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鸟哨(18)+番外

作者: 岚山鸶鸶 阅读记录

红色身影已经散尽,高二的才开始下楼,散漫地呼朋唤友。

“哟,善善,今儿又歇啦?”

一个油腔滑调的男生过来讨嫌,圆寸,脸庞倒生得周正。

“好好带你的队,别又被体育老师点名啦。”

方善善一抬下巴,马尾在她脑后摇晃,泼出一股大小姐的骄矜。

学生们总是越忙越有功夫闲。那男生接着和她聊天:“整啥队,你看他们还没下楼呢。这位是善善的姐姐?你们一家人遗传基因都这么优秀啊。”

宁蓁刚要否认,方善善却抢先一步。

“这是我非遗报告的采访人,下午要去我们班展示,你要想看,可以在后门蹲着,让阳阳给你留个门缝儿。”

女孩拉紧她胳膊,察觉不到她手心霎时变冷。

是啊,她是为了展示鸟哨才来的。

尽管噩梦还在,甚至一日比一日刻得更深,但她想试试在全班面前吹奏它会怎样。

如同那天,温霖迎向旅行团,一起上山。

宁蓁轻轻抽出手臂:“可以借用一下洗手间吗?”

“好啊,我带你去。”

方善善逆着人流,带她走入高二教学楼。浅灰的建筑,古朴清新。

楼道内赫然贴示着周报、教师介绍和社团通知。宁蓁让她回班里坐一会儿,独自进了卫生间,拧开水龙头。

没有旁人。

广播体操的音乐重重回荡。她一遍遍洗手,洗到皮肤刺痛。

砖墙光洁,镶着透亮的镜子。宁蓁抬起头,眼神湿濛濛的。

今天她难得打扮,穿身淡棕套装,配了长裙和皮鞋,戴顶贝雷帽压住翘起的长发。

配色像侦探。或者,她渴望这种角色,而不是一出生就被绑在尖锐的竹哨上。

侦探得寻找谜题,宁蓁便想起公寓里的场景。走廊幽暗,外面阴雨连绵,她无声无息地哭,任由高中生们肆意的调笑灌进耳朵。

——“你呀,就知道氪金。”

——“你呢?满脑子都是老王。”

宁蓁眨眨眼,眉毛蹙起。

谁是老王?

第10章 走神

出了洗手间,宁蓁再次撞见楼道墙上的张贴栏。

高二年级的优秀教师介绍,每排三张照片,共四列。她看到两个王姓,一位市级骨干,教数学的女老师;另一位教语文,皮肤黝黑,名字颇有文人风骨。

宁蓁盯着那张脸,觉得眼熟。

他竟然还没退休。

明明十年前经常把“退役”“下岗”“我不知道还能干几年”挂在嘴边。

虽然能理解青春期的懵懂情愫,但是……

宁蓁默默走开,排除了“老师”这个选项。

方善善在十四班,实验班里的顶尖,挨着水房和年级主任办公室。

她敲敲教室前门。女孩子从满桌书本中扬起脸:“这是我们教室,有点乱,你看板报是我画的!”

配合非遗主题,后黑板上画着鸟、竹子和绽开的花,横线上誊写了文字,看不清。

这么认真,这么大张旗鼓。意识又有飞出身体的迹象,但宁蓁迅速拉了回来。

……得好好观察线索。

声音极弱。方善善转头,直白地问:“啊,什么线?我没听到!”

“没什么。”她微笑,“你们画得真好。”

高马尾女孩收下赞美,毫不谦虚。

二中的早操十点开始,算上课间有四十五分钟,足以走马观花。

“我们学校的湖,好看吧!”

她们走上银杏路。方善善抬手指向长桥后的湖面,话里藏着几分炫耀。

北城虽然繁华,有湖水坐落的校园却屈指可数。

“我们学校提倡素质教育,学分制,所以有好多自选课。”方善善继续介绍,“比如校本课,我这学期选的天文,我同学选的日语。”

垂柳碧绿,枝条快要荡入水面。

宁蓁捋了一下头发,想:当时有这门课吗……

“还有艺术课,合唱、书法、中国画。体育也能选,排球、篮球、羽毛球和游泳……哦,不对,游泳是必修课。”

女孩子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看,那座楼里面有个礼堂,每年话剧社都去演出。”

矮楼在不远处,青砖灰浆,漆红窗棂,藤叶的波浪爬了半面墙。

“宁蓁姐姐,猜猜我是什么社团的?”

走着走着,她转过身,站在阳光下。

侦探应该抽丝剥茧。

但宁蓁依着直觉回答:“文学社……?”

方善善睁大双眼,瓷娃娃一样的脸上闪烁惊喜。

她的骄傲不仅源于她自己。显贵的花,得用泛着流光的绸缎点缀,才配得上。

她拽住宁蓁,要带她看看文学社的活动教室。途中两人碰见一条深蓝队伍,初中部操场小,跑道拥挤,为了应对体育中考,初三学生被留在校史馆附近,整队一圈圈地跑。

宁蓁以前羡慕过他们。参天古树荫庇下,与百来年前的灰砖楼捉迷藏,总比单调的塑胶跑道有趣。

“真累人啊,不过他们要考八百米,好惨。”善善说。

长跑锻炼耐力,却磨人。眼见初三的孩子们姿势渐渐走了样,背驼了,手臂乱打横,眼睛都耷拉下来,突然方善善跳到队伍旁,双手拍得脆亮。

“加油啊!跑起来!”

前面的速度快,一旦掉队就很难再追,大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满地都是苦闷的喘息。

方善善晃着马尾,似乎心情愉悦,小声说:“幸好我没念二中的初中部。”

“为什么?”

宁蓁还以为这个女孩中意周围的一切。

她皱皱鼻子,用校服袖子遮掩口型:“跑得像狗,谁路过都能瞧一眼,多丢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