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67)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季林越能理解叶绍瑶的心情:“还有三天开赛,我们想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不是这么用的,”格林学会用成语反将一军,“你们华夏人更应该知道劳逸结合的重要。”

“教练。”

叶绍瑶的话被堵在嘴边。

“这里背靠阿尔卑斯山,有西欧最著名的滑雪道。我批准你们去雪上换一换心情,”格林批好口头假条,“当然,别带着伤回来。”

格勒诺布尔是以雪著名的城市。

无论是山脚的普通小镇,还是海拔三千六百米的山巅,从来都不缺冰雪聚会。

叶绍瑶换了套日常的运动服,与季林越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完成任务似的。

不过和工作人员描述得一样,进入冬令时,这里就自动进入了旅游旺季。

随便哪条小街都满是人。

“我猜,他们从地中海过来,”叶绍瑶找到消遣的游戏,“那一家是M国人。”

得益于久住国外的经历,她能够分辨出欧美人的五官。

嘴唇薄的大多有Y国血统,发色浅的应该是德国或其他北欧国家,加国人的长相和M国没有多少出入,但肥胖率要低不少。

季林越听她满嘴跑火车,随手指了个买冰棍的女孩让她猜:“她呢?”

考官发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把她难住。

叶绍瑶自诩聪明,从另一个角度回避:“我能确定她是运动员。”

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学滑冰的小朋友。

这倒不难得出。

女孩纤细的小腿裹着只有女子花滑运动员才会穿上的连裤袜,宽大的裤脚挽在脚踝,显然将要进行一场比赛。

季林越的关注点就这么被拐跑:“亚欧青少年花样滑冰邀请赛。”

谜底就在谜面上,不远处的体育馆正挂着赛事的会旗。

原本还没去处的两人有了目的地。

在赛场当久了选手,叶绍瑶还不太适应完全放松地坐在观赛席。

按照贴出的赛程,比赛即将开始。

她直着身环顾,这里没有多余的检票人员和保安,观众席空荡到可以随意挑选座位。

“好冷清的比赛。”

“毕竟不算官方赛事。”

悠扬的铃声响彻室内,主持人按例报出商业赛的所有赞助商,最后才宣布比赛开始。

叶绍瑶被排队入场的孩子们吸引,一个比一个高,像行走的网络信号。

“要是放国内,他们的年龄都还够不上少年甲组。”她满是笑容。

不过这不是国内,也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大家都高高兴兴,怎么乐意怎么来。

为首的小姑娘在场下还昂首挺胸,上冰的入口一打开,就当起了缩头乌龟,一定要得到教练的嘉奖承诺,才肯被哄着上场。

她的表演算不上完美。

步法是最简单的压步和转三,跳跃是不全乎的一周套,小姑娘还在燕式转中因重心偏离而摔倒。

但她看着才四五岁,这样的难度已经足够拔尖。

叶绍瑶低呼:“是刚才买冰棍的小朋友。”

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买冰棍的行为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毕竟据她所知,东北以外的朋友很少有这个习惯。

“ThankstoChina`sYunweiLiforherperformance.”

开场的报幕被忽略过去,叶绍瑶现在才察觉到要素:“China?”

看这小姑娘的发色和皮肤,可不像是华夏人。

身后走廊的风声小了些。

“我还记得你,运动员。”

旁边的空位被占据,叶绍瑶周边的空间被瞬间压缩,视线似乎也被挡住不少。

“啊,”她似乎对眼前的男人有些印象,但不太确定,“李重旸?”

他们见面的次数不算多。

那时候,她还是名中学生,在自己的体育事业上默默耕耘。

而当时的李重旸已经是手捧国际公开赛奖杯的羽毛球运动员,拥有世界级的出色表现。

算一算年纪,对方已经三十好几。

李重旸的轮廓早没有青年的锐气,时间给他的五官抹上几分稳重,黑色的冲锋衣裹住大半个身影,周身有淡淡的花香。

好在他的身材没走样,和花香并不违和。

“您不是羽毛球运动员吗?”叶绍瑶问。

“退役三四年了,现在在F国的俱乐部当教练。”

羽毛球黄金一代的球员,如今与外国俱乐部长期合作,国内的舆论想也不会好到哪去。

“那您怎么会来看花滑的比赛?”

其实她并没有多好奇,只是无数次经验告诉她,社交的对话公式该是这样。

李重旸向场上的小姑娘抬了抬下巴,眼里全是赞许:“优秀吧?我闺女,叫李蕴薇。”

被铺天盖地的恶评所淹没的这几年,他毅然选择和外籍女友结婚生子,将事业也带到这片陌生的土地。

叶绍瑶了然,难怪她的分辨雷达失灵,原来是因为遇上了混血小朋友。

场馆的路线并不复杂,内场和观众席互相联通,翻过隔离栏,小姑娘径直走到他们面前。

没有上场时的三顾四盼,她像穿着礼服的小公主,开口就是谈判:“爸爸,我的表演结束了,现在可以去乐帕尔公园玩了吗?”

是叶绍瑶并不耳熟的语言。

“不可以,乐帕尔公园在冬季不开放。”

“那就迪士尼,虽然我更喜欢丛林探险。”

家长永远拿孩子没办法,放在多知名的运动员身上也一样。

“抱歉,她有些任性。”李重旸打理女儿脸上的碎发,冲叶绍瑶和季林越笑笑。

乍见两个生人,李蕴薇又是另一副表情:“我知道你们,你叫叶绍瑶,你叫季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