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9)
五两!五两!
都够买一艘新的大乌篷船了,就这么一会功夫,老二家吃饭的家伙就回来了?
这些钱加上卖鲸鱼肉的银子,足够李家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恢复正常生活。
说不定,还有剩余。
蔡老太太高兴的点头说:“掌柜的敞亮,不愧是第一酒楼的掌柜,就按您说的办吧。”
一旁的李鱼儿并没有出声阻止,她理解蔡老太太此刻的心理,长久的卖蘸料确实比直接卖方子更有利,但麻烦也很多。
需要经常送货,还要承担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如直接卖方子省心。
最后,蘸料方子加上鲸鱼肉一共卖了将近7两银子。
钱掌柜贴心的给了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剩下的全是铜板。
蔡老太太身上藏了五两银子,剩下的分着放在她拐着的箩筐里和李老汉的挑担里。
抬脚刚跨出弄潮楼的后门槛,李鱼儿就眼尖的看到有个鬼鬼祟祟的人影藏在不远处的胡同里,探头探脑的朝这边看。
她拽了拽蔡老太太的袖子,贴耳小声说:“阿奶,巷子里藏了人,估计不是好人,咱们还是从另一个门出去吧。”
此时,已经过了朝食,大堂里的客人已经都散了,只有几个伙计在忙着收拾碗筷。
见几人又回来了,钱掌柜笑着看向他们,眼里带着疑惑。
李鱼儿小声说:“叔叔,后门巷子里有坏人,我怕。”
钱掌柜明白了,这是被混子盯上了,他让来福去正门口探了探情况,见没有可疑人等,就让几人从正门出去了。
李老汉两口紧张的不行,这辈子身上都没带过那么多银子,这要是丢了,他们下半辈子可不得后悔死。
李鱼儿无奈的说:“阿爷阿奶你们别紧张,这样更加打眼。”
果然,两人东张西望的行为,引来不少路人的侧目和好奇。
李老汉强自镇定下来,说:“咱们赶紧回吧。”
李鱼儿是打算去医馆看看爹娘和弟弟的,今天他们就要出院了,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大伯父子三人身上没有多少钱,行事肯定不顺利。
于是,李鱼儿说:“阿爷阿奶,你们忘了,今天阿爹阿娘还有弟弟要回家啊,咱们来前说好了一起回去的,鱼宝儿想他们了。”
李老汉老两口怎么可能忘了自己的儿子们还在医馆,但身上那么多银子,他宁可先送回去,再回来。
一时间,几人为难了,是回去还是不回去。
“老婆子,要不我去接人,你们先回去。”李老汉提议分开行动。
“你去还不如我去。”蔡老太太不放心老伴儿一个人办事,他心粗,又没有什么主见,怕是很多地方不周到。
特别是老二媳妇儿还是个坐月子的女人,不方便。
她是当婆婆的,早该过来看着了。
蔡老太太心里此时带着一股豪气,她心想,自己刚才可是和和镇上第一酒楼的掌柜,谈了一笔大买卖,也算是经过大场面的人了,遇事不能慌,她能行。
“走!去医馆!都去!”蔡老太太拍板道。
第14章 医馆寻亲
这个时辰,医馆正忙,一听是来接病人的,药童一边给客人抓药,一边指着通往后院的侧门。
“从那儿进去就是。”
医馆的后院不大,伙计的宿舍,灶房,茅房,还有几间给病人用的房间,排成一排,一目了然。
济世堂开在鑫浦镇最繁华的街道,距离弄潮楼不远,店铺不大,来往的病患却不少。
看来古往今来,医院生意都很好,李鱼儿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这时,一个少年从堆满柴火的房间出来,迎面朝这边走来。
他身上穿着打了很多补丁的棉袄,嘴里叼了一根草,手上端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药,慢悠悠的朝这边走来,整个人看起来像一条佝偻的虾米,懒洋洋的。
“二蛋,你个杀千刀的,不能好好端药吗?你爹娘还指望这救命呢,洒了咋整?”
蔡老太太一眼就认出眼前的少年,是她那不争气的二孙子。
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像只灰耗子成精一样,没个人样。
被骂了,李延安也不恼,像是没听见一样,叫了声:“阿爷阿奶”。
继续端着药,耷拉着眼皮儿,慢悠悠走了。
蔡老太太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心里一口气下不去,脸色有些涨红,嘟囔了几句,跟着人朝屋里去。
李鱼儿心里惊讶,这就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看着像个退休没事干的小老头,一点朝气都没有。
“阿奶!你们来了。”一个脆脆的声音落下,柴房里又出来一个高挑的少女,身上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红袄子。
即使是粗布麻衣,穿在她窈窕玲珑的身上,也好看的紧。
李鱼儿惊讶的下巴都能掉地上,这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是她的堂姐?
老李家这基因贫富差距也太明显了。
她哥哥人衰是衰了点,但个头样貌还算周正,而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就更出挑了。
跟蔡老太太完全不像一家人。
大伯母张氏一张圆圆的脸蛋,大伯父更是完全随了阿奶,身材矮粗,样貌平平,这大堂姐却长得明艳俊俏儿,五官很像她阿爷。
这是典型的隔代像啊,还是净往好地方像。
“鱼宝儿,你怎么也来了。”李梅儿很快就发现李鱼儿了。
李鱼儿这下高兴了,大堂姐没像她哥那样,直接无视了她。
李鱼儿甜甜的喊了一声:“梅儿姐。”
“饿了吧,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