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藏娇(161)
“太后,此消息属实吗?”赵宏宵问。
宋舟霁眯了眯眼,欲言又止。
太后见宋舟霁未站出来反驳她,昂头继续道:“此事是长公主亲口所说,她中途醒了一次,告知哀家此事后又昏睡过去。”
“那应该是真事,长公主不会撒谎。”
“那怎么办?陛下失踪,这得派人去寻呀!”
“我就说当初我应该据理力争反对陛下去大理。”
“江容澜真是祸国妖女!”
“我看应该把江容澜处死!”
……
大家喧喧嚷嚷,太后与睿王对视一眼,微微勾唇。
睿王道:“太后娘娘,陛下失踪我们也深感悲痛,但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兄弟不多,臣推举宣王登基为帝!”
王度之与赵宏宵互相看了一眼,附议。
文武百官一听,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不可!”兵部尚书孙伯宜踏出一步,“太后娘娘,万万不可!”
赵宏宵沉着脸,呵斥道:“孙伯宜,国不可一日无君,你此言何意?是想谋反吗?”
“臣不敢!”孙伯宜瞥了赵宏宵一眼,“太后娘娘,陛下只是失踪,当下我们理应派人去寻,而不是着急立新帝。”
“臣附议!”礼部侍郎钱建高喊一声,“臣也认为,应当派人去寻陛下,而不是立刻立新帝,这样会落人口实,让天下百姓难以信服!”
一些大臣觉得有理,纷纷附议。
太后眯了眯眼:“哀家还未说完,你们这么着急反对作甚?长公主已经告知哀家,他们派人寻了许久未寻到皇帝。皇帝毕竟是哀家亲子,哀家也不愿他遭受意外,但……但为了大宁,哀家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哀家也心痛啊!”
话落,她锤了锤胸口,眉头紧皱。
百官们闻言,心里有些愧疚,但也没有停止争吵。
睿王道:“你们若是不信,大可以问宋将军,他与陛下、长公主一同去了大理,又和长公主一同回京。宋将军,你们可是派人寻了陛下好些日子一直未寻到?”
话落,文武百官齐刷刷看向宋舟霁。
宋舟霁凝眉,方才就在寻思太后为何这样讲,看来有居心叵测之人想趁机篡位。若是让他们知晓陛下已经找到,想必还会派杀手行刺。
他顿了顿,微微抬眸:“没错,我们在大理城外遇到刺客,陛下负伤失踪,我们寻了多日未寻到。”
百官闻言,又开始指责宋舟霁护驾不力,理应治罪。
宋舟霁看向太后,不慌不忙道:“虽然我们苦寻多日未寻到陛下,但这不能说明陛下凶多吉少,因此我陪长公主回京,就是为了让太后娘娘多派人手去寻陛下。太后娘娘是陛下生母,定不会轻易放弃寻找陛下吧?”
太后闻言,脸色唰地一下青了。她咬了咬牙,瞪了宋舟霁一眼。
赵宏宵转身看向章符和他身旁的几人,冲他们使了个眼色。
章符站出来,高喊道:“臣同意太后娘娘的提议!既然陛下身负重伤,想必凶多吉少,再寻下去怕是无果,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他身后的几位也附议。
宋舟霁瞪了章符一眼:“章符,你此言是要诅咒陛下吗?谁给你的胆子?我看是你想谋权篡位!”
第95章
章符吓得连忙道:“宋舟霁你胡说八道,少给我安污名!我怎么可能会谋权篡位?我这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是为了大宁着想!”
“好一个为了大宁着想。”宋舟霁冷哼一声,“此事北地动荡不安,若是轻易换新帝,便让北地有了可乘之机,你这不是为了大宁着想,你这是想让战火再起!”
“你……我……”章符慌乱不已,环顾四周议论纷纷的大臣,扑通跪地,“太后娘娘,臣绝无此意啊!臣是大宁人,一心为大宁着想,绝不会背叛大宁啊!”
太后沉着脸,看向睿王。
睿王微微眨眼,看向赵宏宵。
赵宏宵道:“宋将军,你言重了。他不过是心急了些,你何必咄咄逼人?倒是你宋舟霁,你负责护送陛下南下,却保护陛下不利,理应受罚!”
宋舟霁哼道:“我该受的责罚自然会受,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派人寻找陛下和查清刺客是何人所派!而不是着急立新帝,这让百姓听了去,还以为刺客是太后娘娘派去的。”
“放肆!”太后呵斥一声,怒目瞪着宋舟霁,“你休得胡言!哀家怎么会派刺客刺杀亲儿?”
睿王道:“来人,将此妖言惑众胡乱攀扯之人拖下去,押进大牢!”
宋舟霁昂头挺胸,不卑不亢。
这时,那些反对立新帝的大臣不愿了,他们嚷嚷起来——
“为何要将宋舟霁下狱?”
“王爷,你这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
“太后娘娘,既然您问心无愧,为何不派人寻找陛下,而是着急立新帝?”
“宋将军怎么胡言乱语了?他是为了陛下的安危着想!”
“你们不能随便将宋将军下狱,还要他找陛下呢!”
……
那些支持立新帝的见状,与反对的大臣们吵起来,双方互不相让,愈吵愈烈,甚至摘掉官帽,撸起袖子动起手来。
太后等人又慌又怒。
“这可如何是好?”太后低头小声道。
睿王咬牙:“眼下得先让他们平静下来。”
“他们这般成何体统?”王度之气愤道。
赵宏宵道:“传出去丢的是朝廷的颜面,还是莫要大张旗鼓的处置他们了。”
“看来只能从长计议了。”太后长叹一声,高喊一声,“放肆!都给哀家停下!朝堂之上打架成何体统!是不把哀家放在眼里吗!你们一个个想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