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纸荒年(4)+番外

作者: 杳数 阅读记录

许言秋整夜没睡,脑海中全是姜渺渺的样子。

她会不会已经忘了自己?

会不会有了新朋友?

那颗星星发卡他一直随身携带,已经磨得有些褪色,但在我心里它永远闪亮如初。

回到老家后,我发现原来的公寓楼已经拆了一半。

我们暂时住在一个潮湿的地下室里。

而我原来的学校——实验小学,因为校舍改建,所有学生都被临时安排到了附近的第六中学。

开学第一天,我站在新教室门口,手指不自觉地摸着口袋里的星星发卡。

班主任林老师向大家介绍新同学时,许言秋低着头,生怕看见熟悉的面孔又怕看不见。

“这是许言秋同学,从今天起加入我们六年级二班。”

许言秋鼓起勇气抬头扫视教室,心脏几乎停跳——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姜渺渺正瞪大眼睛看着自己,手中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一整节课我都如坐针毡,感觉后脑勺要被她的目光灼出洞来。

下课铃一响,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个身影已经冲到我面前。

“许言秋!”姜渺渺一把揪住我的衣领,眼中噙着泪水,“你这个大骗子!说好的很快就会回来呢?”

许言秋张着嘴却说不出话,三百多个日夜的思念堵在喉咙里。

她变高了,头发留长了,右脸颊多了一颗小痣,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我的星星呢?”她突然问,“你弄丢了对不对?”

许言秋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已经有些变形的发卡。

她接过去,突然破涕为笑:“我就知道你不会丢。”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姜渺渺踮起脚把发卡别在了我的头发上,“现在全班都知道你是我的人了!”

周围爆发出一阵哄笑和起哄声,我的脸烧得发烫,却舍不得把发卡拿下来。

从那天起,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

姜渺渺每天在校门口等我,午休时把便当分我一半,放学后拉着我去图书馆写作业。

但有些东西还是变了——她身边多了一群朋友,而我也学会了在父亲喝醉时躲到深夜才回家。

初中我们幸运地分到了同一个班。

开学第一天,姜渺渺拉着我在校园里探险。

“听说初中有辩论社!”她兴奋地说,“我要报名参加!”

“辩论社?”许言秋疑惑地看着她,“你不是最讨厌吵架吗?”

“那不一样!”她眼睛闪闪发亮,“辩论是有逻辑的吵架,多酷啊!”

许言秋笑着点头,心想无论她喜欢什么,我都会支持。

但当时的自己没想到,这个决定会让我们之间出现第三个人的影子。

辩论社招新那天,许言秋陪姜渺渺一起去。

姜渺渺紧张得手心冒汗,许言秋默默递给她一颗薄荷糖——从小学起她就说吃糖能缓解紧张。

“下一位,姜渺渺同学。”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抽到的辩题是“学生应该带手机上学。”作为正方,她侃侃而谈,从安全联系到学习辅助,讲得头头是道。

评委们频频点头,我站在后排,心中涌起一阵骄傲。

“反方有什么问题吗?”社长问道。

一个高个子男生站了起来。

他穿着熨得笔挺的白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仿佛自带光环。

“请问正方同学,“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果手机导致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社交能力下降甚至作弊现象增加,这些代价是否值得你所说的便利?”

姜渺渺愣住了。

许言秋攥紧拳头,恨不得冲上去替她回答。

但很快,她扬起下巴:“任何工具都有两面性,不能因噎废食。正如铅笔可以用来写字也可以用来伤人,我们难道就该禁止铅笔吗?”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那个男生挑了挑眉,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不错的反驳。”

后来我才知道,他叫谢呈若,是初三的学长,辩论社的明星选手。

那天姜渺渺顺利入选,兴奋地拉着我转了三圈。

“看到没?连谢呈若都夸我了!”她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可是去年全市中学生辩论赛的冠军!”

许言秋点点头,心里却莫名发闷。

那天晚上,我偷偷上网查了谢呈若的资料——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著名律师,家境优渥,成绩优异,获奖无数。

看着幕上他自信满满的照片,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陌生的情绪,像是有只小虫在啃噬心脏。

为了能陪在姜渺渺身边,我也报名了辩论社的后勤组。

每周两次的社团活动,我负责准备资料、计时、整理笔记。

姜渺渺进步飞快,很快被选为校队预备队员。

“下个月要和一中打友谊赛,谢呈若说要特训我!”一天放学路上,她兴奋地说个不停,“他懂得超多,连《论语》都能用来打辩论!”

“嗯,他很厉害。”许言秋轻声应和,踢着路上的小石子。

姜渺渺突然停下脚步,歪头看我:“许言秋,你最近怎么怪怪的?是不是你爸又”

“没有。”我勉强笑笑,“只是在想物理考试的事。”

她将信将疑,但很快又被即将到来的比赛占据了思绪。

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姜渺渺的世界正在变大,而我不再是她唯一的重要人物。

比赛前一天晚上,姜渺渺紧张得睡不着,半夜给我打电话。

“万一我明天忘词怎么办?万一拖了团队后腿怎么办?”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焰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