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83)
钟捕头几人吃的非常高兴,他们虽然是官吏,因为比较清正,平时没什么油水可捞,日子只比普通的百姓好些,这样丰盛的菜很少能吃到。
钟毅正拿着一只皮皮虾,“这东西咋吃?浑身都是壳。”
另外两个衙役凑过来,“头,你说这东西能吃吗?看着可真丑,鱼市也没人卖啊,该不会是不小心夹带进来的吧。”
另一个说:“要不,咱们换一个,盆里还有很多常见的海鲜,没必要跟它较劲。”
头,就爱跟人跟事较劲,换做他,这东西他才不会拿,一看就不好吃。
李二郎看到钟捕头遇到麻烦了,主动从盆里拿了一只皮皮虾。
“钟大哥,你可真会吃,这虾爬子最鲜嫩好吃了。”
说着,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剥皮皮虾。
“剥虾爬子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不然就像我上次那样,划到手了,可出了不少血。你得先扭掉头,再沿着虾壳边缘揭开虾壳。”
李二郎故意放慢速度,让其他人看的真切。
“看吧,虾壳剥好了,就能吃肉了,虾爬子是真好吃,就是剥壳有些麻烦。”
钟毅看的眼热,有样学样的剥起虾壳。
其他人看到李二郎咬了一口皮皮虾肉,一脸享受的模样,其他人都开始从盆里拿虾爬子,想想尝尝这从来没吃过的海鲜。
手慢的几个族老,干脆没抢到,几人想着这东西海上多了去,等回家了,让孙子去掏虾爬子洞,到时候,还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进宝剥好了一只皮皮虾,想了想,心一横,咬了一口,只一口,他就被虾爬特有的鲜味征服了。
“嗯,这东西,对,这虾爬子味道真绝了。”
等他吃完一只,再看向盆里的时候,哪里还有虾爬子。
这时候,李老三端来一壶酒。
“海鲜最适合下酒,竹叶青,度数最低的,大伙吃好喝好。”
没办法,流水席桌面太多,他们传菜都来不及,酒水就上的晚了。
李家给每桌都准备了一壶酒,平均每人都能喝上一杯。
怕有人醉酒闹事,李家买的都是低度数的酒水。
不能喝酒的老人、孩子和妇人,李家单独熬了菊花茶,放了红糖和姜丝,味道好还能驱除海鲜的湿气。
村里的汉子盯着桌子上刚上桌的竹叶青,眼睛都绿了。
“我靠!李家真敞亮,程记酒坊的竹叶青啊!”
“老子有生之年也喝上竹叶青了。”
“快快!倒上一碗啊!”
一个汉子催促家雀儿,因为怕出现哄抢的情况,兄弟团都是亲自倒酒的,每人一碗,按人头算,男人女人都有,不够的再添,女人不喝的可以让给家里的男人。
刚上完酒,李老三他们又开始继续传菜。
“浇汁小海鲜!”
下一道菜是:“铁板大鱿鱼!”
“凉拌海蜇!”
“海菜肉滋啦包子!”
当然,没有李家的秘密武器灌汤包。
“松鼠鱼!鲤鱼跃龙门!大吉大利,今年必发!”
海鲜完了,是素菜,当然,考虑到村民的喜好,素菜里还是放了肉。
跟着素菜一起上的有一大盆杂粮饭,饭压的实实的,管饱。
一个半大孩子一看这架势,高兴的叫着:“有白米,里边有白米!”
不是白米吃不起,是李家故意在白米里加了杂粮,太过招摇不行。
李老三开始唱菜谱:“白松五花肉!有菜有肉!日子有奔头!”
炖的软烂的白松配上大片的五花肉,一大盆上了桌,还冒着热气,上边飘着油花,看着就有食欲。
一个孩子手里还抓着半个海菜肉滋啦包子,眼睛却被大片的五花肉吸引了。
李家的菜量大,油水足,足够吃饱,村民们自然就没有发生抢菜的事,每桌都自发选出辈分比较高的人分菜,这是农村的传统习惯,以长者为尊。
分菜的人一勺菜带着一大片五花肉,分的很公正。
第224章 素炒琉璃菜
最后两个素菜是油炸萝卜丸子和素炒豆芽菜。
刚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难得有新鲜的蔬菜吃,而且是新菜式。
进宝吃了一口,就喜欢上了这种清爽的感觉。
“二郎,这什么菜?我竟然没吃过,很是爽口啊。”
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第一次吃素炒豆芽都会喜欢。
李二郎实话实说:“这是我妹子前些日子捣鼓出来的,叫琉璃菜。”
进宝惊讶道:“琉璃菜,这名字起的贴切,这菜晶莹剔透,跟琉璃倒是有几分相似,我还以为是南边带过来的新菜呢,这菜不错!”
进宝暗示道:“这菜新奇,想必公子吃了也会觉得好。”
李二郎如今也算是有些经历的人了,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说:“若能得公子喜欢,必能卖个好价钱,等待会席面结束了,进宝带一些回去,还请公子不吝帮忙品尝一下,若景小公子吃了我家的菜,那这琉璃菜可真要出名了。”
进宝见二郎相较之前,明显更加圆滑伶俐了,高兴的说:“那我替公子多谢你们了。”
说着,端着酒碗跟李二郎碰了个杯。
一旁的钱掌柜跟来福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彼此的想法。
钟捕头喝了几碗酒,变得话多起来,跟文书吏等人闲聊起来,偶尔村长和蔡老爷子也能插上几句话。
李老汉却一直都比较拘谨,看来他是真的不善交际,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李老汉大半辈子都住在岛上,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就是打鱼,卖鱼和吃鱼,家里、海上和鱼市,三点一线,加上他本来就不爱说话,自然不善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