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面无表情望着镜头,那双眼却简单直接得多。
一瞬间,朱序有些晃神。
这时期的贺砚舟,倒有些熟悉感。
她敲了敲头,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突然闯入脑海。
那是升入高中的第三个月,深秋初冬,班级里暖气足,下午体育课后的政治课上,睡倒了一大片。
密闭的教室,空气很燥。
朱序高高撸起两个袖管,手动撑开眼皮,尽力跟着老师的节奏。
同桌是江娆,倒有精力得很,偷偷捧着本言情小说笑得甜蜜又诡异。
她情绪兴奋高涨,扭头对朱序说:“要不你睡会儿,我帮你盯着老师。”
朱序说:“听完这段。”
江娆转回头继续看她的小说了。
朱序改托住脸颊,没过多久,眼皮开始打架,身体不受控地朝外歪了歪,惊醒了下,努力撑住沉重的脑袋。
一时间,困意无法消除。
摇晃了几次,当眼皮真正合实,身后忽然“咚”一声响。只感觉有只手挡住她外侧肩膀,将她倾斜的身体推回原位。
朱序瞬间清醒,不光是她,前方趴着的数人也应声弹起。
其实桌椅相撞的声音并不大,但在落针可闻的教室却突兀非常。
政治老师是位六
十来岁的老头,东北口音:“贺砚舟,你一惊一乍干啥呢?”
朱序一愣,回过头去,原本坐在她身后的刘闯不知何时与贺砚舟换了位。
贺砚舟仍是半倾着身撑着桌面的姿势,明明稳重守序的性格,却学着老师腔调:“没咋的老师,笔掉了,我捡笔。”
有同学偷偷笑起来。
老头扶了扶眼镜,掐着腰:“你消停点,别影响前面睡觉的同学。”
“嗯呢,行。”
老头更气:“你还挺听话!瞅瞅你班这个学习气氛,刚开学几个月?搁这睡觉不如回家去,躺床上睡多得劲儿。都给我起来!”他指向窗口:“把窗户打开透透气。”
靠窗的同学开了窗。
新鲜气流涌入,驱散教室里浑浊温吞的空气,困意瞬间消除。
见同学们都挺直了腰,老头走回讲台继续讲课了。
朱序将课本翻到相应位置,在空白处记几笔,想了想,身体靠向后面,稍稍回头。刚巧贺砚舟视线从黑板挪回课本,中途看向了她。
朱序嘘声说:“刚才谢谢你。”
贺砚舟:“不客气。”
朱序嘴唇抿成直线,极浅地笑了下。
准备转回头去,贺砚舟却道:“你那夹子挺别致。”
朱序不明所以再次侧身看他。
贺砚舟点了点自己太阳穴的位置。
少年有双骨节分明的手,食指修长,其余手指微握成拳,好半天才放下来,手臂垂在书桌下的两腿间。他歪歪靠着椅背,肩膀一高一低,轮廓很宽,却有些骨感。看着她的表情带了两三分散漫。
朱序收回目光,下意识摸了摸侧边头发,害怕老师听到,极小声答:“是笔帽。”
贺砚舟稍微探身,认真瞧了下。
她头发只到脖子的长度,蓬松垂顺,发质很好,额前有些刘海,她用一个透明笔帽夹了起来,露着光洁饱满的额头。
贺砚舟觉得有趣:“笔帽还有这用处。”
朱序说:“很好用。”
贺砚舟拿起桌上碳水笔笔帽,往自己短短的头发上比划了两下,不得要领,耸了耸肩。
朱序多转了些角度,看着他动作,没忍住抿嘴笑了下,却始终忌惮着讲台上的老师,又看了他一眼,彻底转向前面。
……
落地窗开着,海风在房间里自由穿梭。
朱序撑着阳台栏杆,指尖的烟还剩一半。她慢慢吸着,脑中的碎片好不容易拼凑成完整的一小块。
那应该是她与贺砚舟第一次有交集。
当时只觉得,这男生身上有种要死不活的懒散劲儿,可十几年后的现在,他则更加正经切不苟言笑。
时间啊,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一根烟的功夫,朱序被海风吹得透心凉。
她掐了烟,转身回房。
第14章 第14章“成就所愿。”
转天,天气还不错。
朱序起迟了。
她是行动派,昨夜查资料太晚,又从网上下单了一系列必需品。
关灯睡觉时刚好零点,她为人生中即将到来的新转折心潮澎湃,所以辗转难眠,睡熟已经两点多。
离相约时间还有一刻钟,来不及吃早饭,朱序冲杯咖啡提神,背了支托特包出门,先去酒店门口等人。
今天无风,天气也晴朗。
远处海面平静无波。
酒店前方不时涌出人群和接客的车辆。
朱序往旁边让开几步,看还有些时间,便站罗马柱旁吸了根烟。
贺砚舟的车停在台阶下面的停车位上,他没有迟到的习惯,何况对方是位女士,所以提早十分钟便下来等她。
可能她周身气场特别,他总能在熙攘人群中第一时间看到她,那次的同学会上是这样,包括后来的写字楼里和深夜的砂锅店。
贺砚舟落下车窗,瞧见她点了支烟,他不由轻挑眉,略顿几秒,放在方向盘喇叭上的手迟迟没有按下去。
暂时打消惊动她的念头,能拥有短暂放空时间相当难得,不应被打扰。
此刻她神情放松,站姿也随意,吸烟动作并不频繁,吸上一口,静静望着吵闹的街道和远处大海,很久才吸了第二口。
一根烟就这样被她浪费掉,贺砚舟兀自笑了笑,也有些犯烟瘾,便从储物格里拿烟盒。
边吸边远远看着,直到她缓过神四处寻找垃圾桶。