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73)
今日,亲眼看到女儿平安无事,他们才算彻底安心。
李梅儿说:“夫子不必客气,清然姐知书达理,人又好,有她在,我们就像是多了个姐姐。”
郭夫子欣慰的说:“幸亏当初遇到了你们,不然,不然……”
见郭夫子有些伤怀,李鱼儿赶紧说:“清然姐跟你们许久未见,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们尽管离开,我们在堂屋休息休息就成。”
郭夫子夫妇早有这个意思,只是碍于礼貌,不好放着几人不理。
见对方主动提出来,当即欣然同意了,一家三口换了一间屋子说话。
桌上早有淮夫人准备好的茶水和点心,李鱼儿拿起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出门早,其他两人也有些渴,跟着倒了茶水。
大约半个时辰后,三人重新回来了。
淮夫人母女眼睛红红的,郭清然更是哭的像是红眼的白兔,脸上的妆都花了。
国夫人歉意的说:“对不住了,招待不周。”
几人摇头,说没事。
淮夫人舍不得女儿再离开,说:“清然是不是以后就可以回家了?”
郭夫子沉默了一会儿,说:“怕是不行。”
淮夫人皱眉,“为何?那丧尽天良的吴家父子不是已经被通缉了吗?”
郭夫子叹了口气,说:“官场上的事,复杂啊,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按理说,这参奏吴良材父子的信早就到京城了,案子证据确凿,更是有万民书为证,应该很快就能有结果,
可却偏偏拖了这么久没动静,怕是夜长梦多啊。
还有,郑蓉蓉郑家也参与了谋害清然,郑家不倒,只怕还会节外生枝。”
淮夫人呸了一声,愤恨的说:“这些官商勾结的畜生,这是要逼死人啊。”
想起吴县令父子的所作所为,被他们逼死的人多了去了。
之前被“龙王娶亲”的少女,其中已经有一个自缢了,幸亏家人发现的及时,没死成,最后她自请削发为尼。
韶华年龄的少女,在李鱼儿前世的社会,还是个高中生,如今却只能常伴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第215章 鸽溏
经过一番挣扎,郭清然最终还是决定回蔡家。
郭清然已经跟淮夫人透露了一些关于她跟蔡俊毅的事,郭夫子夫妇都是同意的。
蔡俊毅曾是郭夫子的得意门生,郭夫子对他的人品和才学非常认同,将女儿嫁给他,他们夫妻是放心的。
如果两家有结亲的打算,郭清然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一直住在蔡家就有些不合适了。
李鱼儿提议道:“夫子,我们家正在盖房子,已经盖的差不多了,就差上梁了,等房子盖好了,不如让清然姐住我们家,对村里人就说是远方的表亲。
到时候,还要请您来我们村教书,我们单独给您留一间屋子,您和夫人都住过去,到时候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好!如此甚好!”郭夫子捋着胡子,高兴的说:“如此,就多谢你们了。”
他们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事情商定后,李鱼儿找了锅底灰给郭清然简单补了妆,几人便回村了。
第二天,暮春四月的阳光,温暖和煦,是个难得的艳阳天,他们又去福州湾赶海了。
如今,春暖花开,海滩都解冻了,他们已经不用翻过东山坡去老鳖湾了。
伴随着雨后新出的嫩绿,已经有迁徙的海鸥漂洋过海飞了回来,在海面上掠食,瞬间就让大海恢复了生机勃勃。
一只鸟飞到附近的礁石上,“咕咕”的叫了起来。
“那好像不是海鸥吧?”隔着一段距离,李鱼儿也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鸟。
附近海域的水鸟很多,有嘴巴大大的鹈鹕,还有体型不足拳头的翠鸟,它们喜欢在芦苇荡里飞蹿和筑巢。
老鳖湾还有一群野鸭子,春江水暖鸭先知,野鸭嘎嘎的叫着,成群结队,在水面上觅食,随着鸭蹼滑动,快速在水面上游动。
有鸭妈妈领着一群小鸭,边觅食边教鸭宝宝游泳,鸭宝宝们游累了,就爬到妈妈的背上,搭顺风船。
大海是丰富的宝库,里边无尽的资源在等着人类去开发。
李老三将手横在额头上,挡住阳光,朝李鱼儿手指的方向看去。
一只鸽子正蹲在高处的礁石上,咕咕咕的叫着,似乎在呼朋引伴。
“是野鸽子。”
李鱼儿停下手里的活,来了兴趣,问:“它们住哪儿?”
李老三说:“我听村里人说,这里有一个叫鸽溏的地方,在大西边海岸,那里都是悬崖峭壁,鸽子就栖息在峭壁间的石洞里,有很多很多。”
李鱼儿心中突然窜出一个想法,她想要信鸽。
这个朝代没有手机,传递信息简直太麻烦了。
在古代,最快的传递信息方式就是信鸽,比人骑马要快很多。
李鱼儿双眼笑成了月牙形,说:“三叔,咱们去掏鸽蛋咋样?”
李老三眼睛猛然睁大,“鱼宝儿,家里鸡蛋不够你吃吗?你还想吃鸽蛋?”
“不是,我想要信鸽,我不想吃鸽蛋,那么小,有什么好吃的。”
说到信鸽,李老三心里也想要,男人甚至比女人更喜欢车马和信鸽之类的东西。
“这,但咱们也不会孵鸽蛋啊。”
李鱼儿说:“表舅家不是有老母鸡吗?让它孵蛋呗。”
李老三有些不确定的说:“母鸡是笨,但能笨到连自己的蛋都不认识吗?这鸡蛋跟鸽蛋差的也太大了。”
“试试呗。”
李老三有些动摇,点头应下。
这时,李二郎跑了过来,他跑的有些快,脚下溅起的泥点子,溅了好几个在李鱼儿他们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