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446)
“现在没有班车,你们只能搭七点那趟,”容翡劝说,“仪式在二十分钟内能结束,不差这一会儿。”
但她的声音并不够传进跑远的叶绍瑶耳朵里。
“领奖台,”季林越提起她遗落在座位的鞋包,向容翡颔首道别,“还是自己登上去更有意义。”
第208章 从“靠你们”,到“希望我们也能靠得住”。
晚场练习氛围堪比高考前的凝重。
叶绍瑶换好表演服回到内场,只比时间表迟了些。
格林教练正把场上的亲徒弟叫在一处开小会,其他运动员也各有教练看着。
很奇怪。
场内人不少,运动员、教练团队、随时候命的场地医疗站,还有提前摸底比赛状态的裁判们,百十号。
但正是合乐的间隙,训练馆里静得出奇。
“季林越,你也好肃穆。”
还不是他俩上场练习的时候,他靠在板墙边等自己,表情一丝不苟。
周围很安静,他们的声音也无知无觉变私密,像仅两人可听的悄悄话。
“你们过来。”
有人打断了场上的死寂。
叶绍瑶好奇地看过去,居然是波卡洛夫。
声音不如年轻时威严,但脾气还是一成不变,她想。
他们的距离不远。
她关注到焦点的动向,波卡完全没顾及面子,直接把运动员叫下场。
“为什么会在中线步摔倒?”他指着女伴质问,“明天打算直接躺冰场上?”
男伴帮忙解释:“刚才她卡冰窟窿,不小心上了冰刀。”
“我不听借口。”
好熟悉的话。
难怪低气压席卷,估计在早前,波卡洛夫已经下了马威。
“教练,我明天一定不会失误。”
“是不能,”波卡加码,“我希望捻转的失误也降到最低。”
“这对组合拿过青年组大奖赛总决赛的银牌。”季林越幽幽开口。
叶绍瑶收回视线,显然没反应过来他为什么提这个。
“刚才波卡教练脾气更甚,”季林越说,“当着所有人的面直言他们不求进取,不如一辈子跟那枚银牌过。
叶绍瑶撇了撇嘴角,对他的言行毫不意外。
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在身体状态并不好的时候,自己被吊杆一次次拉起,试图落下完整的后内结环四周。
这样的例子普遍存在。
但波卡洛夫依然远负盛名,他的训练营甚至还被誉为改技术的圣地。
运动员享受着这个名字带来的不错待遇,相应的,也得承受随时被贬得一文不值的高压。
格林教练看叶绍瑶和季林越蹲在一起聊八卦,当场抓包:“你俩还没结束热身,是想把我逼成波卡那副臭模样?”
“请第五组运动员准备入场。”
上一组合乐结束,下一组练习即将开始,叶绍瑶换上冰鞋,往后拉伸上肢。
入口打开。
她抬起右手,被人熟练地牵在手心,一个面向工作人员的致意。
在无数个昨天与今天,描摹即将到来的终场戏。
……
“叶,这是我们赛前最后一次交谈。”
“嗯。”
走廊很吵,来往的脚步容易让人心情烦躁,来者起身关上房门,让室内保持安静。
她对叶绍瑶并不陌生。
一名拥有在加国从业资格的心理医生,挂职在IAM,是格林教练的团队成员之一。
她放下公文包,慢条斯理打开电脑,根据文档罗列的对象信息和问题步步推进。
“现在,我需要你闭上眼睛,尽量放松四肢。”
休息室的条件很有限,没有高精的诊断仪器,叶绍瑶坐在板凳上放空。
她对心理治疗的流程很熟悉。
“可以告诉我,你想站上领奖台吗?”女人的声音很温柔,引导她说出内心的答案。
“我想。”
“这是你现在最迫切的想法吗?”
叶绍瑶想了想:“不是。”
“你不坚定。”
“不是。”
“是有什么阻碍了你?”
“不,只是我现在更享受比赛的过程,享受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我,”她说,“如果能够站上领奖台,这最好不过。”
她不否认每个运动员都有想要成为世界冠军的野心。
但冠军只有一个,除此之外的每一个人都只是他问鼎山巅的垫脚石。
所以人们不得不看重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这句话,好像季在刚才也对我说过,”心理医生笑着说,“很欣慰,你们的成长也是同频共振的。”
“我们是拥有两颗心脏的同一个人。”
这是格林教练在日常训练时经常提到的话,本意是想让搭档之间注意默契。
但意外的,可以适用在许多场合。
“对了,我这里还有克服心理恐惧的药物,如果你今晚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
在回归集训队的前一天,叶绍瑶曾向她问过助眠的药。
“现在不需要了,谢谢。”
心理医生的手一顿,这个拒绝很干脆,但又在意料之中。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她把桌上的文件收进公文包,“我猜,你和季等会儿还要加训。”
叶绍瑶颔首。
她们是认识好几年的熟人,对方能把她的习惯记个十之五六。
“但今天不行,教练要求我们早点回酒店休息。”
“那我就用刚才说给季的话作结,”心理医生示意她不必远送,推门说,“祝你们能享受这几天的经历,无论结果如何。”
“谢谢。”
退出休息室,一直在窗口逗留的晚风闯入,又急匆匆从房门溜出去,把等候在外面的人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