能得贵人赏识推荐,得一个大比的名额,说不定就可以入宫献艺得官受赏呢!”说话的是另一个围观的兵卒,饶有兴趣地替他们畅想着,“当年云鹤先生一曲名动天下,贤皇后亲自拜他为师,多么风光。”

这人所说的云鹤先生是八十年前一位大家,不仅精于琴,在其他各项器乐也颇有造诣,不仅亲自改进了许多乐器的结构和技法,还亲自谱写了许多流传甚广的名曲,学识深厚气度折人,当年贤皇后举办第一次云音大比,他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引得一众达官显贵痴迷追捧,据说终场献艺的那天,琴声已经停止许久,在场的人依然沉醉其中久久不愿散去,甚至有一个官员因为太过痴迷,回家之后想到这样的演奏不是时时都能听到而倍感无奈忧伤,竟看破红尘出家去了。

从那以后,本朝所有乐人都以云鹤先生为祖师爷,将他的成就当做这一生的向往。

听到将他们与云鹤先生作比,赵明恒说:“我们的技艺还差得远,实在不敢想,能在京城有立足之地混口饭吃就够了。”

旁人自然不可能真的就认为他们是同云鹤先生一般厉害的人物了,见他谦虚心中也有好感,相互客气玩笑了几句,这个话题也就顺顺当当愉快过去了。

几个兵丁下船放行,船徐徐向前,一点一点靠近大雍的心脏。

眼看一切都顺利,宋阿花的心情十分高涨,她依然沉浸在刚才那场表演中,兴奋地说:“真是没想到,赵郎君和素素你竟然都如此厉害,你们早说嘛,差点没把我吓死,不过真的好好听呀,你的指头怎么这么灵活,我都看不清,你竟然能两只手一起配合上,就这么动一动,好听声音就出来了。”

“其实没有什么,刚刚的不是很难,练熟了谁都可以的。”温素音摸了摸琴弦,“我弹得不算好的。”

“已经足够好了!”宋阿花坚持,她有些羡慕,“会门手艺真好,到了京城你完全不用愁啦,到茶楼卖艺也能挣不少呢,我原先那个茶楼也有个弹琴的老师傅偶尔会来,一趟便顶的过我半个月的银子,我求了他好就让他收我当徒弟,可他看不上我死活不答应,哎,我应当再求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