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81)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

这是疫情元年。

叶绍瑶头一次踏出这片土地,戴着暗色的棉帽、围巾、口罩,像神秘的中东女性。

出行流程也的确如网上所说的繁琐,一封核酸报告从地铁站出示到登机口,严格的还要查明她的行程记录。

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过海关。

没空照顾手机的一个小时,季林越的消息可以用轰炸来形容。

毕竟刚才话题聊到一半,她就再没有音讯。

“你别着急,”叶绍瑶笑话他,“我已经到机场了,又不会凭空消失。”

机场广播传来机械的小调,流利的英文萦绕耳廓:“请叶绍瑶小朋友尽快到服务台,请叶绍瑶小朋友尽快到服务台,你的家人正在等你,你的家人正在等你。”

……都说了别着急。

第178章 “明天见分晓。”

广播是幽默的抽象画,叶绍瑶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焦急地看轮盘转不出行李。

有海关人员握着检测仪一一盘查,挡住她的视线惯例询问:“你好,第一次来蒙特利尔?”

叶绍瑶跺了跺脚:“不是。”

“带水果了吗?”

“有带冰鞋,这是被特许的。”

工作人员看到她的证件,心里了然。

“祝你在蒙特利尔收获愉快的比赛经历。”

提交完入境申报单,叶绍瑶调转脚尖,步子很快。

机场大厅就在扶梯之下。

她左右环顾,头顶的指示牌仿佛有种魔力,蛊惑她向前,那里有接机的人。

等待她降临的人。

又一次寻人通知播报结束,取而代之是柔和的音乐。

从天花板垂下的电子时钟记录此时此刻,口袋里的手机跳转到西五区的夏令时,数字统一步调。

一切的一切,都在期待他们重逢。

电梯运行得很慢,手指绕着头发打发时间。

在台言小说最流行的时候,叶绍瑶曾无数次听聂心讲述书里表达爱情的片段。

她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形容,用脚步丈量爱人间的距离是最纯粹浪漫的事,比如那些义无反顾的九十九步。

叶绍瑶分了心,此时此刻,她和季林越的距离有多少呢。

眼睛布下天罗地网,她仔细地寻找着。

意识接收指令,自动把人群模糊处理,独独包庇那道最清晰的身影。

“季林越!”

宕机的大脑不会计算,她尽力跑起来,最后跳进他的怀里。

羽绒服的布面摩擦,让空气在瞬间被压缩殆尽,声音结实得像炸开了一簇烟花,不过仅他们可闻。

对视良久。

“干嘛放寻人启事?”

叶绍瑶对自己的第一句话很意外,像质问。

季林越读懂她的句意:“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认识我们,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建议模糊身份信息。”

他没有对他们的提议表态。

但怀里明明是个大姑娘,工作人员却挤眉弄眼,偏说她是小朋友。

小朋友欣然接受这个解释。

许久不见,男生的臂力不减,箍住她的大腿往上托,还能高出自己一头。

“不错,有在好好训练,”叶绍瑶对这个四平八稳的托举很满意,“但能不能先把我放下来?”

她贪恋季林越身上的温度,洗衣液的味道也干净好闻。

只是考虑到他的旧伤,理智必须占领高地。

但男生真是一个听话与不听话的矛盾体,季林越尤是。

他听从女孩的说教,说穿厚些穿厚些,说戴口罩就戴口罩。

偏偏还长了一根反骨,在她提出放下的请求之后,把人束得更紧。

他想做什么,一清二楚地落进叶绍瑶的眼睛。

她克制地仰着上身,试图拉开距离:“不可以亲,有细菌。”

这个时候,口罩就不算是完全正面的角色。

季林越仰望着她,帽子压着细碎的刘海盖住额头,只剩眼睛暴露在外。

意味有些不明。

“那回家可以吗?”他征求意见。

叶绍瑶偏着脑袋,故意延长思考的时间,然后扬着喜悦的尾调:“可以吧。”

有这样的情绪,更多是因为豁然开朗,机场反复播放的音乐很耳熟,她在蒙城的宜家也听到过。

某个念头福至心灵,她突然就记起它的名字。

是《reencounter》*,叫“重逢”。

……

坐在回社区的地铁上,叶绍瑶第一次清晰感知到国外的环境。

的确如季林越所说,外国人对这场席卷全球的病毒并不敏感,大多都毫不在意的谈吐。

政府在广告栏象征性地贴上“防控”标语,但寡淡的宣传没让任何人驻足留意。

这里也没有隔离一说,大家该出门出门,该聚会聚会,似乎并不关心这样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明明每日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数以百计。

叶绍瑶到底爱惜小命,每天戴着口罩假装生人勿近,在社区和滑冰学校间两点一线,哪儿也不敢多光顾。

以至于她以这副形象出现在冰场时,格林以为白日撞鬼,特意用手表查看日历。

今天是3月21号,华夏的春分日。

难怪春风吹过来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叶绍瑶没少被她玩笑般阴阳怪气,随后又发出去诚挚的邀请。

“既然在华夏过了春节,也去多伦多看看我们的复活节?”格林问。

加国的基督信众不在少数。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仅次于国庆和新年的重要节日,是以每个地区都有举办庆祝活动。

他们的目的地在多伦多湖。

三月的尾巴,Munro公园外的大道上,警车和消防车开路,仪仗队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