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82)
其实这道菜就是前世的东坡肘子,只因为这个朝代没有苏东坡,李鱼儿才将名字改成红烧肘子。
李大郎事先已经将肘子用刀切割好了,只是没有分开,吃的时候,直接夹一块就好了,不用再撕扯。
这个朝代进食讲究儒雅,现场撕扯是不礼貌的行为。
一番谦让客气后,李老汉动了筷子,其他人也纷纷跟着动了筷子。
一口红烧肘子下去,那炖的香软的口感,那特殊调料配比的味道,立刻征服了所有人。
钱掌柜更是眼中精光一闪,这道菜若是进了弄潮楼,绝对是排在前十的招牌菜。
他和来福对视一眼,彼此心意相通。
等他想去夹第二筷子的时候,发现盘子已经空空如也了。
就这眼神交错的屁大功夫,竟然就没了。
其他桌也是,基本上一人就只抢到一块,幸亏一块比较大。
有的孩子吃完了,吵着还要吃,当看到空了的盘子时,顿时馋的哇哇大哭。
家长尴尬的直接捂住了孩子的嘴巴,哄着:“后边有更好吃的,咱们山枣的小肚子就那么大,单吃一种,后边就装不下了。”
那孩子一听,立刻不哭了,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出来了。
不少大人也被一道红烧肘子勾出了馋虫,嘴里不停的分泌口水,眼巴巴的等着下一道菜。
不负众望,很快,下一道菜就来了。
李老三的兄弟团端着大盘子,唱菜名:“秘制烧鸡!”
秘制烧鸡是全鸡,没有提前撕碎,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看到烧鸡的全貌。
烤的焦黄的烧鸡一直在后厨被吊在烤箱里小火煨着,此时,正冒着油的烧鸡香的所有人错不开眼。
即使是钱掌柜和进宝这样,经常品尝美味佳肴的人,也被烧鸡的色香味俱全吸引,错不开眼。
进宝赞叹道:“在下跟着公子也算是吃遍大江南北,第一次见到烧鸡能烤出如此吊人胃口的样子。”
钱掌柜捋着胡须,附和道:“不错,单论卖相,这秘制烧鸡不在弄潮楼的翡翠鸡之下。”
来福眼睛眨了眨:大掌柜,您可真会吹,这卖相绝对在翡翠鸡之上好不好。
李老三开始介绍秘制烧鸡:“秘制烧鸡,是用蜂蜜和多种香料烤出来的,口感嫩滑多汁,香甜可口。”
简单说完,他就用盘子旁边的白色湿抹布净了手,开始撕烧鸡。
这撕烧鸡也是有讲究的,必须又快又均匀,不然烧鸡的香味就散了,油花就凉了。
撕好的烧鸡按照原本的顺序摆好,“请贵客慢用。”
一块秘制烧鸡下去,那混合着各种香料和蜂蜜的味道,瞬间打开了客人的味蕾,甘甜中带着香味,而蜂蜜的甜又不是糖那种有些腻人的甜,混合着不知名的花香,甜而不腻。
鸡肉更是烤的软嫩,还冒着油花,一口下去,又嫩又鲜。
其他桌的村民看的眼睛都绿了,但是上桌有村长和官府的人在,他们不敢哄抢,都保持着礼貌的进食。
只有孙家,不等石头报完菜名,也不等他撕鸡,烧鸡就神奇的不见了,很快,桌子上多了一堆鸡骨头,孙家的孩子还在舔着脏兮兮的手指。
看的石头直反胃,直接拎着餐盘跑了。
第223章 李记海鲜是一绝
肉菜过后,是海鲜,也是李家最拿手的菜。
李老三的兄弟团端着李记的招牌菜卤海鲜来了。
李老三高声的唱着菜名:“李家卤海鲜!正宗的李家卤海鲜!不好吃不要钱!废话咱也别说了!直接开造吧!”
幽默风趣的话逗笑了在场的人,大黄撒欢的跟在几人脚边转,闻着香味不肯。
现场气氛一下子热络起来,贵客带来的那点拘谨瞬间消散了。
村民们又恢复了热火朝天的氛围。
卤海鲜给的足,每桌足足有一大盆,各种海鲜,应有尽有。
一个妇人手里拿着一根八爪鱼腿,放嘴里嚼了嚼。
“哎妈呀!不得了,这东西真好吃!太鲜了!真有嚼劲!”
一个小孩正在咬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章鱼头,黑黄的黄从嘴角溢了出来,她娘赶紧用手帕去擦。
却被小孩躲过去了,“好次!”小孩口齿不清的说。
看的同桌的村民哈哈笑,“这小崽子虎啊,知道护食,将来肯定长得壮实!是把干活的好手,庆嫂将来就等着享福把!”
天下父母没有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孩子的,妇人笑呵呵的谦虚了几句,继续跟卤海鲜奋战。
上桌的海鲜里有一只卤的青壳子(斑纹龙虾),已经被李老三拿刀分割好了,吃的时候只要用筷子取用就行了。
钱掌柜夹了一筷子卤汁龙虾,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龙虾肉甘甜鲜嫩,一点不老,而李家的秘制卤汁更是香味浓郁,难怪那么多人每天排队买李家海鲜了。
起初,他只当是李家卖的便宜,镇上的百姓又没吃过高档的海鲜,一时新鲜罢了。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弄潮楼的老顾客,也时常让下人去排队买李家海鲜,他多少有些好奇。
不仅是鑫浦镇的客人,就是惠海县的客人,偶尔也有人提起李家海鲜。
新店开业,借着品鲸宴的名头,生意异常火爆,他忙的不可开交,一直没再关注此事。
今日一尝,李家的海鲜绝对不在弄潮楼之下。
幸亏李家没有开酒楼,不然弄潮楼的海鲜菜能少买不少。
贵人吃饭不仅讲究菜品的卖相和口感,还讲究吃饭的环境,他们不会去地摊吃饭,馋了最多让下人去集市买一些李家海鲜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