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359)+番外
【但这个小疏忽,让宦官记恨上了。】
【所以这个宦官给李隆基告状了:“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封常清虚假情报,动摇军心,高仙芝弃守数百里国土,倒卖军粮跟赏赐塞进自己腰包!】
【李隆基怒火中烧,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个没用的东西,斩了吧!】
天幕下,李隆基连手汗都不敢擦了,他呆滞看着天幕,彻底麻爪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呜呜又有人要死呜呜呜呜呜,心好痛
第107章 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组团刀了李隆基吧。]
[附议, 加我一个。]
[我也报名。]
[啊啊啊,好生气啊,李隆基就这么相信了?相信监军的话了?他就没想过万一监军是骗他的吗?]
[创死他, 大唐要完大蛋了。]
群臣的心像是在做过山车。
上一秒听天幕说帝国双星冉冉升起,下一秒又是双星即将陨落身死战场。
不,他们甚至不是死在战场的。
他们是被赐死的, 死在他们誓死效忠的皇帝的手里。
百官无一不愤怒, 无一不痛心。
战争局势已经到了如此危险的地步, 怎么能把带头的将军给杀了呢?一杀就是两个将军, 这仗还怎么打?
“是谁,又是哪个宦官满嘴胡话!”
萧崇气得胡子乱飞。
那些将军们在前线为国家冲锋陷阵,一无是处, 手不能拎肩不能扛的宦官在他们后面, 背刺他们!
这才是滑天下之大稽,寒大唐所有将士的心!
节节败退本就涣散军心,现在斩了两个将领,想必军心已是荡然无存。
萧崇的这句话让所有人的怒火都有了一个出口。
那个不知死活的宦官, 究竟是谁?!
【李隆基突然发怒是因为,这和当初封常清跟他说的“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李隆基不仅没有看到安禄山的头颅, 甚至看着自己的城池瞬间丢了那么多, 他心里有巨大的落差。】
【一下丢那么多的城池, 能是什么问题?是将领的问题, 是封常清谎报军情, 是高仙芝把军粮和赏赐都吞到了自己的口袋!李隆基对宦官的话深信不疑, 所以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个人, 杀的毫不手软。】
【这个宦官, 叫边令诚。】
【他不仅仅诬陷了两个将军, 让大唐失去帝国双星,他更是在长安沦陷的时候,带头带开城门归降安禄山,用长安的财富讨逆贼的欢心。】
安禄山来了兴致。
他指了指天幕,对史思明道:“这个边令诚,是个不错的宦官啊?懂得弃暗投明。”
史思明与有荣焉的模样:“那还不是将军你威武,这才引他投诚!”
“中原不是有句话,良禽择木而栖,是将军吸引他来啊!”
安禄山被史思明的马屁拍的服服贴贴,得意昂了昂头大胖头。
攻破长安,占领长安所有财富,过上跟皇帝一样生活的那一日,已经近在眼前了。
“这神迹,只有我们能看到吧?”
安禄山得意的时候还不忘了谨慎。
他得确定这东西不是人人都能看到。
史思明点头:“问过周围的士兵,都不能看到,除了那没用的杨国忠之外,能看到神迹的,只有我们二人。”
“其他地方呢?尤其是京城,能看到吗?”
史思明一副我是你肚子里蛔虫的样子:“早就知道将军有这一问,我去打听了,长安没人能看到神迹。但是有老人说,有个叫什么天幕的。”
“不过那都是几十年的事了,现在的年轻人啊,甚至没人知道天幕是什么。”
“就这天幕的消息,还是我打听很久才听来的,将军放心,不会有人知道将军大计!”
安禄山彻底把心放下去了:“你办事,我放心。现在唯一要紧的,是先把杨国忠那个蠢东西给抓回来。”
史思明继续谄媚:“将军放心,早派人去追了。谁不知道将军对大唐忠心耿耿呢?陛下对将军的宠爱是独一份呢,就算是这个蠢货跑到皇帝面前,说将军要谋反,皇帝先砍的也是那蠢货的脑袋!”
这么一听,安禄山就放心许多了。
他拍了拍肚子,把心放了回去。
是啊,要不是有李隆基那盲目的宠爱,他哪里能有谋反的机会呢?
安禄山逐渐兴奋:“我待会就去跟那蠢皇帝要官,还有委任状!我本来就有兵,拿委任状更能收买人心。我踹翻那蠢皇帝住进皇宫,指日可待啊!”
“是啊是啊。”
史思明像是个捧哏,面前的安禄山就是他往上爬的枝干,他恨不得这枝干直接一飞冲天。
[哦,原来带头投降的,跟害死封常清跟高仙芝的是一个太监。]
[真的是,李隆基看人的眼光怎么这样啊。]
[还是皇帝不行,什么样的皇帝手底下是什么样的兵。]
[现在的李隆基根本就不是开元初的那个。]
[我都怀疑是被哪个昏君给魂穿了。]
高仙芝震惊。
那个对他有恩的宦官,给大唐带来了这样深重的灾祸?
这是事关大唐存亡的大事,他一人无法决断。
“来人,把边令诚捆起来,押往长安!”
大殿前众人叽叽喳喳。
“边令诚是哪个宦官?”
“现在还跟在高将军后头,当监军。”
“不可不可,快快把边令诚给召回长安来,不能再让他祸害高将军!”
“唉,杀了一个边令诚,还有千万个边令诚啊,要紧的是陛下,莫要如天幕一般,听信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